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共返回6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北市閩東同鄉會計劃修纂「閩東方志」修纂「閩東方志」計劃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台北市闽南同乡会 《闽东方志》 学术研究

    閩東地區爲福寧府屬,原乃福建省之第一行政區,嗣則改稱爲第八行政區。本年六月間,台北市閩東同鄕會理事長陳嗚鑾先生擬有修篡「閩東方志」計劃,誠盛事也,特爲刋出如右,亦冀付諸實現。

  • 文章廣西僮族與撣傣族系文化關係之探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梁之直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壮族 傣族 文化关系 学术研究 分布概略

    广西僮族分布槪略广西是一个多元化种族社会,其中除汉族外,当以僮族所占的人口比例为最多,分布的地域也最为广濶。北起红水河,东至柳江,南连海隅,西达越边,都有僮族足迹。至于广西僮族,到底是当地原始民族,还是从外地迁徙而来,过去中外学者研究我国西南边区少数民族时,虽然略有提及,但都略而不详。对僮族历史源流,从未有人作过独立性的研究,诚然是民族学的学术研究领域一大憾事;仅徐松石先生「泰族僮族粤族考」一书内容比较充实完整而已。西方学者硏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动机和阴谋

  • 文章廣西古代土官世系源流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土官世系 源流考证 壮族 建宗祠碑 学术研究

    两粤地区。「唐书」有云:「獠人称王于桂者,皆为韦、黄、周、廖、侬、莫、罗、梁诸姓。」——南蛮传。这都是两粤僮人中之大族姓氏,至今当地僮人姓此者仍十居八九。北宋仁宗时,狄青讨伐广西侬智高之乱,事平之后,即以从征将士为土官,他们多源自中原之山东,任土官后,世职相传,汉僮一家,至今已八百余年了。以下采录了一些碑刻[2],除了略知各家族世系外,还可槪见广西近代社会发展之轮廓。一 〔碑额〕地灵人杰显考君讳世□,号曰养素。实我始祖讳仁宗之孙,二兄世麒、世麟,系天亲一脉

  • 文章广东文徴一书的学术价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广东文征》 学术价值 稿本保存 内容 广东史 缺点

    一、前言由番禺吴道镕前辈穷二十年之力,从事选辑的「广东文征」一书,(以下简称文征)历六十年沧桑,终于由珠海书院院长江茂森先生之资助,罗香林敎授等之校理完竣。自六十二年起至六十七年,每年一本,相继问世,全书六厚册,三千余页,内文分八十一卷,十六门类,录汉、唐、五代、宋、元、明淸历朝二千年来名家七百零二位,作品都三千三百一十万言,为广东历史上,一部前贤作品的菁华,亦是一部岭海学术文化史上,甚至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部钜著。据江校长作「广东文征序」称:「该书为广东

  • 文章“二仲”先生幾位出色助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瑞安 孙诒让 黄绍箕 学术群体 地方人才

    瑞安「二仲」先生,指的是孙诒让(字仲容)和黄绍箕(字仲弢)二人,这两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之间感情深笃、交往密切。许多事情相互支持、协作。他们对瑞安、温州以至全国的学术研究,教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这已经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了。但二仲先生的周围还有好几位志同道合的出色助手,却鲜为人知。如果说孙、黄是两朵鲜花的话,那么这批助手应是鲜花周围的一簇绿叶,也不应该被史册所冷遇!孙诒让的学术代表著作之一的墨子间诂,不但得到黄绍箕帮助,黄替他补说了好几处。而有一位温州人

  • 文章河北历代塔寺漫记——燕翼学术稽古录(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佛教 塔寺 历史考究 学术研究

    ㈠魏晉佛敎中心在定州?前記西晉末東晉初(公元四世紀)時,道安大法師出於正定,道生法師應世於鉅鹿,倡法性頓悟之學,爲中國佛學之先驅。當時「清談家」有「三玄」說,引易老莊以入佛,佛道會合,於是佛門高僧擅以老莊釋佛。由知識論言,是爲「直觀」哲學之由來。由修證論言,殆爲中國大乘空宗之起源。時西域高僧佛圖證。天竺法師鳩摩羅什弘法於北地,弟子遍河朔。因此,在印度不受歡迎之大乘法反而大行於華夏。此不能不歸因於中國道家哲學之高明,使西竺性空哲學因緣和合,有所投契,信不誣...

  • 文章南海諸島史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南海诸岛史料综录》 座谈会 学术研究

    的铜、锡、锰、镍、钴、钛、钻石等矿物,殊具经济的价值。南海海域,乃是欧、亚、非三大洲航行的咽喉地带。位居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中间枢纽,亦系亚太地区国家前往中东及欧洲必经之海路交通线。于是显示,在战略上是必须控制的重要航道,无论是在军事上,或交通上,抑经济上,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暨不可泯灭的价值。二十世纪九〇年代,「南海问题」成为周边国家争议的焦点,引发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无论是政府机关,文教机构,或是学术研究单位,民间社团,暨学者专家,以及研究生,掀起「南海

  • 文章僰人懸棺之謎粗探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僰人 悬棺 风俗习惯 学术研究 史料考古

    今年八月,因事赴昆明,借機與湯世煒先生語談,寒喧之餘,詢及撰稿事,愧未寫就。煒君脫口而言曰:「何不就寫僰人懸棺之謎」。這本來是近現代史學界熱衷探索的命題,我雖然有所接觸,限於缺乏資料,未曾作過認眞硏究,因此不敢動筆,以免貽笑方家。回昭後,翻閱了《華陽國志》、《史記、西南夷列傳》及當代地方史料,試作「粗探」以就教於史學界諸權威,藉以助鄕親文友茶餘飯後漫話家鄕古老民族悍勇的精神,神奇的智慧,爲後人留下一座千古不解之謎—懸棺文化遺跡。僰人的源流 辭源釋「僰」;...

  • 文章褚亮及其子遂良著籍世系和事功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2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褚亮 褚遂良 著籍世系和事功考 历史资料 学术研究

    褚氏家族繁衆流長,自晉、宋、齊、梁、陳、隋,以至於唐,綿延不絕,人材輩出。其名重一時,對社會有所貢獻,而最爲後世所推崇者,如晉時之褚裒(季野),南齊之褚洞(彥囘)以及唐之褚亮、遂良父子。尤其褚亮及其子遂良。不論在文事與政治上之表現,尤爲後人所尊崇與欽敬。茲爲便於對褚氏有所認識起見,特將褚氏家族世系及褚亮、遂良父子之事功,以及褚氏著籍陽翟(卽今河南禹縣)而非錢塘之辯解,分述於后:一、褚遂良著籍陽翟(禹縣)而非錢塘之辯解:關於褚遂良之籍貫問題,有謂「杭州錢塘...

  • 文章蔡陽實無蔡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勤合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蔡水 《汉书》 《水经注》 学术探讨

    可达之势,今注云云直误认作出桐柏大复山之淮渎,故以应说为非也。」[2]此说我前文曾引王先谦语反驳,尚不知熊会贞也曾说:「赵氏驳注非也。应氏言东入淮,明指出桐柏之淮,若指出房陵之淮,则当言西入矣,不得言东入。且白水在沔东,先入沔,房陵之淮在沔西,后入沔。白水何由入淮?赵氏为应回护,殆未深考耳。」[3]前人讨论蔡水问题,其焦点只在于蔡水的流向和蔡水是否入淮两点,而据笔者考证,蔡阳实无蔡水。换句话说,应劭的错误不仅在于「东入淮」,还在于「蔡水所出」,此为前人所不曾

共61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