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后裔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则诚后裔的发现与研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俞海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瑞安 高则诚 后裔 高氏宗谱

    肯定。但也有一些问题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如:一、高可逊[1]是高氏后裔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但他是不是高则诚的嫡孙,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上曹高氏宗谱》中的”诏书“是否出于建文皇帝之手,也有待于考证。二、林的《寿序》中提到的”兵燹“,究竟是指明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2],还是指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寇作乱[3],高则诚后裔迁离柏树村,究竟是为了躲避”靖难之役“的牵连,还是为了逃离沿海倭寇的骚扰,还需作进一步研究。三、林的《寿序》中所指出的”高则诚嫡孙

  • 文章岳武穆與丹陽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2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1-02-15
    关键字: 岳武穆 丹阳 李安 《丹阳县志》 后裔

    乾隆三年敎谕江琮详请从祀鄂王」。复查丹阳县志卷之二十四「流寓」载:「岳霖忠武王少子,王与长子云为秦桧所诬陷,时邑人贡文宪为狱吏,潜携霖逃归丹阳,孝宗时诏食邑宜兴,霖生四子,三子珂为丹阳宰,建祠于南鄕之培棠村,遂家焉」。据此纪载,则丹阳岳氏后裔当为岳霖第四子岳珎之后嗣,因岳雷亦葬此地,其一系中或亦有同居于此者。按岳霖定居宜兴,死后亦葬于宜兴县东北四十里之唐门庵,在宜兴县志与当地庙祀碑记,述其家属定居于唐门庵经过至详。乃其长子琮与次子琛二系幷其他家人,其第三子珂

  • 文章三槐堂西沙支王氏修宗譜 請宗親共襄盛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7期  出版时间:2009-07-20
    关键字: 三槐堂 西沙支 王南坤 宗谱 后裔

    本刊讯】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故乡「三槐堂西沙支王氏历史文化修续会」王南坤乡长告知,青桥头支宗谱已于前年定稿。王乡长来函,希望本刊能登载王氏宗谱正在修订的讯息,期在台宗亲能与其联络,告知其家族资料,除了先祖及本人和配偶外,并请提供后代子孙的名字、生日、生肖,配妻姓名、何地人氏等,使宗谱更形完备。本刊秉于交流目标,特予刊载,期能发挥桥梁功能。据王乡长说,在台湾的无锡籍王氏乡亲,基本上都是西沙支的后裔,希望借由乡讯传达给王氏宗亲们,故乡正在编制王氏宗谱

  • 文章嘉澤趙氏新修家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赵氏 宗谱 修谱 后裔 族人

    从《毗陵观庄赵氏宗谱》等资料中考证得知,观庄村赵氏族人是宋太祖赵匡胤长子魏王赵德昭的后裔第十六世赵叔珍,他在五二五年前迁到观庄村,生有七个儿子,从此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演进,赵德昭后裔分别迁徙分布到武进横林、村前、嘉泽及金坛等地。旧家谱修编至今有五十多年未续修,此次重修家谱,采取新老结合的办法,实行男女平等,凡属观庄村本族赵氏子孙,不论男女同等修入家谱,记载入册。据悉,目前这支赵德昭后人有二五〇〇多人。

  • 文章嘉善孙武后裔的发源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8期  作者:王保漢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孙武 孙子兵法 堰兜 地志 家谱 孙武后裔

    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兵圣,他的「孙子兵法」,被全球誉为「兵经」、「武经」,他与嘉善县原里泽鄕燕兜里的渊源关系,近十多年来,曾先后见之于《人民日报》、《新民晚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新华日报》、《中华老年报》、《文汇报》等报刊,并载于台北市《浙江月刊》。燕兜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鄕村,骤然引人关注起来。据明朝太子太保、礼部尙书、东阁大学士钱士升撰写的《姚江孙氏世谱纪略》论证记载,孙武祖先起源于舜和春秋陈国后裔,其子明,以武功食采于富春(今浙江富阳

  • 文章泗水杜氏源流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帝尧后裔 泗水杜氏 地方望族 林泉杜氏

