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里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屈原故里纪胜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0期  作者:曾沖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屈原故里 屈原 屈原祠

    ,即是游秭归屈原故里所作的。屈原故宅东北六十里,有一女 庙。雕梁画栋,飞簷琢壁,小巧玲珑中却有庄严肃穆气象。女嬃,为屈原亲姊,传说她还留下一块擣衣石,江陵志云:「原故宅在秭归县,北有女嬃庙,至今擣衣石尙存;时当秋风夜雨之际,砧声隐隐可听也。」最値得瞻仰的,是屈原祠和衣冠冢。祠为山堂五楹式的建筑,屋宇轩敞,华丽堂皇,四周松柏常青,花木扶疏;并有高峙的石碑石坊,上面满刻着屈原生平事蹟和吊念的诗文。香火不绝,俎豆千秋。游览斯境,足以畅胸滤怀,流连而不忍去,祠的后面

  • 文章玄奘故里及其遗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趙知人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玄奘 故里 遗迹 慈恩寺 大雁塔

    故里在八年抗战中,我住在洛阳却有五年(时服务于第一战区司令部长官部),所以对于洛阳附近的名胜古蹟,可说都给我游遍了。唐玄奘故里的情形,也曾使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至今不忘也。玄奘故里,在今河南省偃师县陈河村,从洛阳乘陇海铁路火车东行,不两小时即达偃师车站;改乘汽车向东南方前进,约七、八里,即见片片白帆,一河横拦。过了河,山脉绵延,东南方高揷入云的山峯,便是著名的中岳嵩山;西面是远近皆知的龙门香山;正南面是神话中的王子晋驾鹤升仙的猴山。唐玄奘的故居,就在山脚下

  • 文章奉化風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作者:南胡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奉化 名贤故里 山水名胜

    民國四十三年甲午, 總統蔣公六秩晉八華誕,莫柳忱先生獻頌曰:「浙東有武嶺,巍巍聳奇峯。維天誕聖哲,如日麗太空。匡時富韜略,體國抒公忠。聰强堅戡亂,艱難誓始終。更篤陽明學,精一允執中。爲拯蒼生愛,懲彼蚩尤兇。再造中興業,車書晉大同。華封賡三祝,寰宇歌熙雍。」於 蔣公學養事功,紀述甚備。柳老爲東北耆碩,國之元老,其所以頌揚元首者,彌見情眞意摯,詞簡言賅。總統蔣公家鄕是奉化縣溪口鎭。奉化位於浙省之東,它不僅是一個縣名,也是那裏的一座山名,一條江名,輿地志說它「...

  • 文章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8期  作者:嵊州市金庭鎮人民政府 出版时间:2013-08-10
    关键字: 华堂 书圣 故里 桃形李 祠堂

    華堂村坐落於嵊州市東部,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東晉永和十一年,王羲之稱病棄官,入剡縣金庭(今嵊州市華堂),築室隱居,卒後葬於就地。墓地距華堂村僅一·五公里。第二十六世孫王弘基又從金庭觀遷居臥猊山麓,自此,王氏在華堂紮根。宋末元初,第三十三世孫王邁伐木平土,肇營廣廈。其子孫多擅書畫,將書畫懸於廳堂,供人品賞,其宅有「畫堂」之稱。後因其屋舍精麗,山水清妙,「畫堂」易名為「華堂」,並逐漸由堂名演變為村名。發展至明末清初已...

  • 文章郑和故里巡礼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湯世煒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郑和故里 巡礼 昆阳 城市风貌 普照寺

    一一、二〇〇棵竹铁代替。这艘宝船长二点九米、高一点七米、重约七十公斤,设计精巧,制作精心,气势恢宏,展现乘风破浪之势。它的问世,就有幸乘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七七七—二〇〇LR型以郑和命的环球飞机,完成「再下西洋」之旅。在郑和首下西洋六〇〇周年纪念日前夕,笔者与几位老友乘兴到郑和故里—郑和出生的地方昆阳浏览,足迹所至,简敍于后。新兴的城市昆阳昆阳,地处滇池南岸,是郑和的故里。昆阳,明时称昆阳州,清后改昆阳县,一九五八年与晋宁县合并,改称晋宁县,县址迁昆阳鎭,距

