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悼文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念周樹聲老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6-08-30
    关键字: 周树声 追思故人 悼文

    周樹聲老先生與吾縣(安陽)鄕長王幼僑先生係屬莫逆之交,過往甚密。因之,得於王先生寓常相遇及。聽其言論,觀其風度,知爲莊敬和平,雍容大雅,溫良恭儉的儒德君子,不禁私慕之忱。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一日頒布中華民國憲法,開始行憲。民國三十七年我與樹老同當選河南立法委員,在第一屆立法院得以同壇議事,聽聆讜論,並得相互切琢,論道講學,知其博通經史,學貫中西。來台灣後以意氣相投,識見一致,乃合力創辦民主憲政雜誌及中原文獻月刋,宏揚民主憲政之治,强化愛鄕復國心情。相交達五十...

  • 文章國父逝世北平東海縣擧行追悼大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孙中山 逝世 追悼 追思悼文

    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 國父孫中山先生於北平協和醫院病逝,擧世震驚,時東海縣新浦鎭、基督敎創設崇光小學,聘魯同軒主持校務。鑒於平、津、京、滬各大都市擧行 國父逝世追悼大會,該校亦發函東海縣各界請其參加。新浦鎭東首有私立普愛小學校長姜右箴先生,極表贊成。開會時率全體師生百餘人,及各界來賓,五間禮堂爲之座滿。輓聯誄詞盈室,由魯氏主持開會,省中訓導主任曹吟甫先生演講, 國父創建中華民國之偉大精神。會後姜校長,謂魯氏曰:幸平安無事,設被駐軍白寶山偵悉,以革命黨論處...

  • 文章敬悼潘委員衍興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潘衍興 生平 悼文

    前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黨務顧問、世界潘氏宗親會名譽會長潘衍興先生,字飛熊,民前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於廣東省河源縣仙塘鄉,地屬惠州府,家世業農,父允臣公,母黃太夫人,克勤克儉,耕讀傳家,太夫人育子女各二人,先生居長,天賦聰穎,民國廿二年夏高中畢業,次年九月以成績優異考入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民國廿七年七月法學士畢業。先生初志獻身教育,作育英才,未畢業前已應聘為廣州文化中學校長,民國二十六年全國軍民對日抗戰,先生志切報國,毅然辭卸文化中學校長,應陸軍第十二集團...

  • 文章憶韶州念劉鴻勳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百秀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韶州 刘鸿勋 往哲怀思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韶關」從古知名,現代更為時人所熟知,因它位居粤北,為嶺南地方與中原廣大區域銜接聯繫的樞紐地,滇水自贛南南康大庾西南向,流經南雄始興入曲江至韶關,武水自湘南宜章臨武東南向流入樂昌進曲江,與滇水交會形成韶關半島式地形,以帽子峰為靠北陸主幹,形成地形上的天險,歷來有「銅韶」「鐵贛」之稱,為控扼湘粤贛三省的要地。它的自古知名,就因它是中原人入粤的咽喉地,也是中原文化輸入嶺南的大管道;另一原因是韶州出過一位大人物張九齡,他文學冠時,名重當世,玄宗生日,大臣皆獻寶...

  • 文章先賢陳存懋軼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陈存懋 大儒 举人 英年早逝 追思悼文

    鄕賢陳存懋塵老,江西省贛縣人,秉性耿直,治學勤奮,治事敬愼,文采卓異,遜淸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進士,爲贛南知名之士,衆所尊崇,一代大儒也。曾任湖北省提學使,光緒八年壬午科主考秋闈時,有漢陽張承湘者,致力苦讀,乃積學之士,以求取功名心切,抱病入場應試,放榜中正式十八名擧人,如願得償,私衷欣慰,聞捷之日,兼程扶疾晉謁,答謝恩師,卒以過度奔勞,未及謀面,當晚歿於漢口市旅次,造物忌人,英才不壽,悲夫痛哉!公深爲之惋惜,傷感不已,輓以聯曰:「文章身價,自足千秋,願他年...

