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宿遷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宿迁县志景印后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蔡石如 出版时间:1971-02-16
    关键字: 宿遷 縣志 後記 美國

    本会景印同治邑乘既竟,咸以民国廿四年出版之宿迁县志,系属续纂,亟宜印布,俾臻完整。顾徧寻无存本,嗣悉美国国会图书舘,藏有是编,遂辗转函洽摄景,于上月寄达,即予付梓。吾邑有志,始自明万历五年,清代续纂者,为康熙、嘉庆、同治诸志,是编所纪,至清末宣统。稿就未刊,曾于民国十八年春,邑城遭刀会之乱云失,后县府市自民家,乃得印行,历抗日戡乱,大陆沉沦,斯志又罹浩刼。兹吾人于客居蓬瀛之际,再获之于异域,故籍文物,得不亡佚,启帙展读,能无珍惜,复国建鄕,奋然兴起。谨记

  • 文章景印宿迁县志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5期  作者:邵鏡人  出版时间:1965-01-25
    关键字:宿迁县志》 影印

    吾苏人士之追随政府播迁来台者,为时已踰十五年以上,对于故鄕,备增怀念,因之各县市贤达,大都有翻印县市志之拟议,重视鄕邦文献,实为扼要之图。本刋对此,亦曾一再呼吁,鄕人咸表赞同;惟迄今为止,业已景印出书者,先后仅有丹阳县志及安东—即现在之涟水县—旧志两书,其余各县市,正在积极计划翻印中,就愚所知,宿迁县志顷已景印完成。宜兴县志,亦已付印,不日即可出书。盐城县志之翻印,早有成议,不久即可着手。本刋责在宣扬吾苏文献,闻此佳讯,自极关怀,爰将镜人先生之「景印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5-01-20
    关键字: 江苏各县县市 宿迁 沿革 人口 山川

    宿迁沿革:春秋为钟吾子国,亦宿国所迁地。秦为下相县,属郯郡。汉并置犹、司吾、泗阳、凌县。东汉,省泗阳、司吾为侯国。晋属下邳国。南北朝宋,省下相,置宿预,甬城,属淮阳郡。齐属齐郡省甬城。陈属安州。东魏置宿豫郡,属东楚州。北周属泗州。隋废郡存县,属下邳郡。唐置宿迁县,隶泗州。移州治于临淮。宝应中,更隶徐州。宋隶淮阳军。金省入邳州,元初废,寻复,属邳州。明仍旧。淸初隶淮安府,后属徐州府。民初隶徐海道,后属淮阴专员公署,别称门湖。疆域:东界沭阳县,东南界泗阳县

  • 文章沭陽縣之沿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少皞之墟 郯郡 僮阳郡 沐阳郡 宿迁 历史沿革

    布政使淮安府海州(《江南通考》)。民国,沭阳属江苏。抗战时期,阴平置潼阳县,华冲置东海县,马厂置沭阳,沭淮以西置泗沭县。抗战胜后,撤销各新建县,恢复沭阳之旧制。全境广一百八十华里,袤一百华里。东至涟水县杨口,西至宿迁县来龙,南至泗阳县爱园,北至东海县小吴场。

  • 文章宿迁县名的由来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4期  作者:蔡石如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宿迁 历史沿革 民间传说 吕老太太 吕县令

    先讲一段传说的故事我们宿迁县县城,在马陵山下的南面;西面是旧黄河,东面是运河。城是砖砌的,周围三里,高二丈一尺,厚三尺六寸,八百个城垜。城外又有土圩,长一千六百丈,称为保衞圩,是咸丰年间,防衞撚匪,挑土做成。原来的宿迁县城,在现在县城南面,为甚么会迁到现在的地方?传说在南宋绍兴年间,奸相秦桧,跟金人议和,划淮河为界,南北分治,我们宿迁,就沦陷给金人。那时名叫「下相」。到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当时的县令姓吕名良,是汉人。做事公正,为人又很淸廉,很受地方

  • 文章宿迁县名的史实和沿革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宿迁 县名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民间传说

    由上面所述传说的故事,有时、有地、有人、有物,讲的情景逼眞,好像「宿迁」县名,是由之而来,可是,查考史实,却大大的不然。根据史籍记载,我们宿迁,在禹贡九州,是属于徐州,徐国就在这里。到了周代,徐国附纣王的儿子武庚反周失败,被贬斥为徐戎。到周的穆天子西征,东方松弛,徐又反周失败,土地面积缩减分割,在徐的西面境内,成立钟吾子国,(我们有时署籍钟吾某某,便是由此而来)。之后在周敬王五年(公元前五一五年)吴王僚被专诸刺死,他的弟弟掩余逃奔徐,另一个弟弟烛融,逃奔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