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州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述广州市舶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何礎南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市舶司 广州 简介

    市舶司系官名,掌理蕃货海舶征榷贸易诸事,犹世之海关监督也。唐代始置市舶司于广州、宋代增置于各处,计有密州(靑岛),上海,泉州(闽晋江)等市舶司,历代因之,淸初始裁撤。溯秦汉时期已有海运通外方,迄唐代而大盛,广州为我国对外最早之主要海港,淸郝玉麟撰广东通志五一风俗条引余靖志:「番禺大府,节制五岭,秦汉以来,号为都会,俗杂五方,海舶贸易,商贾辐辏,富饶远古。」可窥大槪。从向箸: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罗箸:中国通史所云:「唐代蕃商负贩于广州者日增,而西土诸敎徒亦

  • 文章「食在广州」谈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丁東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食在广州 广州茶楼 茶楼介绍 广州食俗

    旧时有几句最流行的俗语说:「食在广州,住在杭州,衣在苏州,死在柳州。」意即说广州是粤菜的大本营,食谱林林总总,最为驰名。杭州山明水秀,西湖闻名全国,在那儿居住最享淸福。苏州的丝绸驰名世界,所以苏州的衣服穿起来最舒服。现在时代不同了,「食在广州」已变成了「食在香港」。在香港要想吃什么都有,而广州现时只盛行的所谓「番薯宴」,香港小吃家的炸薯片,便是从广州传来,亦即说食的荣誉归于香港了。笔者曾经旅居广州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对巿内情形却相当熟悉;加以有关资料显示

  • 文章革命策源话广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州 方志资料 革命摇篮

    注:岭南丘陵)最早的南方港中国大陆临近海洋之地,而与外国最早有船舶来往的港埠,无疑的要算广州了。据史书记载,当秦朝统一岭南时期,就发现展海湾有造船工场的残迹。到汉武帝时代,在西北开辟了丝绸之路通向西域各国,在东南方首在广州湾建立口岸,利用船舶与南洋各国通商,故广州自古即成为我国南方的港口,更为淸代五口通商的首埠,也是 国父 孙中山先生实业计画中南方大港的内港,外港则为黄埔。古今名称的由来广州最早称为番禺(非现广东省番禺县),继称楚,又称赵城(南越王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广州 历史 文化 杂记

    ㈠谈广州三百多年前的特区「十三行」「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清初诗人屈大均写的一首「广州竹枝词」。这词写出了清代十三行对外贸易的发达,写出了十三行中外商人的富有。十三行曾是我国给外国商人居住和经商的「特区」。这特区的历史、长达一五四年,而其中八三年,还是我国唯一的允许外商居住和经商的「特区」。这「特区」以独特的商品经济姿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这「特区」以独特的人文景观,出现在世界东方;这「特区」的形成

  • 文章广州的宗教建筑——寺和塔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杜如明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宗教建筑 广州 光塔 六榕花塔 光孝寺

    注:六榕花塔远景)宗敎和建筑,常常关连在一起。像罗马的寺院一样,这显示宗敎的崇高伟大,正如俗说:丈八金身可以起信。同时也表现一个民族,或一个地方的文化。广州,因交通关系,和外来的宗敎有较早的接触,而秦汉之际,有许多方士及神仙传内所传说的人物,到过广州来,像郑安期,葛洪等都有历史上或著述上的记载,所以广州有许多各宗敎的建物—寺院和宝塔。我们忆起,羊城的暮春,矗立撑空的红棉,伴着高耸入云的花塔,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色。我们从这美好景色中,寻源溯流,探讨历史上

  • 文章羊城花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8-03-31
    关键字: 广州 建制沿革 旧事回忆 见闻

    羊城,是我少年时钓游之地,其流风遗韵,逸兴珍闻,有足述者。然料吾粤缙绅先生所闻所见,比我更多,此不过「野人献曝」之意,或可于「一盅两件」、「飮茶」「倾偈」之间,「讲个古仔畀你听」;有些还可以「细声讲,大声笑」,是亦「疏肝」、「开胃」之一道也。羊城,许多人都知道是广州巿的别号,寰宇记说:「五羊城在广州府,初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今呼五羊。」后人为纪念这一祥瑞,简称广州为羊城。淸朝文华殿大学士两广总督瑞麟等七人为总裁、广州知府张端本等七人

  • 文章广州市的名胜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广州市 名胜古迹 石门 华林寺 镇海楼

    广州市位于珠江北、南两岸,珠江上源有东江、西江和北江。北江自古以来,便是中原进入广东的有名而且重要的水路。唐时,韩退之、王金兴、柳宗元等流谪本地,宋代,苏东坡左迁广州时,皆顺北江而下,因此沿岸古蹟甚多。历来由海上进入广洲,以珠江为有名的水路,宋代,印度高僧求那跋摩僧,求那跋陀罗僧前来中国,都是溯珠江而上进入广州。所以,珠江沿岸有很多佛敎的古蹟。广州市的名胜古蹟很多,特为介绍。石门『贪泉」『石门返照』是宋、元两『羊城八景』之一。西华寺是石门村一座古寺,寺

  • 文章粵之古三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广东 古三州 历史 广州 潮州 梅州

    现今广州、潮州、梅州,是粤之最古老的三州。这三州代表了广东的三大民系和三大方言区。这古老之三州,自古以来对广东的发展,及向湘、赣、闽腹地的辐射,对外贸易及向海外移植,都具有重要意义。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地跨珠江两岸,是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华南最大的城市。广州简称穗,又称为「羊城」。据传说古时有五位先人,各衣一色,骑着口衔金谷穗的五羊,降落广州,把谷穗送给人民,以便此地永无饥荒,故广州又称「五羊城」。五色仙人的故事,反映了岭南古代之土著,以

  • 文章平南縣黃花崗五烈士紀念碑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1期  作者:陳證升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黄花岗五烈士 广州起义 周年纪念

    文.陈证升藉以纪念中华民国成立一百年前壮烈牺牲的广西烈士。一九一一年四月廿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组织发动了广州起义,带领革命志士进攻清朝两广总督衙门,有二十八名平南藉爱国志士参加。起义失败后,人们把死难烈士尸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中有五位是广西平南籍人,他们是:韦统铃、韦统淮、韦树模、韦荣初、林盛初(均是丹竹都兴村人)。一九三五年平南县县长黄纬芳根据平南人民的意愿,建造了这座纪念碑,以表彰先烈的革命精神

  • 文章淸代一统地图之广州府图中所见之香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清代一统地图》 绘制过程 广州府地图 香港

    拉特海星、拍拉斯;八十九、沙马马、都讷;九十、沙穆、密提纳;九十一、台湾府、漳州府;九十二、广州府、南宁府;九十三、太平府、腾越州;九十四、缺地名;九十五、冈阿必拉;九十六、斯布、巴朗普尔;九十七、巴土尔、拜特里苏拉特;九十八、玛斯噶特;九十九、墨克;一〇〇穆鲁;一〇一、缺地名;一〇二、文昌县、崖州;一〇三、缺地名。图集内之第九十二图为广州府图,该图南部滨海地带绘有香港区之地域。海中有岛名大溪山(即大奚山,今之大屿山),岛上西部为大澳。大溪山之西有磨刀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