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遗产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願河南安陽洹水商都永恆光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 考古研究

    摘要安阳洹水中游,二十世纪由甲骨证实,为商代后期首都,且长达二百余年,西元二〇〇六,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追溯洹河之水,当时必甚丰沛,两岸船只来往定甚频繁,向东到海,往南至河,水运亦当发达,至今又活泼起来。愿以后配合商朝服饰、音乐、美术、武艺、舟车、体育,以企业方式开发,定可如宋之清明上河图,永恒光明照耀于世界。一洹水史地考:甲骨文——《殷契粹编》一〇六·一,有「东洹」。《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一〇九,有「西洹」。《殷垆文字甲编》一〇六一,有「洹水

  • 文章「千年古县——长子」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山西长子县 历史底蕴 世界文化遗产

    长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评选是由国家民政部,中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发起,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评选后列入世界的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是指距今千年以上且一直沿用建制县及县以上古行政区的名称,而且文化底蕰深厚、县名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变过;这种「千年古县」的名字,将被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长子县」是山西省首家申报并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千年古县」文化遗产。长子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 文章景寧「木拱廊橋」列世界級的文化瑰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榮耀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景宁 木拱廊桥 桥梁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浙江省、福建省两省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景宁畬族自治县的东坑下桥、大赤坑桥、章坑接龙桥三座廊桥也榜上有名。闽浙木拱廊桥主要分布于我国闽东北及浙南山区,涉及闽浙两省的温州市、丽水市、宁德市、南平市、福州市及其下辖的十八个县。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景宁县共有木拱廊桥十四座,廊桥的建筑年代从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至公元一九六五年止,时跨二七六年。景宁东坑下桥

  • 文章滄桑運鹽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吳成芳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盐仓古城 运盐河 历史资料 文化遗产 名胜古迹

    在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時,與幾位友人驅車百多里,從市區去贛榆縣海頭的鹽倉古城。這裡曾有一條傍城繞過久已湮滅的中國最早的東部沿海運鹽河—遊水,後來唐朝在其源頭淮水又疏浚、開挖徑直入海,至今奔騰流淌的新運鹽河。今去尋覓歷經滄桑的那條河,令人遐想連連,它見證了逝去歲月的諸多往事啊!●因鹽興水遊水這條天然形成的河,它從幾百公里外的上游漫過大地、漫過河流、漫過湖泊,向下湖漫遊至靠海的鹽倉附近入海,古人稱作遊水。從春秋到隋唐,這條黃金水道,既使南北經濟得以交流,也讓本...

  • 文章世界之窗 青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7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13-07-10
    关键字: 石雕文化 青田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毓秀桥

    青田,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东邻温州市,北连丽水市,金丽温高速、金丽温铁路以及八百里瓯江穿境而过,是一座承载千年的江南小城,是一片充满传奇的热土。故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之美誉;有「浙南油库」(山茶油)之称,又有「杨梅之乡」、「田鱼之乡」之誉,拥有亚洲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世界之窗 烁耀古今勤劳智慧的青田人创造了灿烂的石雕文化,青田石雕精美大气,是雕刻中的极品,古代是进献帝王的贡品,,今天是赠送外宾的国礼。青田到处

  • 文章廣西寧明花山岩畫與舊州繡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譚遠雄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花山岩画 旧州绣球 广西文化遗产 风土习俗

    文·譚遠雄(注:明江花山岩畫祭祀典禮充滿神秘)(注:球繡織口門家們女婦街條一州舊)(注:球繡織口門家們女婦街條一州舊)旅遊同好玉美,近日傳來中國邊境系列,遠方的家邊疆行一百集,其中欣賞過廣西寧明縣,風光秀麗明江,神奇的花山岩畫,及靖西縣聞名的鏽球一條街後,讓我想起三褓兄去歲,也曾帶領我們玩過這些地方。回憶起這兩個地方,想起「明江山水甲陽朔」名不虛傳。富有靈性的明江河水,滋潤著兩岸青山,孕育著廣西壯族燦爛的文化,祖先們用智慧和勇氣,在花山懸岩上留下岩壁畫,...

  • 文章故乡商丘古城的文化遗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侯西林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故乡 商丘古城 文化遗产 八关斋 火星台

    文化遗产有以下几处。唐开元年间,有一位享誉古今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为颜体字之鼻祖,至今仍为书法家视为书法之典范,官拜御史,曾出任平原郡太守,文武兼备,当年安禄山造反,真卿奉命讨贼,经商丘时,曾亲笔书写墨宝一幅,名勒石家镌刻石碑一座,放置于商丘城内郊区「八关斋」庙宇之中(八关斋为信佛者闭关之处,因颜氏所写碑文乃一般佛经,故建「八关斋」珍藏之),笔力劲拔,为爱好书法者常去拓印,作为范本。唐朝名将张巡,文武兼资,当年安禄山造反,曾联合许远将军讨伐安贼于睢阳(即商丘),兵

  • 文章珍贵的文化遗产手稿本 百泉书院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9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文化遗产手稿本 百泉书院志 学术资料 历史资料

    百泉書院志,全集,共三卷,六册。淸代孫用正撰,乾隆十三年著者手稿家藏本。現珍藏於台北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傅斯年圖書館收藏之善本書。用正原名用禎,字以寧,號緘齋,輝縣人。八歲能屬文,十二歲能作詩,康熙丙子科擧人,於雍正年避諱改名用正(淸世宗,諱胤禎,禎以正代),署禹州、許州學正,許州府敎授。父洤,字靜紫,號擔峰,康熙進士,官中翰,邃於理學,以扶持名敎爲己任,有擔峰詩文集,唐詩通等著作。祖父望雅,字君孚,讀書以尊聞行知爲務,喜怒不形,涵養純密,卒年...

  • 文章夢繞雲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山西大同 历史沿革 历代发展状况 历史文化遗产

    的云岗石窟、九龙壁、悬空寺、应县木塔、善化寺、华严寺等,不仅规模宏大。且艺术极为精湛,华严寺、善化寺的辽塑完全可与唐塑媲美,九龙壁较之北京北海的九龙壁,不仅大而且年代久远。木塔和悬空寺在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方面评价在海内外得到公认,且作为孤例为世人所崇,至于云岗石窟则更不待说。在其开凿并形成规模近百年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建龙门石窟。目前这两座石窟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云岗石窟第五窟释迦牟尼坐像高十七米宽十六米,是石像最大的一座。二〇〇二年初夏的一个早晨

  • 文章民間傳統才藝的再度興旺發光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4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2007-11-25
    关键字: 民间传统才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舟山锣鼓 翁洲走书 渔民号子

    过去出会时敲的舟山锣鼓,跳的跳蚤舞,渔民出海时喊的号子、唱的渔歌,人们到菩萨庙还愿时演的小戏文,如今又变得吃香起来。去年起,全国范围内对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进行调查摸底,提出要抢救和保护民间民俗遗产。文化遗产分作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大类,舟山锣鼓、跳蚤舞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调查,舟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八项:舟山锣鼓、舟山渔民号子、舟山渔歌、舟山传教音乐、跳蚤舞、马灯舞、打莲湘、布袋木偶戏(小戏文)、翁洲走书、舟山渔民画、临城剪纸、渔网结、造船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