  • 文章革命的勇者·辛亥的烈士 悼念先祖父董公開基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董福蔭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董开基 辛亥革命 人物事迹 追思悼文

    曾在清末洋務派首領張之洞手下擔任鏢師兼教習的先祖父董公開基(字海濱),因不滿封建專制,故步自封,朝政腐敗,毅然投效革命軍,當即加入江浙聯軍攻打南京的作戰計劃,奉命擔任敢死隊陣前指揮官,歷經三天三夜,發動兩次總攻擊,於公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一日下午二時攻下浦口之際,不幸中彈而壯烈殉職。翌年(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滿清王朝,從此灰飛煙滅,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從此走入...

  • 文章高山仰止

    来源期刊:《同安》 第80期  作者:洪堯懷 洪煌照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洪福增 洪皓研究 家谱 训示 悼文

    奉讀「洪皓研究」第十期及若石宗親惠函,驚悉德高望重的老宗長洪福增先生西歸,痛失鄉賢,悼念良師益友,哀慟奚似!無奈重洋遠隔,天各一方,不克恭臨執紼,歉仄良深!宗長學識博、閱歷深、見聞廣、鄉情重、友誼濃。久聞大名,如雷貫耳,孺慕之忱,無時或己,惜奔波異域,疲於生計,無緣聆教。迨前年底,因拙作呈請教正,乃得以文會友,互通款曲,始承教澤,三生之幸。何期天妒賢良,終未及識荊,而哲人其萎矣,哀哉!宗長溫、良、恭、儉、讓。對後生晚輩,愛護有加,諸多鼓勵。雖方出病院,不...

  • 文章(柒:悼誄)祭宗長采藻先生文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朱學瓊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朱采藻 旅台宗亲 灵位 追思悼文 人物生平

    維中華民國七十七年三日 日瑞金旅台朱氏宗親謹以淸酌庶饈之儀,致祭於宗長朱公采藻老先生之靈前曰:倚歟宗長,必高裔孫,蓮塘祖宅,系出名門,九中畢業,品學咸尊,敦親惜族,待人肫溫,無敵無慕,道義是存,急公樂善,不間晨昏,垂愛甥姪,待下有恩,立身處世,有本有根,緘默沈穩,時而後言,先世科甲,家學淵源。遭時迍邅,大海翻瀾,棄家走脫,露宿風餐,浮棹東渡,備歷艱難,無親無舊,形孤影單,病痛呼號,有淚暗彈,念及家小,摧心腐肝,蟄居海島,殘喘苟安,晚歲無職,躭憂飢寒。沐浴...

  • 文章(伍、人物傳記:)謝故團長益騂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謝子清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谢益骍 地方志 乡贤 保定军校 追思悼文

    嗟乎!已故團長謝公益騂,殉國迄四十餘稔矣,論其忠勇殺賊之勛猷,悲其孤軍死節之壯烈,竟未獲政府明令褒揚及祀位於忠烈祠,甚而其可歌可泣之史蹟,竟湮滅無傳,豈能使英靈長安於泉壤乎?此吾族後生,又安可辭其不文之咎乎?憶己已春,余讀邑中東山高等小學,曾見一新瑞金石印刊物,乃旅滬同鄕諸賢彥所發行,內載有謝養純傳略,爲袁肇南先生巨構,述其戎行事甚詳;而殉國之事則略簡,況時隔多年,已不復記憶。今文獻又無存者,則事更難有緖矣!公娶妻鍾氏生子遠技,女三。長女蘭英適楊(裕材)...

  • 文章(肆、人物傳記:)先嚴騰恕府君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鍾文琳•鍾文珊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钟腾恕 监生 家庭成员 人物简介 追思悼文

    先嚴諱騰恕字仰川,瑞金壬田區鳳岡村人也。淸國子監生,家道小康,持家勤愼,樂善好施。民國十九年,赤匪倡亂,初以打土豪分田地號召,到處刼掠,後在瑞邑非法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屠殺迫害,罄竹難書。二十一年在沙子崗,故意欺騙人民,建築飛機場。先嚴被指爲地主,強迫做工,饑寒交迫,勞累成疾,卒致死亡,隨泥土掩埋機場,屍骨杳然,無法尋覓,嗚呼痛哉!母張氏,賢淑端莊,敎子嚴謹。二十九年,患腎臟結石,醫藥罔效,竟至不治。生子四:長不孝文琳,綿江中學畢業,江西省...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