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平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募款啓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7期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筹款 太平小学 通讯地址

    本会于今年会员大会(三月三日春节团拜)时提案通过筹建永福县太平小学案。太平小学简介太平小学由清末进士韦培谦先生(本会前故理事长韦永成先生之父亲)创建于民国初年。原址在广西省永福县彭庄乡太平村韦松桥家中,民国39年迁到欧阳寺与欧阳小学合并沿用太平小学名,民国63年迁往大坪土村(苏桥鎭)后的田头山坡上至今。现,该校共有学生205人,七个教学班,教师十二名,校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教室暨校舍均为砖瓦结构,其教室与教学设备均残破不堪,由于该县教育经费

  • 文章全國的幾何中心——蘭州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兰州 方言 交通情况 太平鼓

    胜,故意在他西征途中送他些好兆头,鼓励鼓励。这是鄕土传说,但河西一带人人都乐道。每年秋收之后到新年期间,人们三五成群地「摆场子」、「打围」——练习拳脚,农历新年期间,各种「社火」活动,在街上唱戏、踩高蹻、跑纸马、摆灯阁、打太平鼓,也都是以这些练拳脚的为骨干。铁心子惊人之擧「灯阁」和「太平鼓」,是兰州民间活动的两大特色。「灯阁」也就是「抬阁」,当地叫做「铁心子」。把两辆两轮大车,后端相对,结成一辆巨大的四轮大车。在车上竖起一根粗大的铁柱,也就是所谓的「铁心子」,柱

  • 文章天國眇目劉狀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周新邦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科举 刘继盛 状元 人物考证

    永新 周新邦「天国」三年(即淸咸丰三年,西历一八五三年,「天国」系太平天国纪元年号),太平军攻下武昌后,声势之壮,已使淸廷震惊。洪天王为光复汉室计,特令开科取士,选拔人才,仍照淸制,设有文武状元、榜眼、探花等名目。这是天国开科的第一次。这科的文状元,即永新少负才名之刘先。惟据坊间洪秀全演义所载,指为湖北兴国州人氏,殊失史实。按刘先字继盛号辉先,永新东鄕溶江人,人以其眇一目,故又以眼子先生呼之。家贫赖舌耕自给,性豪放,博览群籍,少以才名噪于鄕里,且尤工联

  • 文章浦东第一桥与太平

    来源期刊:《浦東》 第43期  作者:戴天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行政区域 宝山县 太平乡 交通 划界

    历代以来,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大槪是基于军事上需要之理由,省与省、县与县、往往各有突出一部份,直叩邻邑心臓地带,作为相亘的牵制。以我们,浦东来说。邻近川沙的高桥等地郤属于浦西的宝山县,(现已划归上海市)长江水道中的横沙,则归川沙管辖,而西边的一羣小岛如鸭窝沙等,亦隶属宝山县。浦西上海县的三林,陈行两鄕,像钳子般夹住南汇县西陲的滨浦地区。而南汇县的太平鄕,长约二十余华里,宽仅三华里的一条狭长地带,似一枝利节,直刺奉贤的心脏,如此划界,除了军事上的借口,实

  • 文章「長毛造反」,攻陷金壇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80、81期  作者:段鎖慶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太平天国 长毛造反 江南大营 李淮 攻陷金坛

    闻风响应,天地会首领罗大纲等,立即率众参加。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入武东鄕时,洪秀全称天王。当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后,洪秀全制订官制,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都受东王节制。同时还订立了军事、政治制度,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的规模。由于太平军恢复汉民族蓄发不剃的习俗,以对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律令,太平军被清政府称作「长毛」,把他们的行动叫作「造反」。金坛县清属鎭江府,今属常州市辖。其

  • 文章三朝元老曾公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8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曾公亮 王安石 密州 老凤池 太平盛世

