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区史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淸淸帝入關以後、除奄有明之全部疆域外,復南北征戰,拓土開邊,故版圖較明尤廣,可略别爲四部:一曰本部,劃爲十八行省,即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廣西、雲南。二曰滿洲,劃爲盛京、吉林、黑龍江三特别行政區,蓋以其地爲愛新覺羅之發祥地也。三曰外藩,內外蒙古、新疆、靑海、西藏等地皆屬之。四曰屬國,朝鮮、安南、緬甸、暹羅、廓爾喀、哈薩克、布魯特、浩罕、巴達克山、阿富汗等國均屬之。光緖十年(西紀一八...

  • 文章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唐李唐统一宇内,因山川形势之便,划全国为十道,以道统州,于是地方区划,遂有极大之变革,兹将当日区划之在今日西北境内者,列述如下:(一)关内道之全部——本道区域,东距河,西抵陇阪,南据终南,北边沙漠,即今缓远河套,陕西中部北部,南及秦岭,西抵甘肃东部之地。统州共二十有二:(1)雍州——即汉之京兆尹,隋改雍州,唐因之,领万年(即明淸之咸甯县,国民以后,并入长安县)等县十八。(2)华州——汉属京兆尹地,西魏改置华州,隋唐因之,领郑县(即今陕西华县)等县三。(3

  • 文章嶧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孫鍾城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峄县 地区简介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一、历沿革——春秋战国时为鄫国,属鲁,楚改为兰陵邑,隋设鄫州,金改为峄州,明降为县,淸代仍之,属山东省兖州府,今称峄县。原属三等小县,后因枣庄产煤改列二等。二、地理位置——境地位处鲁南,南北向约六十公里,东西向约四十公里,南面与江苏省铜山、邳县接壤,境内除运河两岸有部份平原,其他皆为丘岭山地,人口约二十五万,胜利后行政上设六区廿四鄕鎭。在战略上为进入华北必经之途。三、交通——交通以陆路为主,津浦铁(公)路直穿本县西境,亦为吾国从江南至北京、东北主要

  • 文章民國以來廣西建置沿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地区建制 变动情况 历史沿革

    本文係「待定稿」。恢不揣力薄年邁,年來從事「廣西郡縣沿革輯略」,甚慚孤陋寡聞。希望同鄕父老,惠予資料並指敎。如上述民國以來建置沿革,有無遺誤?(注三)甲乙兩級如何訂法?又三十六年五月五十萬分之一圖,臨桂名曰福臨。南寧西北,同正東北,兩江西岸的壇落墟,有「邕西縣」,皆廢置不詳。如有「桂政紀實」,乞借閱。王恢 附啓

  • 文章揭陽縣中戰後重建的經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澤深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历史前沿 抗日战争 重建经过 潮汕地区

    梅县蕉岭平远五华之人,多向南洋地区谋生,印尼、马来亚、星加坡为最多客语华侨,而且富有者亦不少。当年国父进行革命得客人华侨资助大有其人,吾粤各民族中,客家人是一支有力的支柱,吾粤东江北江各县,均属客语地区散布面不为不广也。在五华丰顺大埔之线以南地区,则有潮语民族所散布繁衍,潮州在抗战前共辖潮安潮阳揭阳普宁惠来饶平澄海丰顺南澳汕头市及南山管理局等十二个县市局(汕头为省辖市)。在言语方面,却有两个县是百分之八十讲客家语,大埔不认潮,丰顺只有汤坑西侧人村通潮语,其他

  • 文章西北人物與西北精神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古今名人 西北地区 人文历史 史料记载 文武名贤

    大陆沦陷已逾三十五年,国恨鄕愁,无时或已;每与亲友敍晤,总以吾辈昔所生长受业之大西北为念。宝岛盛夏褥暑,覩景思鄕,更添哀愁,特撰芜文一志大西北古今人物。尙希中外广大读者指敎。关中帝乡人文荟萃陕、甘、靑、宁、新五省,合称西北,按之地形,实相倚存。惟靑、宁、新三省,开发较晚,文献无可称述。甘肃本为陕西之一部,于淸始建行省;文物虽较贫乏,却有衞护关中腹地之功。陇西高原,为黄河、洮河、渭水、白龙江等分水地区。由此分别下行,循其谷地,南入四川,北出西套,东向关中

  • 文章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西北地区 地方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甘宁境内 晋察境内

    三分之一,而其黎庶财富,则占全国十之八九,即此可见西北在秦时所处地位之重要矣。西汉秦亡之后,刘邦以布衣定天下,又废秦之郡县而恢复封建,初以异姓而王者凡七国,其后复大封同姓,封地甚侈,使诸王子弟,拥权骄纵,叛乱时生,景帝时七国乱起,几至倾覆汉祚。武帝以旷世雄才,南征北战,逐匈奴,通西域,武功鼎盛,时疆域开拓既广,因再厘定地方行政区域,划全国为十三部,百零三郡国,千三百十四县邑。曰司隶校尉部,辖京兆尹等七郡,曰豫州刺部,辖颖川等五郡国;曰冀州刺部,辖魏郡等十郡国

  • 文章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地方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后汉时期

    武帝元狩二年(西纪前一二一年),征服其地,置为郡,汉书地理志谓武帝太初四年(西纪前一〇一年)开地置郡,前后时间相差二十年,使人不辨以何者为是。惟考诸籍,武帝元狩二年,遣票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过焉支(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千余里,是年夏复出北地(今甘肃庆阳环县至寗夏一带地),深入二千里,至祁连山(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南,緜亘于甘凉之境)。多斩获。是年秋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其众,降诏于边郡,置五属国处之,金城、河西、幷南山至盐泽,空无寇。是武威郡之开建

  • 文章岢嵐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高崇禮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岢岚县 地区简介 基本情况 历史记载 经济人文

    所,现已塌毁,仅留遗蹟,供人凭吊。古堡每隔二十里一座,现存者尙有二座。历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致亡国杀身之祸。但烽火台只见经传,而不见其蹟,惟岢岚尙存,可为考古家良好资料。⒌古城。在城北五十五里,周约三四里,为秦汉以前之古蹟,因坐落黄土高原,年代久远,风雨冲涮,城中间形成深沟,城已四分五裂,惟西北角完好处,尙有人家十数户居住。⒍三井堡。在城东北四十里之三井鎭,明代所建,方型砖墙,颇见整齐。周围约一里,南向开门,较一般县城具体而微,堡内居民三十余家,街衢

  • 文章整修襄汾縣旅遊資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襄汾县 地区概况 历史记载 文物古迹 旅游资源

    襄汾县由襄陵、汾城两县合并而成,地处山西省西南汾河下游与浍水交汇的河谷地带,西傍吕梁,东托太岳,历悠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乃中华民族股老文化发源地之一,历代有“金襄陵、银太平”(注:汾城清称太平县)得盛誉。襄汾县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丁村文化遗址”就在县城以南汾河东岸、崇山(又名塔儿山)西麓的丁村,在这里发现了“丁村人”的牙齿和头盖骨,把襄汾的历年代,追溯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旧石器时代。丁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山西南古建筑艺术的宝珠,设有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