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名共返回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有趣地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鄧厚基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有趣地名 地名成语 可颠倒地名 数字地名 同音地名 地名集锦

    我国幅员广大,山川壮丽,地名繁多,地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三二〇〇多个,分布在九六〇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笔者从事地质工作多年,有幸走过部分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山山水水,对地名有兴趣。现将各地地名加以排列组合,整理成「地名成语」、「可颠倒地名」、「相同、同音地名」、「数字地名」等,以飨读者。一、地名成语同仁县(青)舟山巿(浙)共和县(青)济南巿(鲁)五华县(粤)湖口县(赣)四平巿(吉)海口巿(琼)天门县(鄂)下关区(苏南京)太和县(皖)平南县(川)普陀区(沪

  • 文章靑田鄕村地名趣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0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青田 乡村 地名 高市 郎囘

    像台湾之地名,在政府未迁来前,多处地名不雅,蒋公有鉴及此乃命一一改之如:高雄原为「打狗」,「基隆」原为「鸡笼」。我们故鄕靑田县之许多地名而是因缘际会而得名,有的听起来还满风雅的,兹将左列传说中敍述,供鄕友聊慰想思,也算是不忘本的一种情操表现吧!高市:高市位在靑田县西面六十里,是故副总统陈辞公之家鄕,大溪南岸,三面环山,地势高旷,前有一坑水,源出天师岩与陈宫岭北流穿村注入大溪(即欧江上游)。该村原有居民一百五十余户,(今已增加)据传古代仅有高氏、沈氏两姓

  • 文章浙江县市地名出典(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2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2003-02-10
    关键字: 浙江 杭州 嘉兴 地名 绍兴

    会稽行程中「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万西百二十里,从陕中渡,上会稽,祭大禹……」这里所说的浙江,就是钱塘江。钱塘江为何称浙江,说法各异。晋代虞喜《志林说》:「江有万涛,水势折归,故云浙江。」「唐朝卢肇《海潮赋》述:浙者,折也。盖取其潮出海屈折而倒流也。」有些专家认为上述说法不妥,浙江古称淛河、浙与淛按古代越语近音,浙江不是以钱塘江古称而命的,而是越语方言地名。一、杭州市㈠杭州杭州地名由来,据《禹贡》说为「杨州之域」。春秋后期属越国,战国时归属楚国

  • 文章台湾早期垦殖留下的地名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台湾 早期 地名

    从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大陆移民来台湾开垦,原先没有地名的地方非常多,因此先民们为了方便起见,依据当时聚居的状况及垦殖的情形予以命名,一直流传到现在,为数不少,玆综合归纳列擧于后:(一)「寮」是垦殖农民住的小房子。如屛东县的枋寮,高雄县的田寮、大寮,云林县的麦寮,南投县的中寮,苗栗县的田寮,台北县的枋寮、贡寮,新竹县关西鎭的四寮、八寮、十寮、老社寮。(二)「厝」、「屋」都是指垦殖农民们所住比较大的房子。如台中县的头家厝,彰化县的罗厝,宜籣县的一块厝,台北市

  • 文章棗陽之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0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地名由来 地名考证

    总想看看枣树。岂料现在去枣阳,枣树居然成了希罕物儿。以枣树命县名之说,看来似乎站不住脚了。但在我幼时,就说三十年代吧。至少在枣阳南鄕,枣树还是挺多的。就在距我所居小鎭不足五里之遥,就有个村子名为『枣树林』。那时的每个村子,无论大小,都有个名称。村名就有如门牌号码。这『枣树林』至今犹在。可见因枣树作地名并非幻想。而且当时也并非『枣树林』一地才枣树成林。大小村子,禾场边、屋前后,几乎都有枣树。那时若到枣阳一看,以枣树命地名几乎勿需争论,你自己就说服了自己。枣树

  • 文章九江的地名寻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0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5-08-25
    关键字: 九江 命名规律 寄寓地名 人物地名 数字地名

    一、九江的寄寓地名地名的命名规律,据有关书籍表述,概括为“凡地名必从山、从水、从事迹,除此之外,必取美名”。对地名取其佳义是人门的普遍心理,因此九江各地的地名,用吉祥如意的语词表示其主观愿望的颇多。此类地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世态人情,表达了人们的希望和祈愿。瑞昌名源有多说,其一为汉建安中,孙吴大将程普驻军此地(今桂林桥一带),忽有赤鸟来报,以为祥瑞,旋得赤壁报捷,遂名其地为赤鸟镇,又称瑞昌镇,寓意祥瑞、荣昌。后改县、巿,均因镇名。瑞昌境内

  • 文章古代遣阳内地名简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段霞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地名 历史考究 史料

    同所有的文化现象一样,辽阳境内的地名在二千多年的历史沿革中,也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历程。为理清头绪,方便工作,今追根溯源,简说一二,以求教于方家。襄平是有史可查的辽阳地域最早称谓。《史记·匈奴传》载:「燕昭王时有贤将秦开……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襄平即辽东所治也」。秦汉时襄平属幽洲辽东郡,三国属魏国辽东郡、西晋属平州辽东郡,至东晋元兴三年(公元四〇四年)「高句丽西逐后燕

  • 文章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棘阳 枣阳 古今地名

    序言古棘阳和枣阳的地域与建制的设置管辖范围及其名称来历的渊源关系史论久远,而史书早有定论。但现代史学家和枣邑乡贤皆很关注和热忱探索,尤其是近期更是众者撰文屡见报刊,此举无疑对棘阳和枣阳历史上的地域与建制及其名称来历的关系,必将进一步起到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和论证上的不同声音,争论的焦点,就是棘阳与枣阳建制的地域和枣阳的来历是否有历史渊源关系。现在笔者收到乡亲史学爱好者王世明先生编著的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汉棘阳在何地 隋枣阳

  • 文章寧波街巷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宁波 街巷 地名 命名由来

    、「澄浪堰」、「平桥街」等比较明显,看去一目了然;但「大步街」以原直通东塘河大埠头得名,「桃渡路」以位于今新江桥附近的古桃花渡渡口得名,「偃月街」以宋嘉祐年间太守钱公铺筑的形似偃月的偃月堤得名,这些地名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因为它们已作了谐意或简化等等处理。2以古城旧迹命名。此类地名有以衙门命名的,如:「府前街」、「甬东司巷」,有以军营校场命名的,如:「中营巷」、「演武街」;有以书院、科学、藏书楼命名的,如:「县学街」、「鼎新街」、「天一街」。此外尙有以古塘

  • 文章故鄉趣味傳説——龍亭一夜改東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9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86-05-20
    关键字: 无锡趣闻 龙亭 东亭 地名探源

    九余老人丁仲涵鄕讯一九四、一九七两期,载刘芳声巷及留芳声巷两种说法,刘留二字,同音同韵,当年更改,自有其因素,我们不必多加论列,因此联想到本省山川地名,因字面不雅或不合时宜,陆续更改者甚多,其最显著者,如北部之草山,改为阳明山,高雄之大贝湖,改为澄淸湖,又如北市之景尾,改为景美,活用良辰美景成语,生动贴切,又如中部之三叉,改为三义,查义字破体简写,常作「叉」字形,今将「叉」字扶正为「义」字,极为自然,记得国剧中有三叉口一剧,系黑店所在地,颇不雅致,今改为

共65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