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年抗戰溫 城舊事記要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林文鈞 胡今虛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大事记 抗日战争 温州

    一九四一 中華民國三十年 辛巳〔四月〕◎敵軍佔領城區,立即殘殺民衆,大肆搜括金銀財物,東門各倉庫堆存的鉛絲、西藥、桐油及煤油棧的銻、鋼、鎢統被搬去。國貨公司被洗劫,九鎭義倉存米被搶一空,縣政府等機關都被搗毀。漢奸王永山籌組維持會———臨時商會。◎城區淪陷時,我駐防兵力有:陸軍暫編三十三師(師長蕭冀勉、參謀長鄭平),省保安第四團,入區保安大隊,永嘉縣自衛隊三個中隊。◎二十二日中午,盤據城區的日軍自行車隊八、九十人,竄至甌江北岸永臨橋下街,國民兵團自衛第二中隊...

  • 文章日僞盤踞期間溫州人民抗敵三事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传单 司令部 温州

    七七」抗日战争爆发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八年抗战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八年抗战期间温州曾三次陷于敌手:第一次是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九日,沦陷十三天;第二次是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一日,沦陷卅五天;第三次是一九四四年九月九日,沦陷二百八十一天。温州沦陷期间,人民惨遭蹂躏,尤以第三次沦陷为甚。这一次侵踞温州的,是日军梨岗旅团的后藤联队,联队长名后藤。这次沦陷时间最长,敌人最凶残,人民受苦最深,反抗也最强烈。当后藤的铁蹄一踏进温州,不甘受辱的温州儿女,即以各种方式予以

  • 文章追憶梅菉防共與抗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梅菉 沿革 组织 抗日战争

    一、前言敵寇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以英、美諸國不及充分準備,故能迅速取勝。迨後節節失利,乃亟欲囊括我全部沿江沿海之富饒區域,以補償其軍事上鉅大消耗。三十一年春,敵於「第三次長沙大會戰」失敗後,乃於五月在浙東發動攻勢,幾有席捲閩、浙、贛東半壁之企圖,我駐防各該地軍隊,奮勇抵抗,敵軍消耗鉅大,無法支持久長,不久均被我軍擊潰,退回其原佔陣地。三十二年五月,敵復進犯鄂西長江之三峽,而有「鄂西會戰」。是年十一月,敵又欲侵佔我西北門戶之常德,復有「常德會戰」。結果,我重...

  • 文章重慶復興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重庆 复兴关 县志 抗日战争

    重慶復興關,原名佛圖關。抗戰期中,今 總統蔣公改今名,幷題字鐫石。巴縣志載:「佛圖關控巴城之咽喉,環帶兩江,左右憑岩,俯瞰石城如龜。而自下望之,若天半然。」可見其形勝。

  • 文章毋亡此日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56期  出版时间:1988-12-10
    关键字: 悲愤日 区域沦陷 抗日战争

    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日寇陷揚城,本會定爲「悲憤日」,是日全體同鄕,素食一日,以誌不忘!

  • 文章程滄波年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4期  作者:吳之光  出版时间:2001-08-15
    关键字: 程沧波 年谱 抗日战争

    五月,國民政府公布國民大會組織法及國民代表選舉法,擬于十一月召開國民大會,因抗戰而停止。春夏之間,日方爲迷惑輿論邀中國新聞界訪日,成員遍及全國,推程氏爲團長,後因抗戰而作罷。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蔣介石邀請全國各界領袖到廬山舉行談話會,爲此《中央日報》發行廬山版。程氏被指定在學術界談話會輪値作陪。程住牯嶺九四號仙岩飯店,隔壁住胡適。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一日中午,蔣召大學校長、教授談話,滬江大學校長劉湛恩亦在座。談畢,因陳布雷有病,程氏受命撰重要文告,即七月十...

  • 文章幾度遷徙談潿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周勝皋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涠洲岛 历史考据 抗日战争

    指挥;在廉州设衞指挥,节制所辖合浦永安及钦州两所,每所有军船三艘,旗军三百名,分上下班出海巡哨。在涠洲岛设营驻防,有大小兵船数十只。[2]明神宗万历六年(一五七八)以涠洲居民未充,曾有移雷州民耕住涠洲之擧[3]。万历十八年(一五九〇)设游击将军驻涠洲,建城堡,创衙宇,招兵抚民,涠洲岛遂成重鎭,当时有战船六十艘,官兵一千八百员,雄视海上。后来因为永安附近有偸采珍珠的乱事发生,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遂将涠洲游击移驻于合浦永安所,且裁汰战船兵员,仅余船三十余只

  • 文章抗戰期間之湖南鹽務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湖南盐务 重要措施 抗日战争

    湖南處鄂贛粤桂黔川之中,平原與山岳地帶各約占其半數,礦產豐饒,金、銀、銅、鐵、錫、鎢、錳、銻、汞、鋅、鉛、煤、硫黃等礦,蘊藏極富,且多已開採提煉。農產亦豐,五穀雜糧俱備,林木、水果、魚產尤多,獨缺乏食鹽一項,爲美中不足。平日軍民所需,長沙、岳州、澧州、常德、辰州、沅州、衡州、寳慶、永州各屬,向均行銷淮鹽,(淮南、淮北二區稱兩淮,兩淮各場所產之鹽,統稱淮鹽,以皖、贛、鄂、湘四岸及河南一部爲銷區。)桂陽,郴州二屬,則銷粤鹽。湘西邊陲之永順、龍山、保靖、桑植、...

  • 文章抗日時期的新牆鎮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新墙镇 抗日战争 情报交换中心

    抗戰期中,在湖南的前方,曾出現了一座敵我互不相屬的自由市鎭,作爲敵我彼此的情報交換中心。傳說日軍爲了搜集我方的軍情,需要那樣一個市鎭;國軍也爲了敵情搜集,更需要一個那樣的自由市場。因此,在雙方未經正式談判,便暗中默許了它的存在。那是湘北的一個有名小鎭,叫做新牆鎭,它位於岳陽縣東南八十里,新牆河南岸。有官路自縣治經此,歧爲三支,二支東行,通湖北通城縣,一支南行,通湘陰縣。沿着河畔,有一條長約半華里街道,僅有三千多的人口。自從二次長沙會戰後,日本軍隊旣不派兵...

  • 文章貴州是個福地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程志立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贵州风貌 历史资料

    湄潭 程志立多數人只知古早的貴州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還有「夜郎自大,黔驢技窮」等語。卻不知現今的貴州,人傑地靈,已知赫赫有名的人有何應欽四星一級上將行政院長,谷家三兄弟谷正倫、谷正綱、谷正鼎。中國最大的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洞、天星橋、馬岭峽河谷等好山好水,處處宜人,是海內外最美的觀光景點。明朝劉伯溫說:「江南千重水,雲貴萬里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今天的貴州,已開發成現代化,有飛機場、鐵路、快速公路。城市建高樓大廈設有電梯、...

共77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