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曾文正公家书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9-01-31
    关键字: 曾国藩 家书 集萃

    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古诗,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不致过分用心(禀父母)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奉父亲三月初九日手谕,并叔父大人贺喜手示,及四弟家书。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沉剧,父叔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昼夜之间,无须臾之

  • 文章曾文正公家书治家类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曾国藩 家书 治家类

    曾文正公家书,为学习中国文学之基本读物,于励志修身甚有补益,经同乡来函建议刊登。编者

  • 文章郑板桥家书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榕寧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郑板桥 知县 家书 八怪

    在「郑板桥集」中,除了诗、词、题画之外,还有十六封「家书」,其中,有两封是托他的弟弟敎育儿子的。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擧人、乾隆进士,作过「七品官」的县太爷,又是画、诗、书法三绝的艺术家。五十二岁那年,他才得一子,料想,他的儿子应算是「大少爷」了,但郑板桥敎儿子却另有「爱子之道」。他在山东潍县作知县时写的「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专门谈他敎育儿子的目的:「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母为刻急也

  • 文章湖頭李光地軼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8期  作者:欣禾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李光地 家书 李相国 衙役 石磨

    字形容,闻函中有:「……吾鄕近恶淫蔓延,家中母亲大人首冲其淫,二嫂继之,小女不幸难免,母亲大人有意远离久淫,拟即赴京随任,为特专肃奉禀,速示行程俾遵……」句。李光地接此家书,讶疑万分,况国事蜩螗,昕夕为劳,立即作书,意欲急止家人暂勿作随任想,闻传说该书有:「……生我我生,与我同生……,其余人等……亦可……亦可……随任事缓议,另候定夺………」等语(或谓此系俚俗附会之说,不能为信)。光地接书之时起,六神无主,午夜百思莫名,焦虑难安,终于唤家丁详诘家遭浩刧发生始末

  • 文章先賢李山甫遺跡探訪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李明華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访山甫入长山不遇》 王安石李山甫之交 参与变法 官声卓著 后人称颂 《收复熙和报捷家书 《题长山山甫故居》 《访山甫龙溪新居题壁》 龙溪槐坪 祭拜李山甫 吴川三柏李族

    好官廉吏的美誉。其实,李山甫值得后人缅怀称颂的,上述仅是其次;他一生最值得史家浓墨重彩一书的,应当是收复熙河之战。在北宋那个年代,文人从武司空见惯,李山甫也未幸免于这个怪圈中。他本一介文弱书生,但他在那时也曾投笔从戎投入一场军事战役中。就是这次熙河战役,由于他的果敢胆略、智慧,「临事敏捷」,他创造了「以四五百人马对战贼敌四五万人」,以寡击众而致胜的辉煌战蹟。事后,李山甫在《收复熙河报捷家书》中,对这场刀光「箭」影、血火相映的战役有非常详尽生动的描述。兹择其要点转录如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