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改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蜜柑傳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温州 蜜柑 中日友好 品种改良

    为柑中绝品。」晁朴之有词赞曰:「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驿送江南数千里,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幸赠我,绿桔黄柑怎么比。」可惜,我国古代并没有把「乳柑」选育成无核的「温州蜜柑」。温州蜜柑在东瀛日本生活了四百余年后,才回国定居。据《瑞安文史资料》第九辑载:一九一一年后,瑞安务农会曾托我国旅日留学生许璇引种果树良种。许璇,瑞安人,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留学,一九一三年毕业回国时,在东京附近选购了温州无核蜜柑种苗带回瑞安,用以改良瓯柑。这是温州蜜柑首次回故里

  • 文章閒話發展五華農業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作者:魏壽先 出版时间:1994-12-31
    关键字: 地理环境 技术改良 农业发展

    且多半已年老退休,积蓄无多,经济能力有限,在工商界有财力者,目前少之又少,欲图发展,恐力不从心,难有显著效果。目前如欲挽救家乡落后现象,摆脱贫穷困境,惟一办法,还是先从改良农业着手,进而发展精致农业,似较切合乡土实际情形,亦比较容易着手进行。因为旧式农业生产,多属靠天吃饭,对天候气温病虫害等影响生产至钜,产量少,品质差,培养生长期间长,与现代生产技术相较,眞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譬如:生产稻米,原一公顷农田,年产不足三至四千公斤,改良后产量以倍数增加

  • 文章談鈞瓷(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肆·新钧产生之过程新钧之产生,当自禹州知州曹广权始,曹广权湖南长沙人,有淸擧人,乃一饱学之士。虽处戊戌政变之后,然其思想及作法,仍力走维新变法之路。光緖二十七年辛丑来禹,光緖三十一年乙已孟秋,以东游日本告去。其在禹知州任内,设学堂,计有甲种蚕桑学堂,师范学堂,蒙童小学各一所,以启廸民智,并开煤矿烧瓷器而发展地方实业。「注」以禹州虽出产瓷器,但质粗不佳,曾在禹州州衙门东连家堂旁空地建窑,并聘江西景德鎭瓷匠来禹,从事改良,惜禹州瓷土质粗,内含铁质及其他杂质

  • 文章談鈞瓷(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钧瓷 禹州 曹广权 地方建设 工艺改良 十大官窑

    庚、古鈞窯窯址,鈞瓷之新發現余於七十一年赴美,在華盛頓博物館閱**刋物文物,內有中共河南省博物院趙靑雲,所撰之河南禹縣鈞台窯址的發掘一文,文曰:「禹縣位河南中部,是鈞瓷的故鄕,考古工作者,曾在這個瓷鄕進行多次的調査,發現了九十六處窯址,採集了大量標本。尤其在禹縣城門內的鈞台與八卦洞附近(以下簡稱鈞台窯址。)其燒造規模和產品質量,均爲禹縣之冠。近兩年來,河南文物工作者,對鈞瓷窯址,進行了全面鑽採和重點發掘。根據鑽採材料,該窯址東西長約一千一百餘米,南北寬約三...

  • 文章《中华改良杂字》述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譚景玉 王志勝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中华改良杂字》 基本信息 《庄稼杂字》 流传情况 全文展示

    贵刊第十八卷第二期王克孝先生《重读忆往》文提及与清代临朐乡贤马益着撰《庄稼杂字》不同的另一种杂字,第二十卷第四期所刊刘子交先生致王克孝先生函称之为《改良日用杂子》。今由王、刘二先生述及的杂字片段推定王先生所读系又名《中华改良杂字》(以下称《改良杂字》)的一种杂字。现介绍如下,以就教于王、刘二先生及诸乡贤。一《改良杂字》作者已无考,但可结合时代背景,从杂字内容入手探寻蛛丝马迹。首先是《改良杂字》写作之时间。从其中「中华民国立,共和太平年」,「北京总统举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