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意义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绘制峄县全图之意义及其经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孫鍾城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峄县全图 绘制过程 意义

    余爲嶧縣人,自幼離鄕,匆匆廿餘載。每當有人詢問及吾縣有何名勝古蹟、山川河流,常感印象模糊,而無以作答。實則,自幼在學,甚少外出,稍長復離鄕,除對近鄕村鎭略有槪念外,如不察圖,卽縣城在何方位,亦不敢確定。爲此,凡閱及鄕圖,卽倍感親切。五十年初,偶然看到乙份載有本縣重要城鎭小比尺地形圖,因想就此圖將之放大,作爲骨幹,然後就記憶所及,再將細部村落,展繪圖上,成一鄕圖,此爲初步構想。兩年後,復將此意就商於部份鄕親師友,皆認有此需要,本縣旅臺同鄕不下千人,年長者對...

  • 文章鹽阜李氏重修宗譜序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郝柏村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修谱原由 修谱意义 李氏宗谱

    为祥和,斯时斯事,堪称要焉。是故族氏再修谱牒,应为首要之务,未可稍缓。余深感其意义重大,乃克日应报,并愿早日功成,则空谷音传,能以响及别族,继发盛举,使华夏文化,得而全发皇,至可喜亦至所盼也。是为序。岁次乙亥年 六月廿一日。

  • 文章修譜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楊壽明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谱系修撰 重修宗祠 目的意义

    宜黄 楊壽明緣自一九九六(八十五)年本人回鄕探親時,有遠房宗親數人來我住處探望,談及有關楊氏子孫散居各地,成家立業,但對自己來自何處,不明其詳,因而興起修宗譜之議,當時我問大陸當局政策如何?有一位曾任縣政委楊國榮說:「不鼓勵,不反對,不干預」三不政策。於是商議成立重修宗祠及宗譜籌備委員會,推舉本人任名譽主任,舍弟楊壽慶任執行主任,下設訪編、財務、印刷、行政等組織,分工辦事。經費除收紅丁費外,其餘開支由本人贊助,歷經兩年時間,計參加入譜人數竟達二千八百多人...

  • 文章大家来編族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族谱发展史 编修方法 内容 意义

    一、前言人皆有祖,猶如木有本,水有源。孔子曰:『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歟』。會子曰:『愼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是故敬天法祖,愼終追遠,裨得祖澤綿延而流長。作者在十幾年前會閱覽過文建會贊助出版之『中國的族譜』一書,深受其內容記敘感動。以爲今天我中華民國台灣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惟一般倫理道德淪落,功利主義抬頭,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之餘,已忽略了我國的固有歷史文化,倫理道德和氏族文化,其影響所及,各宗親後代...

  • 文章四修宗譜序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李晧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李氏溯源 四修宗谱 修谱事略 修谱意义

    十八世孫李晧有明初元,吾族始祖,自蘇州閶門,遭脅北遷,止於射湖之南,塘河之濱,墾殖於堰頭大李莊之域,已歷二十餘世,子孫繁息,今已收族入譜者,計數已達三萬之眾。溯源吾支,系出何宗?歷明清三百餘年,未見有考,後世子孫,理應本其所疑,溯其所源,以識近本。夫天下李氏,一皆肇始於遠古高陽,下傳三千餘載,其中以趙郡隴西兩支,最稱繁盛,於是三江五嶽之境,各支各派,無不言系出於此也。趙郡隴西,李氏之顯族也,先哲太白詩云:「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由此可知,李族自唐興伊...

  • 文章连云港保卫战的重大历史意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连云港保卫战 历史意义 抗战历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芦沟桥无故发动侵华战争,我全国军民同胞,一致奋起,团结抗日,经过八年长期苦战,终于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国得到最后胜利。于今刚好五十周年,我们在兴奋之余,连想到我连云港抗日保卫战,自一九三七年七月到一九三九年二月,共一年七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虽歼灭了无数日寇,但我军民同胞亦死伤不少。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惟有牺牲到底,为求民族生存,连云港保卫战,具有两个重大意义:一、发扬我民族正气,大煞侵略者之气燄。一九三七年

  • 文章續編廣東省志爲當務之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伍根華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 《广东省志》 刊行历史 续编《广东省志》 续编意义

    廣東省志舊稱廣東通志,古代則稱方志;方志者,地志也。左思三都賦序云:「鳥獸草木,則騐之方志。」李善註引周禮曰:「外史掌四方之志。」鄭玄曰:「志,記也。」又左氏吳都賦云:「方志所辨,中州所羨。」李註:「方志謂四方物土所記錄者。」依據以上的記法,省志所載,擧凡歷史沿革,疆域界限,山川、人物、風俗、物產,以及藝文雅事等,一切包羅無遺。(注:省志續編籌備委員會議後部份委員參觀畫廊留影(右至左:陳治世先生、李瀚源先生、林華平先生、吳文曉先生、陳洪範先生、伍根華先生...

  • 文章嚴廷中及其雜劇《秋聲譜》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毛祥麟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严廷中 生平介绍 官宦生涯 秋声谱 内容意义介绍

    之大振。」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莱阳大饥,他倾私囊赈济灾民并设育婴局,辅养幼婴,致使他无资返回云南,滞留杨州等地一年不得归;在文登任职始,就清理积案为民伸寃,深得民心;晚年,任莱阳、诸诚、篷莱等县为官,「皆勤政惠民,而尤以讲学训士为第一义」。他为政一生深得民戴,去任时「绅民阻道,二十里酒筵不绝;诸耆老攀辕卧辙者几千人,留鞵供奉以志感戴。或留荫匾额;或高呼青天,或「居民罢市走送数十里,并供给道途车马飮食」。[2]从严廷中一生为官的政绩和民心对他的拥戴,透露出他

  • 文章江西瑞金丁陂陳氏根源及遷徙流程之探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陳樞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江西瑞金丁陂陈氏 家族根源 迁徙历史 江州义门陈氏 谱牒意义

    瑞金 陈枢树高百丈有其根,流水千里必有源,探祖寻根为人类愼终追远之天性。江西瑞金丁陂陈氏究竟根源何处?如何播迁?为使本族嗣孙明了历代祖先木本草源、分支情形、昭睦次序、迁徙脉络、族规祖训、功勋善举等,确有探讨的必要。然朝代更替时间久远,史籍谱碟记载欠详,故资料蒐整错漏失误难免,祈盼前辈专家不吝指正,以匡不逮。一、谱碟之意义及探祖寻根之重要性:谱者籍录也,籍录人类而详列其系统之谓。唐书经籍志:『谱系以统世族继序—。』可知谱碟即为记载人类家乘世族系统之典籍,以

  • 文章贛南劉啓公系下聯譜六修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劉祿成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赣南地区 刘氏家族 修撰族谱 谱牒意义 旅外族亲

    国编史乘,家修谱牒。国史启民智,迪民德,提振国家观念,发皇民族意识,以爱国爱族,继往开来精神,促进民盛国强!家谱记叙宗脉,导引子孙追本溯源,以孝思孝行,崇祖德,友族亲,而传宗接代,光前裕后,致家族兴盛繁衍!两者意义,同具博大而深远!我刘氏族乃唐尧后裔,传十八世祖累公,生而有文曰「刘累」,因以刘为姓。至高祖斩白蛇起义,除暴秦,伏楚霸,建立大汉基业,孝治天下,德化万民,文景绍承,光武昭烈宏扬!是以刘氏遍布全国,声威远播异域,黎民均以属汉为荣,故曰:「汉族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