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称由来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東區域沿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东 区域沿革 名称由来

    廣東處南海以北,北毗江西湖南兩省,東鄰福建,西接廣西,西南鄰越南,南達南海。面積二十二萬平方公里。漢代於封川置廣信縣,廣信以東稱廣東,以西稱廣西,是爲廣東得名之始。夏禹劃天下爲九州,廣東爲揚州屬。春秋時爲百粵地。漢書地理志註,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干里,百粵雜處,是爲「粵」得名之始。戰國時屬越,屬楚。(高固南海人,爲楚相)。五羊銜穀萃於楚庭,因而建城,故廣州亦號五羊城。公師隅粵人,周赧王時越爲楚敗,隅避楚於南海。築南武城。漢初趙佗稱帝,廣東屬南越國。漢武帝鼎元...

  • 文章客家民系與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陳運棟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客家源流 名称由来 家族迁移

    一、客家民系古代的中國種族很多,中原境內爲漢族所居,中原境外則有大小諸異族,各立君主各據一方。中國本來沒有所謂漢族的,所謂漢族就是混合無數居住在中原的民族民系所形成的一種民族。其形成的年代大約開始在春秋戰國的紛爭,而完成在秦漢的統一。由於當時國名叫「漢」,所以才叫做漢族。又因爲他們包含了許多古代在中華掌握政權各族的血統,所以又有人稱他們爲「華族」。漢族所住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在歷史上常有異族入侵漢民...

  • 文章台灣移民歷史的硏究

    来源期刊:《同安》 第20期  作者:華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名称由来 移民由来 地情结论

    一、台灣的地理位置:台灣在我國東南隔台灣海峽(一百三十哩約二百公里)與福建相對。台灣海峽深度多在二百公尺左右(如果海水降低二百公尺台灣可與大陸相連),東台海岸去太平洋不遠,海水深度即爲二千公尺以上,可見台灣與大陸地脈相連。台灣距大陸雖較南洋爲近,但因台灣海峽受東北季風和黑潮影響,經常波濤洶湧再加上早期航海船具簡陋,所以早期一般人視渡台灣海峽爲畏途,寧到遙遠南洋不敢輕易移民台灣。二、台灣名稱的由來:⒈台灣在秦代以前是一片空白,一塊與世隔絕的島嶼,沒有人知道...

  • 文章興化人與台灣説古早的台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郭清標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台湾名称由来 史料记载 地理沿革

    作者:仙遊人,曾任實踐大學敎授。

  • 文章(陸:懷念故鄕)綿江八景簡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曹春榮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绵江八景 名称由来 地方志 九堡乡 陈石山 罗汉岩

    提起瑞金的山川形勝,人們很容易想到"綿江八景"。然而,由于綿江八景乃是歷史產物,幾經滄桑,或存或亡。不要說識其"廬山眞面目",就連它們各自的本來所在,也衆說紛耘,乃至以訛傳訛。筆者不揣冒昧,不避淺陋,翻檢典籍,詳爲考證,寫成這一篇文字,僅供讀者諸君參考,幷就敎于有識之士。"綿江八景"的名稱由來已久。最早見于明代嘉靖壬寅(公元一五四二年)始修《瑞金縣志(地輿類、形勝)》:"古稱「綿江八景」:一曰綿江浸月、二曰筆架凌霄、三曰浮波烟艇、四曰銅鉢雲樵、五曰龍江擁翠、六...

  • 文章梅縣私立樂育中小學的一些補充資料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补充资料 梅县私立乐育中小学 校歌歌词 足球队 教会名称由来

    广益足球队鼎足而立,在每年之「梅县中等学校足球队联合会」竞赛中,梅州夺得桂冠最多,次为乐中。且梅州足球队曾远征潮汕,与省立金山中学(潮州名校)及礐石中学(汕头名校)比赛,载誉而归。是则梅州足球队当时亦属强者;惟我在乐小与梅州求学期间,乐中足球队称霸梅城亦系事实,因之在前期拙作中,有乐中「足球技艺冠全县」之描述。三、敎会名称由来探溯:据繁敏兄来示,黄塘基督敎崇眞会,可能源于奥地利路德基督敎派崇眞堂,尔后独立于巴塞会之外而以堂为名之结果(二次世界大战前奥已为德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