  • 文章讀《海溪雜誌》隨筆二則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5期  作者:海西客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海溪杂志 读后感 名相故里 民俗活动 祖孙传承

    一、名相故里青田家鄕年来不时有各鄕地方志之出版,实在是非常难得之盛世好现象,《海溪杂志》[1]系旧十四内都今海溪鄕所出者,即为其一。《海溪杂志》前页有「名相故里」之题字,名相者朱胜非也,字茂一号桐轩(一〇八二—一一四四)。其先朱迟由缙云迁居海溪,三传至朱戴出任蔡州,戴子克明出任汝州,生胜非为朱迟五世孙。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一篇朱胜非传,谓其为河南蔡州人,是把出生地作为原籍。宋室南渡初期处境艰危,胜非一直随侍高宗左右献替良多,对当时政局之安定有重大贡献

  • 文章《重修常昭合誌》序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5期  作者:戴逸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常熟 地方志 编修工作 故乡方志 故里文化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经考古论证,常熟已有五五〇〇年的悠久历史,世世代代的常熟人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古往今来,夸耀常熟之词不胜枚举,诸如虞山福地、岁岁常熟、言子故居、鱼米之乡……这声声赞誉无不倾注了赞美这对常熟的眞挚情感。每一个常熟人都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作为一个旅居京城五十六年的常熟游子,也深感欣慰和鼓舞。言及常熟文化的发达,人们自然会想到作为言子故里文化氛围之浓郁

  • 文章寶豐縣志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宋應庚 出版时间:1988-01-30
    关键字: 宝丰县 《宝丰县志》 曲艺之乡 观音故里

    壹·沿革縣以寶豐爲名,自宋代始,歷代頻有沿革。殷置應城,周王畿城,初爲應縣,武王封弟爲候國。春秋時屬鄭,繼屬韓,又屬周,七國時秦封范睢爲候,漢代因之,後漢馮異亦封應候,三國因之,晉改屬襄城郡,魏初因之,廢帝三年改制陽,隨開皇初改龍山,十八年改陽爲湛水縣,唐代武德四年復陽,貞觀十九年併陽更名龍興,五代時隸汝州,宋代初因之,元裕元年併置靑嶺鎭,又改名興寶,宣和二年始爲寶豐縣。(因有冶鐵場故名寶豐)元廢入梁縣,明初廢梁縣入汝州,成化十一年縣人兵部侍郞滕公昭入奏...

  • 文章一級文物歸去來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5期  作者:吳潮海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义乌县志》 流落民间 荣归故里 历史沿革

    是孙家栋带到山东的也言之成理。回归故里日前,由安丘市文化局长亲自带队,将崇祯志送到义乌,双方进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市委大人、政协领导亲自莅会祝贺。当捧读这一珍品,老史学工作者不禁涕泪交流。这部志书为二十卷刻本,内容充实,不少史料是其它典籍所无法替代的。而且其志体规范,除目录、图表外,还有各卷内容,为后人展示了三六〇多年前义乌的建置、疆域、城廓、鄕野等情况,并详细记载了古代义乌的人口、田地、税赋、山川、桥渡、古迹、遗事、风俗。其中「物产」的记载,为今人提供了详细

  • 文章匡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章儀式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匡衡 御史大夫 丞相 匡衡故里 匡衡墓 地方志

    东海承人(今山东苍山,足见汉代东海面积广宽,苍山距现在之东海县境,不到百里),字稚圭。少时家贫好学,夜读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光,映书而读,世谓「凿壁偷光」。初考甲科未中,令为太常掌故,选补平原文学。汉元帝时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为丞相、封乐安侯。成帝时,因侵占案,免职为庶人,后卒于家。匡卫故里 在山东苍山县城西北二十五公里匡山下匡汪村。今附近匡姓皆其后裔,山前有村名老书房,传即当年凿壁偷光处。旧址已没入会宝岭水库中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