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宋代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浠水宋代孔庙顶部三层簷牙高啄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1期  作者:孫磊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浠水县 宋代孔庙 孔庙

    浠水孔庙(注:大成殿为宋代所建,历代虽有维修仍保有原始风貌。)位于武昌东方约百余公里的浠水,乃湖北省一偏僻小县。境内多丘陵,地脊民贫;笔者为探视「解放后」(偕用大陆同胞习惯用语)陷于穷途末路而流落此地的二胞兄,于十一月十日由沪宁等地辗转到此。兄弟俩以垂暮之年白发相对,泪眼模糊,倾诉不完四十多年的离情、的确是满伤心的。大侄儿可能躭心我们老兄弟伤感过度,想转移我们的情緖,翌日带我和老伴往游「儒学」(当地人对孔庙的称呼)。徒步前往,穿街过巷,最后进入一小门,见

  • 文章从《桂海虞衡志》解读宋代广西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康忠慧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宋代广西 《桂海虞衡志》 少数民族研究

    康忠慧(一九八三~),江西南康人,廣西師範大學社會文化與旅遊學院中國少數民族史專業二〇〇四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爲南方民族研究。廣西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社會文化與旅遊學院二〇〇四級研究生五四一〇〇一kzh1983616@163.com

  • 文章《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地方志的特色》纲要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1期  作者:昌彼得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地方志藏品 宋代方志 明代方志

    嘉中国地方志综录所调查世界各大馆收藏的中国方志,总计五千八百余种。所以故宫现所典藏的三千种方志,不仅是台湾的重鎭,就是与并世各大馆的收藏来比较,也无疑的列名前茅。在这一大批的收藏中,论其特色,値得为之介绍的有三点:一、明代方志的丰富 据朱士嘉氏的调查统计,现今尙传世的宋代方志仅二十八种,元代方志十一种,故宫收藏的并不完备,但宋方志仍有十八种,达传世的三分之二,其中尙包括一部宋版方舆胜览。元代方志九种,逾传世的十分之八。故宫最有价値的是明代方志,本来故宫旧藏

  • 文章我們以方志贊助中國地方文獻展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3期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宋代方志 元方志 明方志 文献 诸子百家

    的重要意义—一、发掘丰富的寳藏,二、认识锦绣的河山。这篇文章收在慰堂先生所著「图书与图书馆」上册。那次共展出方志一千二百种,似乎是以清代刋本为主。本馆这次赞助展出的,有宋代所修方志十九种,元方志五种,明方志三百七十三种。现对这次展出的意义说明于后:一、我国方志由来虽久,但汉以前的方志,文献无征。隋以前的舆地图经,都已失传,仅有清人辑本。唐代志书只存一部总志—元和郡县图志残本。宋元两代方志,传世的不足三十种,俱经近代重行刋印。这次展出的二十四种,都是原刻或是旧钞,或

  • 文章泉州宋代的海船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刺桐城 重要港口 马可波罗 宋代海船

    和北非的阿拉伯诸国等三十二个国家,发展海上贸易和友好往来。当时,中国人往外国者,便从泉州港乘坐海船出洋。据宋代「梦梁录」记载:「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由泉州港驶出的海船,规模颇大,设备优良,构造坚固,技术精湛。马哥勃罗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绘泉州制造的海船:「在这甲板上,差不多的船有六十个舱。每一个舱,商人能很舒适地住在里面。他们有一个舵,四根桅,他们常常再加上两根桅。比较大一些的船,在船身里面有十三个池子或舱房,是用很坚固的木板,很紧地钉在

  • 文章香港早期海盗史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宋代海盗 明代海盗 香港 清初海盗 割让初期

    香港九龙新界等地,自昔已为一重要海上交通要冲。区内港湾多,适宜经营渔盐,并利于船舶会集。故历代皆有海盗豪之掠扰,为祸颇大。虽有寨域及砲台之设置,汎兵驻守,但亦难以淸剿。此等海盗,有据山头,建筑山寨,掳刼鄕村居民;亦有称霸沿海,杀人越货,无所不为。沿海居民饱受蹂躏,商舶来往此间者,均受其害。甲、宋代盘据大屿山之海寇一、郭八、高登据元代东莞人张惟寅所上广东宣慰司陈采珠不便状载:「……海门之地,控接诸蕃,又有深山绝岛,如大奚山(即大屿山),大小蕉峒,皆宋时海贼

  • 文章汀江流域民族演變槪況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曹培基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闽族土著 客族越族 闽越遗种木客 武陵蛮畲族 汉民迁徙 宋代客家 千年演变

    早已打破畲汉不通婚的规定。汉族成批迁来汀江流域居住,据史志记载是始于唐朝中叶开元年间(公元七一三—七四一)汀州建州前后,建州时的诸州避役百姓三千户一万多人,绝大多数为汉人,但不可能都是中原汉族,更不能说他们就是客家人。因为所谓客家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讲客家方言,而客家方言的声母、韵母系统和宋代中原音韵非常近似,和唐及五代语音比较有差别,尤其是声母方面更为明显。唐音有卅六声母,到宋代已简化为廿一声母,现在客家方言在二十个声母左右。所以中原汉族大批南迁到闽、粤

  • 文章江西書院在中國書院史上的地位略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书院史溯源 私学形式 儒学大师 唐代书院 宋代书院 元代建设 明代兴衰 清代辉煌 教学特点与学风 东林书院

    骑常侍。二罗既然与他相交,那么罗氏兄弟为南唐时人也就无疑义了。《桂岩书院》在唐洪州高安县境内北六十里,「环两山之间,厥邃而深,水泉清洌而草木敷茂者同,即桂岩也。」⑾宋代幸元龙《桂岩书院记》称:「南容尝卜此山开馆授业」幸南容,又名显,字惕微。高安人(746—819年),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与柳宗元、刘禹锡、李绎等同榜,结为道义之交,共励「名节」。官至国子监祭酒,柳宗元称其「肄力文学,颇获士望」。自元和九年(814年)幸南容创办书院起,至中和二年

  • 文章有宋一代的浙江史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5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68-12-31
    关键字: 宋代 浙江的重要性 浙江史料 物产富饶 铸钱 染织 造纸 造船 陶瓷制造 学术与人才 私家讲学 北宋时的浙江农工和商业

    有丽泽,宁波有甬东,衢州有柯山,淸献,绍兴有稽山,淳安有石峡,一时称盛,私家讲学,更所在多有,宋代理学,本系以儒家学说融会释道哲学而成。南之世,朱陆之理学,虽一度被禁为伪学,然在浙江;则传播光大。明州淳四先生(奉化舒璘、定海沈焕、鄞县袁燮、慈谿杨简。)张象山之緖,两宋末年,有徐霖其人,大倡陆学,陆学为之一盛,朱子门弟子尤遍于浙中,当时有所谓金华系,义乌系,四明系等派,其中金华系以黄干为始,干传何基,以至于王柏,金履祥,许谦,世称「金华四先生」。到元朝则有柳贯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