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庙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介鎭海蟹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2期  作者:徐鶴鳴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渔业 脚划船 渔网 神殿 庙会

    年代虽久,但无胜景可言,庙倒是很出名,名为新阜庙,供奉的神为苏将军,却不详出处,但民间信仰,则远超别地,抗战前,每年两次庙会,一次是流网船出洋演戯,一是神诞,时在十月中旬,热闹头势,如非柱首秉规例规定、演戯不能超过五天,否则终年百贩羣集,必成闹市,此庙无疑是蟹浦鄕庙,亦为地方自治枢纽。此外还有一座都神殿,供奉五位都神,但却非蟹浦人所建,百亩以上殿产,乃属于三北人,三北人何以至蟹浦建造五都殿,这历史就难明了了,不过每年五月戯文日子的闹猛情势,却超过鄕庙,庙前庙

  • 文章佛堂「十月十」的由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5期  作者:傅健 出版时间:2001-05-10
    关键字: 佛堂 义乌 集市 庙会 朝拜

    据(嘉庆)《义乌县志》「卷二」六十一页载:「距(义乌)县治之西三十里有佛堂市鎭,其地四方辐辏,服贾荦牛,交通邻邑。」可见在当时的佛堂已是一个水陆通衢的交通枢纽,被誉为「小兰溪」。佛堂虽是义乌当时最大的集市,但在以前除了元宵、清明两次灯会外,并无庙会之举。约在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才首次兴办十月十庙会,称「佛堂十月十」。由当时佛堂商会会长赵钦生、委员张和顺负责筹备,利用鎭内的渡罄寺做文章,重新庙宇,佛像贴金,择日开光兴会。日期定在何时,多数人的意见

  • 文章好一座東京汴梁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黛郎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汴梁 开封 古城 相国寺 城市 庙会 上元节

    荷包子」、二社饭「辣鸡脔」、七夕「摩侯罗饭」、中秋「玩月羮」、中元「盂兰饼饀」、重阳「米锦糕」(编按:爆米花团)、冬至「宜盘」、腊日「萱草面」、腊八「法王料斗」等。从以上各目,可见当时汴梁百姓生活的丰富。相国寺小说中的相国寺北宋汴京的相国寺,那眞是京城里唯一无二的大寺,在今天也很少有能与它相比的,并且寺里有各种买卖,各色技艺,不特是庙会的「楷模」,更集前所未有之大观。「水浒传」里所描写形容的相国寺,较之城池、街市犹为确切,差不多句句皆可证明。事见第六囘。据载

  • 文章樊紹禮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2期  作者:樊化南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樊绍礼 乡团 民间武装 庙会 土匪 追思故人

    义勇镇大王庙逢会,善男信女,膜拜祈祷,香火鼎盛之日,万商云集人山人海生意繁盛之处,土匪预谋,乘机绑票,在万众齐集,人潮涌至,土匪将所有富翁,一一邀集大王庙内,集中看管,待机绑架带走,适巧匪谋不愼,误碰枪机走火,正中义勇镇长当时殒命。遂即会场爆炸,人潮涌出,人海茫茫盗贼不分,眞是从天而降的浩刼。四方鄕团和联庄会自治团队闻讯,迅速集合壮丁勇士,前来抢救支援,绍礼亦是其中之一,运用功力,追随王老师庆文,冲锋抢摊登阵,赶往大王庙会已将庙中被绑绅士富翁,逐一救出,匪见

  • 文章南崗古街史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韓壽康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南岗古街 民间传说 庙会 瓢儿井 红娘棚

    行业亦运用而生,街面也随之扩大。到了淸代,这条古街已成东西长一千米、宽六米的整齐大街。南岗既是古街,又有四座古庙,神话传说自然颇为流传。下面且作介绍:一、四月八庙会:据传说,东庙建在街的东头东大墩二坡上(即现在的大石塘北边),东庙门南长有一棵黄楝树,很粗,明朝树,约六百年历史,三个人搂不接头,鄕人传为神树。神树下是信众烧香拜佛的地方,树上长有一叉枝,长七八丈,直伸向东南方。传说该叉枝影照到上海一经商大户人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就是拜该叉枝影照所赐。该

  • 文章白虎山庙会的来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徐洋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白虎山庙会 民间故事 人物事迹

    海州白虎山庙会历史悠久,要问它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海州城地处黄海之滨,如今的网疃庄、黑风口一带,当年都是渔民们定居过的地方。那时候,渔霸和官府向渔民们逼租逼债,渔民们的日子很受熬煎。其中有一家渔民姓刘,只有父女俩相依为命。刘老汉年近六旬,女儿素娘十九岁,生得美貌端庄,是个勤劳善良的姑娘。有一年,素娘的父亲生了重病,急得她含着眼泪向渔霸董万财借债,替父亲治病。病是治好了,可欠下了一笔阎王债。为了还债,父女俩便拚命打鱼,可是

  • 文章广东五华庙会概况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2期  作者:魏東海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庙会 活动形式 风土习俗 散文诗联

    庙会是我国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或其附近,故名。五华的庙会,形式多样,据一九四八年出版《五华县志·礼俗志》「吾邑人民对于宗教信仰,除儒释道三教及基督天主等教外,常于乡村中植树设坛,以祀社官、伯公:墟市必祀财神:街坊必祀福德:人家必祀灶君:大山名胜,则建亭庙,祀各神:河川祀水神。」可见五华人信奉多神,因而庙会活动,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庙会活动槪况庙会活动形式各异,兹就其打醮、安龙、神诞、灯会等四种较有代表性

  • 文章(伍、遊記類:)從觀光文代觀點談羅漢岩的開發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曹春榮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罗汉岩 陈石山 地方志 风景区 民间传说 书画作品 庙会

    我们有十分必要去搜集、整理、恢复它们,使之重新焕发异彩,显示其固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値、满足游客需要。其意义尚不下于仿造文物、景物。六、精心组织笔会、庙会、加快宣传步伐,扩大宣传范围。古代没有我们这么先进的传播媒介与工具,只好诉诸口、笔。然而就是那些当年披荆斩棘历游陈石山的文人墨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摹状逼眞,感情充沛的纪游诗文,收到了「之后人披图卧游,则岩自足不朽」的社会效果。否则,「此中胜概,不长湮后不彰也哉?」现在宣传陈石山,于音像一途外,我们还是要

  • 文章再谈五十年前的金坛庙会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9期  作者:劉竹林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金坛庙会 金坛城隍爷 双十诞辰 高架熖火花台戏

    我写这五十年前的金坛庙会,是在儿提时期和几个庄稼伙计一同逛庙会的亲身体验,现在写在「金坛鄕讯」诸位鄕长之前,总觉得要写些实际「鄕土风味」,才会合于写作本文的趣旨和要义,谈起五十年前的实际庙会缩影,全靠昔时童年的记忆、想像和描绘,其远因也不外乎当年的目睹和耳闻。自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至六十九年期间,已近三十五年,我政府在重庆八年抗战,总共前后已近四十余年,上面这么长的岁月,并不能弥补过去在金坛庙会上的缺失,缘先金坛旧有的庙会遗迹,早被匪伪摧残殆尽撒尽汚蔑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