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命名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茅命名探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思茅 命名 来源 诸葛亮

    思茅一名,根据老一辈人士的相传,说是诸葛孔明南征至此,忽然思念其茅庐生活,因而命名留念的。县城东南郊外,有一地方,名为诸葛营,就是当年诸葛孔明扎营的所在云云。实则孔明未曾到过思茅。其名始见明史,原作思毛,淸作思茅,显系译自土人语音,所以有思毛、思茅之不同。果为孔明所命名而流传下来,则明史不致又作思毛。所谓孔明因兴茅庐之思而命名留念之说,乃明以后好事者附会之言也。思茅旧为车里宣慰使司辖境,明天启间,车缅之战,车里宣慰使刀韫猛与其子召河璇,即在思茅被缅寇所执

  • 文章新浦南極路名稱之由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張傳藻 宋繼奎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南极路 命名历程 区域发展

    是凡地名都有个来历,有的是官方命名的,有的是民间约定俗成的。那么,新浦的「南极路」这个名称是什么来历?这是因为在日伪时期,日本人在这条路上开设了「三井洋行南极株式会社」,后来便将这条原来没有路名的小路称为「南极路」。「三井洋行」是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在旧中国各地支店的俗称,是日本三井财团对旧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机构之一,同时收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民情等情报。一九三九年三月,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五师团下属部队侵占连云港地区。一九四〇年代初期,便在新浦等地

  • 文章寧波街巷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宁波 街巷 地名 命名由来

    、「澄浪堰」、「平桥街」等比较明显,看去一目了然;但「大步街」以原直通东塘河大埠头得名,「桃渡路」以位于今新江桥附近的古桃花渡渡口得名,「偃月街」以宋嘉祐年间太守钱公铺筑的形似偃月的偃月堤得名,这些地名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因为它们已作了谐意或简化等等处理。2以古城旧迹命名。此类地名有以衙门命名的,如:「府前街」、「甬东司巷」,有以军营校场命名的,如:「中营巷」、「演武街」;有以书院、科学、藏书楼命名的,如:「县学街」、「鼎新街」、「天一街」。此外尙有以古塘

  • 文章察哈爾省名趣談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7期  作者:曲辰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察哈尔省 命名由来 历史沿革

    說起察哈爾省,張家口人一般都知道,因爲這裡就曾經是察哈爾省的省會。察哈爾省的名稱來源於沽源縣平定堡鄕的一片湖水,不過草原上的人們偏叫那是「淖兒」!這個淖兒的名稱就像沒出滿月的孩子當花,一會一個樣兒:遼、金時代叫「羊城淖」、元代叫「察罕腦奀」又叫做「白海子」。公元1256年,有一個和尙還俗後當了大官,幫助蒙古大汗在這淖兒北面的正蘭旗附近建了一座城,1260年又幫助忽必烈在這裡即位當皇帝,以後又幫建中都,再改名爲大都(今北京)遷都於關南。但這王者所興之地的金蓮川,又...

  • 文章梅州命名为「梅」得名的由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溫懷粦  出版时间:1995-02-12
    关键字: 历史资料 方志谱乘 梅州 命名由来

    编者按: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日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在梅州市举办「客家学术硏讨会」参加的专家学者与代表八十多人,会中台北市梅县同鄕会代表团团长温怀粦提出「建设梅州市为梅花鄕创立客家梅花节案」并阐述梅州为何命名为「梅」得名的由来。此一最为注目建设精神文明的提案,经与会者一致鼓掌,在全场欢呼声中通过。主持人黄玉钊先生宣布:「此提案可以确认」,并希望海内外广大客家人士共同努力,以期使这提案早日实现。以梅人知名「梅」由来者少,与会人士要求温氏将梅州得名由来

  • 文章孔氏宗亲命名字派考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9期  作者:孔繁明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孔氏宗亲 命名字派 方志谱乘

    孔氏宗亲命名,向遵钦颁指定,溯自明朝洪武元年,清道光十年及民国初年,均先后由公府或政府颁定字派,一望而知世代昭穆,诚盛事也,谨述原起及字派,以明我孔氏宗亲源远流长。第一次:明洪武元年,为特重圣裔颁由公府转发字派共二十字,饬由圣祖第五十六世起实施,即五十六世由「希」字起,每字一代即用次一字,用在姓名三字之中间,不能置在末一,其二十字如下:希、伯、公、彦、承、弘、闻、贞、尙、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第二次:清道光十年,续颁十字,今七十七

  • 文章漫談北京的「胡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北京胡同 胡同由来 胡同命名

    的名称和种类「胡同」的别类很多,名称也各有异。北京城内的老胡同,大部份是明清两代建成的。也有元朝保留下来的老名称,例如:西四牌楼南边的「砖塔胡同」,九层高的砖塔(参阅附图一)直至民国年间,仍沿用此名。有的胡同,因所在地的特殊标志而命名,如东四牌楼北面的铁狮子胡同,是因胡同内有一对铁狮而得名。(按):该胡同曾是日据时代,华北日军最高司令部的驻地,抗战胜利后,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长官孙连仲)也曾率部进驻该处。有以树为名的胡同(植树于胡同内)如:丁香胡同,槐树胡同

  • 文章(柒、艺文集锦)命名有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命名 炎黄子孙 西关钟氏 编修族谱 周易哲理

    锡,历世乐唐尧!」个人已承列为廿五代后裔。二、为儿辈命名民国卅八年(四九年),由于内战频仍,时局动荡;个人弃教从戎,随军来台,民国五十一年(六二年)由军中转入教界工作;于民国五十七年(六八年)有缘成家;翌(民国五十八年)年夏,近不惑之年,喜获麟儿,眞是万分欣喜;犹忆儿时先祖父同熺,瑞昌公,喜好堪舆命理之学,不时敦请邻县兴国名相士至家中为家人批流年八字;或邀请雩都堪舆名师察勘风水祖茔;这些专业人士无形成为我家庭中座上嘉宾,一住一、二个月,在耳濡目染下,略窥

  • 文章南中国海岛屿命名的商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符駿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南中国海岛 岛屿命名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后人难于摸索,不易确定其名称与位置,因而引证错误者屡见不鲜。三、南中国海岛屿前代命名沿革及其位置现先列擧元明淸三代古籍中所敍由当时著名商港之南京(含福州)、厦门(含漳州)、广州(含珠江口)、泉州、温州五处南驶航线纪录五则,加以硏考。一、明茅元仪著武备志之「郑和航海图」(由南京经闽江口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因航程辽远,每次均分段而行:第一段航程中南京沿长江出口,经苏浙闽至闽江口之五虎门;第二段航程由五虎门至占城;然后再由占城转往各国。其第二航程之航线为由五虎

  • 文章饅頭何需冠「山東」?滷味何需改作「魯」?——小港鄉與三家村硏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甘霖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三家村 命名 人口籍贯比例变化 人口结构 家乡味

    余,厂长编制是少将官阶,近年因机器人取代手工操作日盛,员工已减半到千余人,而山东籍员工在「克绍箕裘」的职业继承下,人数高达七、八百,现「崇爱厂」厂长的官阶编制已缩小到上校官阶。(注:鄕味十足青岛村)㈢「三家村」的命名在一片怀乡之情由于联勤小港被服厂的绝大多数员眷属山东籍,出于对家鄕怀念的用心,所以自小港飞机路之西至东,划成三个里,分别以「山东」、「靑岛」、「济南」命名,近年由于小港工业区林立,加上房价便宜,远从屛东、台东来此落户谋生者众,使「三家村」在人口籍贯上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