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祠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修胡氏宗祠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胡季寬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胡氏宗祠 重修纪要 艺文

    来往船舶,咸栖息于此,是以商业茂盛,亦为南北货物聚集吐纳之地,吾支定居于此,故多以渔农商为业,吾之宗祠,即为河北街巨大当舖改建而成,规模宏大,为邻近各族宗祠之冠,惜于四十年前半毁于抗日砲火,三十年前又为防洪修堤全毁,嗣后子孙星散,且多自顾衣食不暇,自无力集资修复宗祠,余流居海外,每以祖宗不血食而感悲伤,故以年耄余年,竭其全力,独资修建本祠,以传后代,愿我代代子孙,毋忘祖德流芳,及余缔造宗祠之艰苦,善为保守,聿修厥德,是以为记。第十七世孙世荃字季宽 谨识

  • 文章乐安郡桐田孙氏宗祠重建宗谱新修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3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桐田孙氏 重修族谱 宗祠

    盖吾邑桐田孙氏望族,历史悠久,按始祖讳桐彪公于明时,从邑城南里迁徙来兹,已五百五十年,第九、十世祖,先后受任清康熙内阁中书,至乾隆戊戌年第十一世祖希旦公得中探花及第,世代人才辈出,世泽绵长,自民国以来,宗祠虽曾多次修建,总感过于狭小,故每逢族裔集会或祭祀,均有提议宗祠重建,因限于种种因素,皆未如愿,审吾族众,若无适当宗祠,诚乃愧对列祖列宗。基于现实,去(二〇〇二)年,壬午清明祭祀时商议,决然成立重建宗祠筹组后,旋即策划启动,选地、捐资、绘图、购料、兴工

  • 文章追远堂记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仁孝 澄溪王氏 宗祠 追远堂

    凡人于耳目所及则曰笑貌可亲,闻见所不逮则曰情谊已疎,此匪特故旧渐至遗失,而竟有忘我生之所从出者,人心之薄莫此为甚,故曾子曰愼终追远,民德归厚。易之萃曰,王假有庙,盖言远祖之精神已散,王者创为庙祀以聚之,以己之精神而通乎祖考之英灵,不忘本也。礼入庙生敬,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孝之至达于上下,岂仅廓大规模,侈言堂构巳哉。澄溪王氏自塘石迁徙以来,迄今代传有六,支衍日繁,人文日盛,曩成化初,又冠兄弟,卜基于祖坟左畔,建立宗祠,规制尙隘,至正德已卯,乃扩其基而新之

  • 文章(風土文物)寧鄉丁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期  作者:丁仕貴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宁乡 先贤 家族伦理 宗祠 丁氏

    宁乡济阳丁氏,为县之望族,遍布全县各鄕鎭,且分支益阳,湘乡二县,始祖南仲公源自江西,迄今已三十八代,约七百年。宗祠位于停钟鄕之观山嘴,建于乾隆年间,于民国三十五年经丁桂泉丁鹏程诸先生主持翻修拓建,历时逾年,美轮美奂,雄伟壮观,门联、柱联、窗联约五十余幅,均为名家手笔。惜因年久淡忘,不复记忆矣。始祖南仲公传世十八世,分成二支即大丁与贺丁之别也。大丁支祠设于泉塘冲,颜曰:泉塘丁祠,贺丁支祠设于石坝,各修族谱,派序至三十七代各异,形成两支对峙局面,后经有识之士

  • 文章(捌、氏族、世系 一、氏族简介)瑞金谢氏宗祠寳树堂牌谱祖先源流表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謝丹崖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谢氏宗祠 牌谱 申伯受姓

    卅四祖灵运公,卅五世祖凤公,卅六世祖超宗公,卅七世祖「寳树堂牌谱七世」。超宗公,生子三,长子才卿,次子几卿、三子侥卿卅八世祖「寳树堂牌谱八世」此牌谱卅七年秋,抄自瑞金谢氏宗祠寳树堂牌谱,随带来台是实。

