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筑历史沿革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燦爛的山西古建文化與開發(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董全庚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山西古建文化 古人类发源地 建筑历史沿革 历朝特点

    山洞是人类定居于此,首选的居民建筑。以后逐步下山,走近平原,也是地下挖穴,上支树木搭盖,半地下的居室。文物证明,人类活动几乎遍布山西全省。二、唐尧、虞舜、夏商时代的山西山西是唐尧、虞舜、夏禹的中央所在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到了殷商才建都朝歌,今安阳有殷墟遗址。这一时期,夯土技术发达,开始建土城、土堡、宗庙、宫室,住宅等等也用砖瓷建筑。铜器的出现,使建筑的取材,加固、装饰、配合、陈列等前进了一步。(商祖乙都耿(河津))。三、先秦两汉时代

  • 文章小乍温屋建筑群像初探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溫文樣 出版时间:2010-02-27
    关键字: 小乍堡 建筑结构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期间,推行乡、鎭保甲制度,将全县划分东、中、西三区,统属四十九乡、三鎭。小乍堡改称锦屛乡属西区管辖。小乍温屋旧属罗径约,后称锦屛乡第五保。二十世纪末叶,地方行政区划变革,旧葵冈、大塘尾划归扶大鎭,鸡笼、罗径划归南口鎭(锦鸡)。锦屛乡之名从此消失于图籍,但小乍之名依旧流传于乡人口语中。据传:小乍温屋的开基祖百四郎公,当年从梅县白渡堡来小乍许姓人家任教席,蒙东主赠建地,自此于小乍落籍安居。其后子孙逐渐昌盛,先后建筑房舍成群,自成一个村落。我于民国卅八

  • 文章(故鄉采風)少林寺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8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少林寺 历史沿革 建筑

    封赏,发展日盛,僧众最多时达两千余人,誉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现在总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建筑多为明、清遗存,依次为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千佛殿、塔林、初祖庵等。山门匾额「少林寺」为清康熙帝所书,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面积达三百多平方米,白衣殿内存有少林寺武术「锤谱」、「十三和尙救唐王」、「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以及「降龙」、「伏虎」等大型彩色壁画,寺内还有不少唐、元、明、清时期的书法珍品碑刻。寺西有名的塔林

  • 文章洛陽千祥禪寺存古寶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寺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在洛陽如果問「存古閣」,知道的人很少,要是說千祥寺,知名度可就相當大了。千祥寺位於洛陽東關水東岸。這一帶隋唐時代,地名道光坊(里),唐時洛陽縣治曾一度設在這個坊內。千祥寺所在之地,隋時名元壽寺,唐代名昭成寺,內有武后孫女安樂公主所造百寶香爐,高三尺値錢三萬。名畫記云:寺內有張遵禮、程 遜璧畫,西廊西域記圖爲楊延光所繪。昭成寺唐末燬於戰亂。五代,宋、元、廢爲民居。明初重建,名曰「千祥寺」,以至於今。淸代道光年間,馬 恕到洛陽當縣知事,這位馬知縣公務之外,非常...

  • 文章來龍庵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5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来龙庵 佛寺 地理位置 建筑格局 历史沿革 土匪 大王庙

    来龙庵。为宿迁东鄕著名佛寺。位于八区来龙鄕,海郑公路北约百余公尺处。佛殿巍峩,树木幽森,外圈水圩,圩形方正,占地约百亩。若非庵内佛殿,簷牙高啄,几与一般农村富户人家相似。圩门面南偏东,门上起层楼,上层悬匾额,为逊淸邑庠生张锦斋柳体书「惠风和畅」四字。入圩门,左首为大汪塘,塘内鹅鸭戯水;塘北庵前广场,场上骡马成群。庵面南,山门常闭。大雄寳殿,建筑宏伟,明三暗五,斗拱梁柱,窗櫺槅扇,皆经髹漆,金碧辉煌。内设巨龛,供释迦牟尼佛;腰殿三间,规模较小,后门以内,设

  • 文章憶大同懷雲崗石窟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大同 历史沿革 城市建筑 名胜古迹 云冈石窟

    僖宗乾符五年置大同节度使,沙陀人朱邪赤心以功授任斯职,赐姓李,其子李克用嗣位,率沙陀军平黄巢之乱,封为晋王。辽、金两代建为西京。元代置大同路,明、淸两改为为大同府,民国成立后,废府州治,称大同县。大同为明代九边重鎭之一,昔有诗人咏道:「雁塞紫藩劳汉将,大同千古未休兵。」城市建筑雄伟瑰丽大同城为明代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就旧城而增筑,城垣为砖石所合砌。城周十三里,高四丈五尺,厚两丈许。城为正方形,有和阳、永泰、淸远、武定四个城门,均仿北平谯楼(俗称箭楼)式建筑

  • 文章南昌景點——西山萬壽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市台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万寿宫 道教圣地 许真君 历史沿革 古建筑群

    十五年(一五二〇年),正德皇帝题额《妙济万寿宫》,对宫内建筑作了重大修葺。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重修。宫门之内许真如塑像端坐中央,坐像头部为黄铜铸成,重五〇〇斤。十二真人分列两旁,吴猛、郭璞站立坛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六株参天古柏苍老遵劲,四季常青,相传最大一株为许真君铸铁为柱,链钩地脉,以绝水患。这时是万寿宫极盛时期,占地三万一千平方米,红墙琉璃瓦,雕梁飞簷,金碧辉煌,气势宏伟。除宫内鳞次榈比的建筑外,宫外还有大量的辅助建筑,如接仙台、云会堂、冲升阁等形成

  • 文章修水「萬壽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万寿宫 道教建筑 历史沿革 许真君 道德典范 地方史志

    万寿宫,为中国道教宫观。最早在江西新建县西山。晋代道士许逊,曾任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居官清廉,为民除害兴利。后弃官东归,在此修身炼丹,后人为纪念他立许仙祠。南北朝时,改祠为游帷观。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一〇一〇)升观为宫,真宗御书「玉隆」赐额。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徽宗诏令仿西京(洛阳)崇福宫重建,并亲书「玉隆万寿宫」匾额,后简称万寿宫。修水万寿宫亦是纪念许逊、猛的重要建筑,也是净明忠孝道教派弘法道场。因为许逊从师学道,诛蛟除害,为民兴利,许多故事就发生

  • 文章《福州月刊》長樂特訪之⑤南山三峰塔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福州月刊 长乐特访 南山三峰塔 古代建筑艺术 历史沿革

    塔璧浮雕文殊、普贤、及罗汉、十六飞天乐伎及一组佛敎故事。第一至第六层,有廿五面塔璧浮雕莲花座佛,各作二排,每排四尊,共二百尊。八棱各刻一尊执械肃立的护法天王。各种浮雕造型生动,风格古朴。塔身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出檐,檐角均饰有咧嘴龙头式斗拱,塔心有曲尺形石阶,可盘旋而上至顶层。整个建筑造型优美,结构稳固,历经南宋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一三六七年)、明成化二十一年(一四八五年)三次地震,仍巍然屹立。此塔是硏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的珍贵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