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嵊山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嵊泗地名的由來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7期  作者:鄖城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嵊泗 地名 泗礁

    今嵊泗县,唐宋时称为北界。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昌国县和蓬莱鄕、北界村等一并废置,北界村这一地名亦废弃。清同冶九年(一八七〇年),英国人在花鸟岛上建造灯塔。因岛上两峰对峙形似马鞍,故称崇明县外海诸岛为马鞍群岛(包括嵊山、泗礁、小洋,及其附近的岛屿)。上述北界和马鞍群岛,为旧时对今嵊泗列岛的称呼。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八月七日,崇明县官方报——《新崇报》第四版《学术评论》栏,刊登了周会《开发泗礁、嵊山之商榷》一文。其云:「盖定海、嵊泗间交通,实较

  • 文章美肴海鮮說黃魚(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8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美肴海鲜 大黄鱼渔场 岱衢洋 野生大黄鱼 海域

    大小羊(今之洋岛)、尽(今之嵊山岛)等洋面。」并在备注中说明:「黄鱼出水即死,必用冰保护之,故市上呼为冰鲜。又案,小黄鱼亦名春鱼,以其鱼汛多在三月间也!」由此可见,民国年间编纂的《定海县志》,是记载大黄鱼内容最为全面的一部志书,并与当代人对大黄鱼的食用和认知,已无多大差异了。那么,如上所叙,在民国年间及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黄鱼还是东海的大宗鱼类,为什么在短短的三、四十年中,东海的大黄鱼资源会衰退得如此厉害,竟成为一尾难求的稀有鱼种呢?说起来,其中的原由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