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外交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格瑞納達——我們的新友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季風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格瑞纳达 地理概况 外交关系

    国名:格瑞纳达国(State of Grenada)。位置:在加勒比海东部的西印度群岛中。面积:三百四十四平方公里(一百三十三平方哩)。人口十一万(84%为黑人,11%为混血人,3%为印地安人,1%为白人,1%为其他人种)。首都:圣乔治(St Georges)。独立日期:一九七四年二月七日。语言:英语。宗敎:天主敎、圣公会、衞理公会。建国史:先后为英、法占领,一九七四年独立,一九七九年推翻右翼政府,一九八四年擧行选擧建立新政府。政体:责任内阁制。外交:于

  • 文章吳哥窟的溫州人塑像——周達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高啓新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周达观 外交 柬埔寨 文献资料

    在温州的历史上,周达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他是温州第一个以政府官员的身分出使国外的使节,它不同唐代的商人李处人,自担险恶,越洋横渡;也不同宋代周伫,在北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随商船至高丽经营,流落异域,衣锦还乡。周达观出使真腊<今柬埔寨&gt;却是一次有目的的国家外交行为。周达观生活的元代,是温州的商业和对外贸易异常活跃的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温州继广州、杭州、明州、泉州等城市后,设置了对外海上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司,

  • 文章顧故資政維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顾维钧 外交家 法学博士 全权公使 外交生涯

    先生讳维钧,字少川,江苏省嘉定县人。民国前二十三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上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及外交学学士、硕士、哲学博士;耶鲁、哥伦比亚、圣约翰、亚伯汀、伯明罕、曼彻斯特及迈亚米等大学荣誉法学博士、罗林斯学院荣誉古典文学博士;民国三十七年获亚历山大汉弥顿奖,学贯中西,尤长于外交,为时贤所推重。民国元年,先生自美学成归国,即为政府罗致出任大总统机要秘书,是为先生从政之始。民国四年任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公使,旋改任驻美特命全权公使,九年调任驻英特命全权公使

  • 文章子貢大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馬庭松·李祥英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子贡 外交 经商 门生 先贤

    少孔子三十一岁,是孔门中最出色的人物,家中非常富有,衣着特别考究,举止潇洒倜傥,标准的外交人才。最先赏识子贡的是齐国的宰相晏平仲,也是一位能言善辩者。当时子贡随孔子客居齐国,国际间都知道子贡是孔门第一个会说话的人,晏子首次与他相见就高谈阔论,非常投契,认为子贡的学问及口才堪称国士无双,便在齐景公跟前竭力推荐,说子贡身通六艺,堪当大任,即委任为信阳宰。信阳为齐之大邑,前任邑宰政绩不佳。子贡到任后,勤于事,慎于职,不怠不忽,奉法以利民,眞是民生乐利,黎庶感德

  • 文章一代長才郭嵩燾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杜連喆 李醒民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郭嵩焘 晚清外交 洋务运动 人物评述

    恐所难免,尙望高明不吝指正—译者。※郭嵩焘,字伯琛,又字筠仙,号玉池老人(按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专刋(29)—郭嵩焘先生年谱载为: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或作雷仙、筠仙、仁山。以尝避乱居县东玉池山,因别署玉池山农,晚更号玉池老人,筑室曰养知书屋,学者又称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为政治家、学者和外交家;生于嘉庆二十三年三月初七日(西元一八一八年四月十一日),卒于光緖十七年六月十三日(西元一八九一年七月十八日);靑年时就读于长沙

  • 文章懷鄕先輩許靜山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5期  作者:石愴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许静山 外交使节 鸦片战争 上书朝廷

    鄕先輩許靜山邃於高顧之學,博通經世事務,爲鄕先輩薛福成後一人,嘗出使義國,參贊英美,徒以重視名節,淸帝遜位後,卽隱居終身,以示不二,其實際對淸廷未嘗不忤,覽其禁煙、立憲、興學諸疏,言人之所不敢言,莫非耿耿孤懷,憂國憂民,爲正人心而息邪說,而對嚴禁煙毒一端,尤爲慷慨指陳,聲淚俱下,當時若得在上者之一一採納施行,則淸廷或不至腐敗若彼。鴉片戰爭以後,淸廷雖繼續不斷禁煙,但美其名爲「寓禁於征」,實則只圖增加稅收而已,何況大臣貴顯府邸幾家不是「一人一鎗」陽奉陰違,...

