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因素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平涼地區的冰雹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益靈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平凉市 冰雹种类 灾情 降雹地区分析 气象因素分析

    类氷雹日75天,平均每年10.6天。就总平均情况而言,每年降氷雹日数为18.3天,其中蚕豆大小以上的氷雹占总数42%,因降氷雹时期多在田禾成长或收获之际,其为害确属甚巨。三、降雹地区分析降雹日数之多少经分析,似呈平行于六盘山脉而成带状分布,在山脊以东15~30公里,第一多雹带,年平均降雹日为5~8天,在山脊以东55~75公里第二多雹带,年平均3~5天,在这两个多雹地带之间,为少雹地带,年平均降雹日为1~2天。距离六盘山脊愈远而降氷雹日愈少,据此推测,降氷雹

  • 文章廣東民俗文化概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蕭亭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广东 民俗文化 形成过程 演变因素 优胜劣汰

    客家、福佬三大民系基本定型。自后的一千多年中,历史和传统的力量,推动岭南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大框架内稳定地向前发展。明嘉靖年间,黄佐撰「广东通志」中载:「自汉末建安至于东晋永嘉之际,中国之人,避地者多入岭表,子孙往往家焉;其流风遗韵,衣冠气习,薰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近乎中州」。以上人口构成、人文教化等演变因素,是广东民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又一方面的背景,也是构成岭南民俗文化的内涵特质的又一种基因。民俗的产生与传承同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民情风土、语言特点

  • 文章九江茶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九江茶市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历史沿革 发展现状

    九江茶巿,雛形肇始於唐貞觀年間,全盛於宋、元、明、清,與閔候、夏口併稱為我國「三大茶巿」,且居之冠,可謂「飲譽千年,馳名中外」。改革開放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九江茶巿又為人們所矚目。九江臨近北回歸線,離海不遠,氣候溫和多雨,山峰逶迤,土質肥沃,種植茶葉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比鄰又有贛北、贛中、贛東北、皖南等盛產茶葉的腹地,不僅茶葉產量豐富,而且品質優良。江州的廬山茶(雲霧茶)、寧州的「雙井」、「寧紅」,饒州的「婺綠」、「浮紅」,歙州的「祁紅」等,被譽為茶...

  • 文章近代寧波籍買辦勢力的形成和發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2期  作者:孫善根 出版时间:1995-05-01
    关键字: 宁波籍买办兴起因素 贸易结构重心改变 汇划钱庄支持 商业环境开放 外商需求 宁波籍买办群体形成 买办类型 近代宁波商帮

    在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宁波籍买办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宁波籍买办势力的兴起是由一系列因素促成的。首先,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重心的变化,提高了近代宁波商人在对外贸易业的地位。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茶叶在中国出口产品中一直独占鳌头。但此后,生丝迅速超过茶叶,成为中国出口的大宗产品,从而使擅长生丝贸易的宁波商人崭露头角。五口通商之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上海的崛起,使原来在这里一直相当活跃的宁波商人占据了区位优势。其次,近代宁波商人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