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交流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通山縣旅台同鄉倡修聯合宗譜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黃農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旅台同乡 宗谱 文化交流

    編者按:吾鄂通山縣國大代表黃農—

  • 文章宣化古塔傳佳話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連仲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立化寺 日本 佛教 唐代 文化交流

    元大德五年)到达宣化城,创建了立化寺,并担任了住持。在日持的主持下,立化寺香火兴盛,佛事频仍,盛极一时。他所传授的「南无妙法莲花经」也颇受众弟子的崇敬与信仰。所以,日持坐化后,弟子们为感念其功德,在寺庙的后院,修建了一座专为葬其遗骨遗物的砖塔,以示永久纪念。经七百年的沧桑巨变,现立化寺旧址处,仅存一座被风雨剥蚀严重的砖塔。我国唐代曾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五百年后的元代,又有日本和尚日持西渡中国,目的都是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他们为促进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 文章故鄕零縑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金矿 金山卫 矿山开采 经济发展 文化交流

    藉以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及沟通桑梓情谊方面略尽贡献。寄发的数量虽不多,却已获有回响。去年十月间本刊接到数位故鄕鄕亲寄来剪自上海新民晚报记者丹长江先生所撰有关本刊的一篇报导(制版附后),以「宝岛回旋着浓郁鄕音,《浦东》杂志在台出版」为标题,内容记述本刊版式篇幅、封面图片,及部份内容,并具体指出:「最令人感动的,是当时华东水灾引起了浦东同鄕会成员的关注,他们纷纷捐款账灾,首批就有一百十万新台币。」此外还把各期本刊制版附登。报导的结语说:「这一切表明,在宝岛台湾

  • 文章偉大的易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易经》 中华文化 历史价值 世界影响 文化交流

    編者按:總統府資政陳立夫,最近在第二屆國際易學大會致詞,推崇已有六千四百餘年歷史的易經,是世界上一部偉大的書,中華民族在此偉大思想的指引下,發展出五千年一脈相承的高尙道德及文化。他認爲,凡欲求世界眞正和平的原理,應從易經中求之。易經是世界上一部極偉大的書,它是中國祖先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集體創作,以其起源的時間計之,已有六千四百餘年之久,它的用途先應用到天文、氣象、曆法、節氣等之天道,逐漸進而應用到人道,到了孔子贊易,才完全具體化。譬如乾卦...

  • 文章從韓江到汀江·長汀崇祀「蛇」探源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白廊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韩江下游 蛇王滩 灵蛇山 蛇王石炉 运盐疍民 疍民崇蛇 上岸定居 经济文化交流

    并融入客家群体。客家人在接受了崇蛇习俗之后,也将蛇神象征形态及其信仰习俗加上若干变异。现收藏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长汀罗汉岭蛇王宫的蛇王木雕像,其人格化偶像的神座底部正面的生动的蛇形浮雕,这是古代活蛇崇祀的「化石」形态。长汀蛇王崇拜反映了历史上闽西、粤东的经济、文化交流

  • 文章海州大雲寺與新羅通禪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海州大云寺 历史记载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 宗教文化交流

    十一年前后主持大云寺与禅院的一位高僧。碑文盛赞这位通禅师「五力上乘,一门深入,利行摄俗,德水浮天。赞而演成,恭而有述‥‥‥。」新罗通禅师在寺宇中能有如此地位与作用,是海州与海东诸国通过海上丝路进行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据记载,海州在唐开元年间已是海外诸国入华番船的接待口岸,斯时有停靠十船以上的港口,有接待数百人的宾馆;海州还是一个造船基地,能向海外提供大型船舶,并能将外国使团护送出国。斯时山东半岛和苏北地区分布著许多新罗人的聚居地,这些新罗人有的是使者,有的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