    杜氏为帝尧后裔,周代称唐杜氏,杜伯为宣王大夫,子孙居杜城者为杜氏。其后代分为四支,即京兆、襄阳、洹水、濮阳是也。緜延繁衍,蔚为望族,有唐一代,杜氏为宰相者有十二人之多,其中杜如晦相太宗,裁定宪典,尤负盛名。我泗水之杜氏,据传于明朝由陕晋迁来,始祖友忠公定居于治东之林泉村,其地在泗河之滨,为两山间之盆地,绿树环合,山明水秀。五世祖学诗公曾任九州通判,其长子杜时,为嘉靖举人。次子杜辂,嘉靖进士,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刑部郞中,擢河南按察副使,兵备汝南,淸狱山西

  • 文章韩信的后裔问题及相关考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韩信 后裔问题 历史考证 《赵氏孤儿》

    韩信后裔有韦、何、韩三姓之说「人多出韩信」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成语,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这证实在人们心目中,韩信和诸葛亮一样,被视为了不起的智囊人物和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在秦末汉初,群雄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中,「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扫秦、定魏、掠赵、降燕、破齐、灭项兴刘、统一中国、安定汉室,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公元前一九六年(汉高祖十一年),被吕后萧何以谋反罪,斩于京师长乐钟室,夷三族。世人以为韩信无后,可在韩信死后两千多年的今天,其后裔

  • 文章华孝子不是吴太伯的后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4期  作者:華伯章  出版时间:1979-04-20
    关键字: 杨保和 吴转华 华氏 张其昀 后裔

    读上期鄕讯载有杨保和鄕长的「从吴华二姓之由来说明」一文,至深钦佩。杨鄕长对吾邑地方历史文献,夙有硏究,他写该文系因读了张其昀先生的「谱系学的新开展」一文,对其所述无锡吴华二姓的想法由来,表示难与苟同,而与讨论辩解的说明。写得切实扼要,不支不蔓,句句都是有根据的不刊之论。张先生说:「无锡的华氏,为江南大族,是吴太伯的后裔,」又说:「他们为何不姓吴而姓华?由吴转华,吴华二姓,可见吴华二字,本来是同音的,」云云。这种说法,不但我无锡华氏后裔,即无锡一般同鄕听了

  • 文章鄭姓遷台始自延平鄭姓發源地在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6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5-06-25
    关键字: 郑成功 郑氏后裔 河南郑姓 郑玄 郑姓迁台

    的根据地之后,他在南安的亲属当然也就纷纷跟着渡海来台。于是,台湾也开始有了郑姓,郑成功可以说是郑姓在台湾的开山始祖南港有延平后裔后来,郑成功壮志未酬身先死,传到他孙子郑克塽的手里,才被满淸征服,淸廷并且命令他率领所属的人员离开台湾,返囘大陆。可是,当时眞正听从这项命令的人并不多,「心存汉室」的明末遗民大都宁可留在尙待开发的台湾过苦日子,享受一点「天高皇帝远」的自由,也不肯囘到大陆的老家去「头顶淸朝天」。这种心理,尤其以郑氏的族人最为强烈,于是,他们的领导人郑克塽

  • 文章尋鄔縣項山潘氏譜源考正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潘氏谱源 黄帝嫡系后裔 荥阳 季孙公 三洲乡潘坊

    潘氏系黄帝嫡系后裔,自廿一世孙季孙公(公为周毕公之第四子)在荥阳得姓,为一世始祖后,经四千多年之繁衍迁徙,自中原而江河南北及世界各地,其宗系脉络只要稍作追査,无不井然有序。兹依据项山潘氏族谱记载自季孙公为一世祖至七十七代孙肩宏公在项山开基而由肩宏公为一世祖至吾「奕」字辈又为廿二代。因之推定项山潘姓由黄帝始至「奕」世辈为一一八代,由季孙公得姓至「奕」字辈为九十八代,肩宏公开基项山至「奕」字辈为廿二代,兹将其历代各祖名讳列后:季孙公七十六代孙八郞公名毅,为宋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