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影响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浅析杨廷理在宜兰开拓中的功绩及影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雷堅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杨廷理 开拓宜兰 功绩影响

    事件。九月初七(十月十一日)更接到命令,由他暂摄兰篆。此时他已六十五岁。虽然他想到应功成身退,但朝廷不准「请免」,廷理遂即于九月初八日(十月十二日)接任。十二月初十日(一八一三年一月十二日),他奉命将新印交与翟淦收领启用。嘉庆十八年,杨廷理劳卒。杨廷理的一生,是为噶玛兰劳累奔波。不论荣辱、任上任下,他均诚恳眞率、忘我报国、抚民为父,其精神足为后人楷模。三、杨廷理开拓宜兰的影响⒈开疆拓土,功垂千秋:杨廷理欲意开拓蛤仔难,可追溯到二百多年前。那时,蛤仔难还是刚开拓

  • 文章孔子何以廣受世人之崇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世界影响 历史影响 日韩学者

    本文爲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先生應美國芝加哥孔子社敎中心、美中國建學術聯誼會、及美中科技協進會聯合擧辦敎師節慶祝大會與文化座談會之邀請,所發表之專題論文。今日美國社會,亦在推崇孔子;最近美國總統雷根在加州對美洲中華會所聯誼會年會中發表英文賀詞,亦曾明確引述孔子在大學一書中所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When The Individual Families Have Learned Kindness.Then The Whole Nation Has Learned Kindness.When The Individual Families Have Learned Co...

  • 文章沈鴻烈主政時期青島鄉區建設述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張佩國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青岛乡区建设 理论方法 区域机构 计划方案 成绩影响

    两项办理,第一期为准备期以四月底止,第二期为实行期自五月一日起实行开修,第一期召集附近各村长会议征集民夫办法,又因该路两旁多有山石,势非用火药轰炸不可,拟请由工务局估计数量发给幷斟定路线,第二期实行开修。」[9]。四、乡区建设成绩及影响因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周详的计划方案,又有得力的鄕区建设机构加以推动,靑岛市的鄕区建设在沈鸿烈主政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这也反过来说明,鄕区建设幷非仅仅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而确实对鄕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 文章清代廣東沿海大遷徙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方印朝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迁徙经过 迁徙原因 后世影响 遗迹 广东沿海居民

    著香山县志)钮琇賸粤云:「康熙甲辰春日,续迁番禺、顺德、东莞、香山、新会五县沿海之民,先划一界,而以绳直之,其间多有一宅而半弃者。有一室而中断者。界以深沟,别以内外,稍踰步,死即随之。生者委居捐产,流离失所。」此段记载,与新会县志同)这种切蛋糕的划界内迁办法,由大吏、内大人(太监)兵士等督迁,民无噍类矣。自东南濒海边界被迁,膏腴沃壤悉皆废弃,迁民之痛苦虽深,然淸廷此擧,初无碍于台湾郑氏之独立也,而户口虚耗,物力减损,于东南各省之经政,反蒙不良影响。而由大人

  • 文章大清來治——楊廷理五度入蘭略考(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陳進傳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杨廷理 五度入兰 入兰表现 后世影响

    作者:陳進傳,國立宜蘭技術學院人文醫科學教育中心教授

  • 文章寶安南頭明清古城遺址考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深圳南头区 明清古城 建制沿革 古城建筑 文化影响

    御所置新安县。东莞志载:邑在晋为郡治,旧城在石子冈(原注:即城子冈,今新安县治。),唐时徙于到涌(今东莞大浪)。据此则今之新安县地,即古之东官郡地。」[2]由此可见,明淸以来的新安县城,就是建在城子冈地区内的南头古城。康熙「新安县志」就把它的位置说得准确一点:「东官郡治宝安,即今东门外城子冈。」[3]因为今天的南头古城东门外的地方,仍被人们称为城子冈,所以确定它就是明、淸两朝县治所在的故城。乙、城门及城墙据考察和测量所得[4],南头古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 文章偉大的易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易经》 中华文化 历史价值 世界影响 文化交流

    編者按:總統府資政陳立夫,最近在第二屆國際易學大會致詞,推崇已有六千四百餘年歷史的易經,是世界上一部偉大的書,中華民族在此偉大思想的指引下,發展出五千年一脈相承的高尙道德及文化。他認爲,凡欲求世界眞正和平的原理,應從易經中求之。易經是世界上一部極偉大的書,它是中國祖先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集體創作,以其起源的時間計之,已有六千四百餘年之久,它的用途先應用到天文、氣象、曆法、節氣等之天道,逐漸進而應用到人道,到了孔子贊易,才完全具體化。譬如乾卦...

  • 文章老子的内聖外王之學(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8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老子 道家思想 中华文化 海外影响

    第一节 前言老子的学术思想代表了我国国人的智慧与经验,整个学术界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老子的思想从天道以至人事,无所不谈,无所不包,硏究他的学说思想的人,指不胜屈,以老子一书富有伟大的吸引力。张默生敎授说:「自有老子书以来,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可以见智,他好比一个大海,原是任何人可以取酌的。例如说:由老子的宇宙论,发展而为庄子的哲学,为魏晋的玄学,甚而为宋明的道学;由老子的无为论,发展而为申韩的政治哲学,应用而为西汉的政治实施,为历朝以来的帝王之术:由老子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