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平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嘉羅浮雙塔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胡文連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蛇山塔 龟山塔 平原

    在楠溪江和瓯江的汇合处的西北侧,是一片广袤的冲积平原,江滨有两座不高的小山,相距180米,山巓各有一座七级浮图,相互对峙,直矗云天,这就是著名的罗浮双塔。双塔的历史颇为悠久,据永嘉县文物部门保存的罗浮塔碑记载:「罗浮山,西晋元康乙卯(公元二九五年),曾立浮图,至大宋元丰甲子(公元一〇八四年),得七百九十载,重建四圣塔,丙寅季(公元一〇八六年)冬建第二级。本乡檀越蔡仁贵、蔡仁爽为君考六郎、妣亲陶氏,烧砖四千片,建第二虎座。然元康之号既得之于古砖,故蔡君之施

  • 文章浙江省椒江市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8期  作者:王公富 出版时间:1993-08-10
    关键字: 椒江市 平原 戚继光 海门 自然环境

    历史沿革: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筑海门衞城,始称「海门衞」。海门因地处椒江口,江南北两山对峙,状如大门故名之。淸康熙十九年建海门鎭。辛亥革命后属临海县。中共一九八一年七月划椒江两岸黄巖与临海县部份鄕鎭设椒江市,市政府设海口鎭。自然环境:椒江市地形属沿海丘陵平原区。地势较平坦,大体可分三部份:椒江以南为平原区,河道纵横,海拔二至五米,间有面积不大的小山丘;椒江以北为丘陵平原区,其北部多低山;沿海岛屿属丘陵区,主要是上大陈、下大陈和一江山岛,海拔一般

  • 文章襄平——古城歷史的根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劉南方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襄平 辽河平原 地理环境 古城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土地平也』,不难看出『襄坪』一名的由来,实在于农业有关。在这块土地上首开基业的汉族先民,他们是看中了这片肥沃的辽河大平原,才解下远征的战袍,操起犁铧将这块荒蛮之地翻出了五谷的芬芳。古代农业向来被看作是立国兴邦的根本,所以人们才把『社稷』来作为国家的代名词。地处东北地区南部的辽河平原自然条件适宜农耕,谁占有了它,谁就握住了东北经济命脉。『坪』字大概在秦汉时改作『平』。意在抚平诸夷长治久安。这一字之改,反映了人们对这座城池战略意义的认识。古代东北

  • 文章關中門戶——潼關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李雁蓀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潼关 关中平原 历史风貌 地理形势 潼关八景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高談先馬度,僞曉預鷄鳴。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別有眞人氣,安知名不名。——唐太宗:入潼關。

  • 文章潮汕在粵東的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5-05-01
    关键字: 潮汕平原 粤东地区 历史地位 海洋文化 西方资本主义

    拥有众多华侨,接受外来文化猛烈冲击,正是潮汕与北方其他沿海地区不同,呈现独特而新潮的发展局面。潮汕是指现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辖,讲河洛方言的区域。古代潮汕地区的中心在揭阳和潮州。近百年来,随着汕头港的兴起,汕头市遂成为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潮汕平原是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第二大平原。境内除韩江外,尙有榕江、练江等多条河流,且地濒南海,与台湾、港澳邻近。东部与北部有广阔的闽、粤、赣腹地。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海岸线弯曲绵长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