  • 文章武進掌故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5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谭厨 邱渭卿 英租界 贺氏 宗祠

    贺奕恩堂匾额武丹接壤处之蒋墅鎭,街后贺氏大宗祠,前后三进,门前贞节石坊东西对峙,气象巍峩。祠内奕恩堂三字匾额,系赐进士出身裔孙贺天晋积勤练,始付钩勒之墨宝。因名噪遐迩,后嗣搨本珍藏,平时不轻易示人。闻父老相传,淸宫某日扶乩请吕仙,久候未临。正诧异间,乩笔疾书空中经丹,观赏贺某书法,致稽晷刻之说。余早年随先严观摹数四,脱胎颜、柳,落笔千钧,眼福不浅。最奇者,抗战时土共屡来骚扰,日兵侦知搜捕未获,遂积薪焚毁全祠。刧后在瓦砾中掘出检视,以额面紧贴砖地,依然无恙

  • 文章史氏源流及南遷四明崖略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2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史氏源流 四明 史氏宗祠

    者,不可胜纪。宋束南衣冠之族,未有能先之者。」叶氏以孙曾赠典,受封十八次累赠冀国夫人,堪称古今稀有之殊荣。自是枝繁叶茂,分支益盛。族居宁波者,以张斌桥一带为主,建有史氏宗祠,规模宏敞气势不凡。相传乾隆状元史大成即居张斌桥。史氏亦象山望族,自四明迁来者二支:鎗孙一支居九顷村,孟伯一支居关头村,皆三十九世。旋文叟公又由关头析居横弓岙(今称黄公岙),红巖东耸,清流前绕,山明水秀,庆泽长存。相传二百余年前,宁波史大成状元编成史氏统一排行,风行全国,自此国内无「乱史

  • 文章同安東園張氏與金門青嶼張氏的歷史淵源

    来源期刊:《同安》 第33期  作者:張文和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同安简介 东园源流 祭祖盛典 重修宗祠 金门教育 宗祠楹联 族谱故事

    的旨意,自动自发,出钱出力。平时双方如有重大事故,均能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如民国二十四年冬(一九三五)东园宗祠重修落成,在举行盛况空前的奠安典礼之时,青屿族亲则杀猪宰羊及备办隆重的祭品,并选派专人,前往参与盛典。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发动侵华战事,金门首当其冲,就被那凶恶的魔掌伸入窃占,那时青屿部分族人为躱避日寇残暴的摧残,不得已纷分离鄕背井,扶老携幼,渡海避居东园,借住族亲住所,以资栖身,虽因生活关系,逐渐疏离自谋生计,但最后在东园

  • 文章星如老人的故鄉情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4期  作者:鄧貞蘭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邓氏家族 冠云堂 丰县 邓星云 修宗祠

    近年来,每年的清明节前,我们邓氏族人都在丰县欢口鎭邓庄冠云堂宗祠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祖活动。大家来自苏鲁豫皖等四面八方,寻根问祖,欢聚一堂。在这裏拜谒我冠云堂之先人始祖,认祖归宗,祈福未来。这裏也是我们最理想的祭祖之地了。人们瞻仰著这宗祠殿堂、先人画像,心情振奋。同时,对为建宗祠作出无私奉献者,崇敬感激之情由然而生。大家尤其对作出突出奉献的吾族星如公(冠云堂十八世孙)赞不绝口。太平盛世,修谱编志,认祖归宗,建宗祠祭祀先人,已是众心所向。由于各种原因,邓氏

  • 文章廣西古代土官世系源流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土官世系 源流考证 壮族 建宗祠碑 学术研究

    还可侧观自北宋至淸末之征讨蛮夷、三藩之乱、中法战争、捻发之变等史事,足见现存墓碑宗祠对历史文化贡献之钜也。[1] 参姚薇元著「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 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3] 参常征著「杨家将史事考」第五章第一节。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