  • 文章爭滇緬界務奏稿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期  作者:秦宥横  出版时间:1972-12-25
    关键字: 秦树声 滇缅界务 奏稿 清朝外交 人物政绩

    为前勘滇缅北段界务失败己甚,延未定案,敬陈管见恳赐探择饬部筹办事。窃惟外交以信义为指归,不得以诈虞酿燎原之祸。疆臣以封圻为性命,岂容以隐忍干割地之诛身在蜀即闻滇缅界图,波及西藏。卹乎有忧之,而犹幸其未翔实也。莅任后钩稽十日,乃知外务部及前督臣丁振铎与英人相持不下者,诚迫于无可如何。悲愤为之食不下咽。此案必不可许者六。必可争者九。往复文牍,备存架阁,不俟覼缕也。谨撮其綮要,思所以应付者,为我皇太后皇上陈之。故事我与英人争者,恩梅开江以西,昔马以南无论已

  • 文章直皖戰爭的善後處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直皖战争 善后处理 战争祸首 战后分歧 日本公使 北洋外交

    徐世昌认这两人都不在北京,没有直接参加战争,应当另案办理。七月廿九日北京政府下令通缉祸首。中国俗语说:「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被列名为祸首的人,个个如丧家之犬,气焰煊天的徐树铮,逃到东交民巷日本兵营;除财政总长李思浩单独逃往苏俄道胜银行外,其余曾毓隽、段芝贵、丁仕源、朱深、王郅隆、梁鸿志、姚震、姚国桢等八人,也都躲进东京民巷日本军营。直奉两系都要求北京政府交涉引渡,当时外交圈中只有英、美、法三国公使是帮助直系的,主张驱逐罪魁,通饬所属侨民不准容留中国男子,如有

  • 文章張之洞與海南(續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蘇雲峰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张之洞 海南 经济发展 军事发展 港口防御与外交

    2水军设崖州、儋州、海口、海安四营,有拖船十号,编制为:依上述练军水陆编制,实际官兵合计为二、〇九〇人,每月薪饷七、四九一两,年需八九、八九二两(按张氏原折计算有误)。练军的饷费,由下列二个来源拨补,不增加省库负荷:⒈将原抽练马步、战守各兵之底饷与本色粮米,共抵银三八、五〇〇余两,随练军转移过来充用。⒉在琼州裁勇后,现存防勇十底营中,再裁去五底营,每年省饷银八一、〇〇〇余两,除补拨练军饷费外,尙余三〇、二〇〇余两[1]。换言之,经裁革、抽训与整编后,强化

  • 文章记嘉兴老外交家——许景澄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周國壎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驻俄钦差大人 外交家 甲午战争 戊戌事变 义和团 许文肃公文集 浙江月刊 许景澄

    余今年七十八岁,生于淸光緖十八年壬辰九月,在幼时,尝闻我先母舅方元熙氏(号明甫)吿知:我嘉兴老外交家许景澄先生,别号竹筼,后奉诏谥封为许文肃公,原住嘉兴城内洲东湾之南营小屋,幼习洋文,了解列强国情,与外交礼节,曾奉淸廷派驻为俄罗斯国钦差大臣职,赴俄前,准带随员,有方侍郞元熙,及金侍郞家玑,与译员陆征祥号子兴等,同在钦差衙门服务,共约廿载,许氏当年,英俊文才,颇受淸廷器重。至庚子年,拳匪创乱,义和团利用红灯罩之符咒,驱逐洋人,焚毁洋房,后竟残杀洋人,禁用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