    为谣诼,张灯与宾佐欢会竟夕,卒无他变,众服其明察。十五、南台沙会闽中记云:「南台沙合,必出宰辅。」至和中,闽人潘有实为省郞,自负王佐才,每遇鄕人,必问南台江可褰裳过否?或云未,则色不悦。迨章得象人枢府之明年,沙始交,遂大拜。寻而吴育、曾公亮、陈升之,皆相继为辅弼,比年,遂为洲,殆天启之。十六、三代宰辅公亮豁达大度,忠厚宽宏,历佐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相业巍然,受朝野之爱戴,有太平盛世之气象。曾孙怀,字钦道。南渡后,知江州,改眞州,训习民兵,有纪律,张魏公浚

  • 文章(肆、人物傳記)啞孝子謝茂堃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謝子清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谢茂堃 家贫 太平军 哑孝子 厚葬

    哑孝子姓谢名茂堃,吾邑谢屋排村人也,家贫;父恶其戆,逐之。佣于邻坊,得资尽养亲。淸同治间,太平军犯境,鄕民避徙围寨,堃父亦为乱兵所困,人多中矢死。堃闻警披发吼鸣,力排人墙,皆披靡,终寻得其父,以身掩父,背中二矢,勇不顾也;挟父狂犇,随众走危桥,桥倾,众多溺死。堃矢伤发,血漂流赤,肢躯麻痛,忍焉。负父泅水,登岸,暮抵观音石寨,疲惫偃仆,父抚其背泣,犹以手势哑哑如语曰:「儿伤无碍,请父自珍!」卒创发致死。族人以其哑而能孝,呼之为「哑孝子」!皆感而泣,厚葬之

  • 文章(伍、故鄕懷舊:)「田心崗人生死佬」外號之由來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鍾懷玉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清军 李秀成 夜袭 宗祠

    在逊淸同治中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已死,南京城亦被曾国荃所攻陷。忠王李秀成挟洪秀全子杂军中,间出江苏省常熟县,再交其叔李贤世,及部将汪海洋等,经浙江省杭州、桐庐、严州,常山,江西省玉山,福建崇安、泰宁、建宁、宁化,而达江西石城县,(天王之子即在石城为曾国藩部鲍超所俘)李贤世率部自石城,经福建长汀、上杭、出武平达广东之梅县,汪海洋率部自石城经瑞金、会昌,出筠门岭达广东梅县与李会合,将天王之子,匿藏石城鄕间丛林内,以迷惑曾军,免其搜捕。企能瞒过曾军,再潜囘

  • 文章南京報恩寺塔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报恩寺 聚宝门 太平天国 宝物

    南京聚寳门(国民政府建都后,改名中华门)外里许,旧有报恩寺,名刹也。寺中浮屠十三级、四壁金身佛像,低眉怒目,触境皆是,其外则金碧宏丽,雕镂空灵,相传为东南第一塔,亦为金陵胜景之最。梯登六七级、眺望城中,形势历落,万山合沓,虎踞龙蟠,旷哉观乎。再上二三层,白日一轮,天风浩荡,浮云飞鸟,多出其下,俯视下界人物,如鸿濛未辟时也。此寺与塔,毁于洪杨之役。同治三年太平天国消灭,南京因攻战频仍,破坏之重,冠于各地,有司及地方父老,屡谋恢复,终以物力维艰,力有未逮,除

  • 文章趙于岡——全家殉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9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6-12-15
    关键字: 赵于冈 约园 太平天国 殉节 遗墨

    赵于冈,名起,一字子冏,号约园,又号约园外史,瓯北孙。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生,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卒,年六十七岁。道光二十年庚子擧人,鄕试中式时,年将五十,里居养母,不求仕进,所居约园,亭榭颇胜;善画、工词,所作花卉,韵致洒落,颇有百阳,靑籐遗意。咸丰三年,太平天国洪秀全进侵江宁、鎭江,常州遂设局保衞,以策安全。是人坚请赵氏参与其事;七年,克复鎭江,敍劳保敎谕加中书衔。十年闰三月,洪军进逼常州城,总督何桂淸(字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进士,由庶常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