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称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東省之地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柴克青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省志 沿革 人口 名称

    柴克青先生,霑化縣人,曾任山東省陽信、冠縣、桓臺等縣縣長,來臺後,先後任高雄縣、市政府視導,現任大千科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文章廣東區域沿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东 区域沿革 名称由来

    廣東處南海以北,北毗江西湖南兩省,東鄰福建,西接廣西,西南鄰越南,南達南海。面積二十二萬平方公里。漢代於封川置廣信縣,廣信以東稱廣東,以西稱廣西,是爲廣東得名之始。夏禹劃天下爲九州,廣東爲揚州屬。春秋時爲百粵地。漢書地理志註,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干里,百粵雜處,是爲「粵」得名之始。戰國時屬越,屬楚。(高固南海人,爲楚相)。五羊銜穀萃於楚庭,因而建城,故廣州亦號五羊城。公師隅粵人,周赧王時越爲楚敗,隅避楚於南海。築南武城。漢初趙佗稱帝,廣東屬南越國。漢武帝鼎元...

  • 文章武进历史名称沿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期  作者:伯元  出版时间:1972-06-15
    关键字: 武进 历史名称 沿革

    武进最早的名称,见于史册者,称延陵,也叫做延,春秋时代是吴公子季扎的采邑。在此之前,有无其他名称,尙无可考。据武进阳湖合志卷一古迹由淹城下之小注云此系古奄君地。钱名山先生曾列擧历史文献予以考证,说明淹城确为古奄国的国都。按奄是周初东方大国,建国在西周之前。曾与淮夷联合反周。武进南门外的淹城是古奄君地,是则武进在周初属奄,或者武进在周初便称奄也未必不可。然此说未能成为定论,迄今一般人仍认为古奄国在今山东曲阜。(其实此说也有问题)因此我们只好暂时存疑。其后越

  • 文章温州鄕僑談温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4期  作者:翁同文 出版时间:1974-04-30
    关键字: 温州 乡侨 名称 谢灵运 特产

    自从我离开温州,已经三十多年,囘忆前尘,有如梦中,记忆既不眞切,且世事沧桑,一切多经变革。既不能如近年囘去访问的鄕友报导目前的情况,也不好过于辜负本刊编辑先生的雅意,故此就只随便谈谈,东拉西扯,尙请读者原谅。温州作为旧时行政区域「府」的名称,始于唐朝。现在「府」虽不再存在,温州两字仍旧保留,因为旧时的首邑永嘉,已改称温州市。以「温」名州,不知当时何所取义,但温州一带的气候,冬天既不严寒,夏天也无酷热,可谓名符其实。我本人数十年来所经历的地方,虽然大多

  • 文章福州乡镇街道名称小村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2期  出版时间:1992-12-31
    关键字: 福州乡镇名称 街道名称 方位分类 自然分类

    在我市十三个县(市)区中,共有一百八十三个鄕鎭、街道。这些鄕鎭、街道的名称颇为有趣,可按方位、自然、草木、禽兽、颜色等分类。方位—东:东岱(连江)、东桥(闽清)、东庠(平潭)、东瀚(福清)、东张(福清)、东门(鼓楼)、东街(鼓楼)、坂东(闽清)、敖东(平潭)、鼓东(鼓楼)等。南:南通(闽侯)、南屿(闽侯)、南街(鼓楼)等。西:西兰(罗源)、龙西(福清)、鼓西(鼓楼)等。北:北厝(平潭)等。中:中房(罗源)、中楼(平潭)等。上:上街(闽侯)、上莲(闽清

  • 文章「東北」的異名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陸廷璜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东北 区域名称 历史沿革

    东北」为中国东北部领土之统称,今指安东等十省三市而言[1]。东北一词,原指方位,如周礼职方司:「东北幽州」。后指区域,如辽史兵衞志:「东北路统军司」,这是由方位演成区域名称较早的一例[2]。至淸朝初年,也有将东北迳用为区域名称者,如淸圣祖有言:「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理,……详加绘图视之。」[3]民国十一年,北京政府派张作霖督办东北边防屯垦事宜,兼综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最高长官(此三省系民国三十六年东北省区重行划分以前之辽、吉、黑三省

  • 文章談「認識南京」中的「表沿革」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5期  作者:劉驊南 出版时间:1972-02-10
    关键字: 认识南京 表沿革 正史方志 名称变革

    本会同人对于「认识南京」编辑工作,正在进行整稿校订之中,除緖言已在三期本刊刊出外,玆谨将其中之「表沿革」一章在本期「南京通讯」刊出,敬请鄕前辈们多予斧正,以匡不逮,其原文刊列如下:第一章 表沿革南京在唐虞三代属原扬州,春秋时隶为吴地,至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佐越灭吴后始在长干里筑城即今中华门外长干里处,但南京之得名,则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九)之建都南京,其间虽自孙吴迄今,历为国都,但名称屡变,疆城亦时有离合改隶,沿革难变,人言多殊,玆特査诸正史及

  • 文章林洋港为历史名称正名「闽南人即是河洛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逸民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林洋港 闽南人 河洛人 历史名称 名称渊源

    台湾省政府主席林洋港于七月二十七日在省训团向受训学员演讲时,为「闽南人」的历史名称正名。台湾的闽南人常在言谈中自称为「福佬人」,意思是来自福建的人,但经考据之后,所谓「福佬人」就是「河洛人」,河洛在河南省,因此,台湾的闽南人,自然是中原人士。然而,有极少数的别有居心之徒,为了进行所谓「台独」,除一再宣称台湾人不是大陆人之外,并说台湾人受大陆人的压迫,在政治上未能享受平等的地位。对于「台独份子」的宣传伎俩,凡是对政治关心的人,已是耳熟能详,他们的目的

  • 文章漫談昆明街名的變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東江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昆明 街道名称 历史变迁 街巷名称 福祉寓意

    昆明的街名,幾十年來,有了許多變化。我雖然是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的昆明人,但新修街道馬路叫什麼名字,我也說不清,因爲昆明市區的不斷擴大,就是親到城外看看,我也難以指認了。這裡,我僅說說昆明城裡和城附近的街名,以及有關街道的一些變遷。昆明現在的街名,有許多是由舊時的幾條街的街名合併而成的。如今之武成路,從東到西,是由原來的土文廟街、城煌廟街、武廟街、小西門正街合併而成。今之正義路,其北段是馬市口,接下來是四牌坊、三牌坊、大南門、三市街。三四牌坊,過去人們...

  • 文章上海名建築物的今昔

    来源期刊:《浦東》 第84期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上海著名建筑 地理位置 建筑名称 建筑年代 现今名称 列表

    ※註:①上海博物館已於今年初自延安東路舊址遷至人民公園新廈。②上海市人民政府已於今年初自外灘遷至新址:原使用之“原匯豐銀行大樓”,已又爲老東家香港匯豐銀行購回。1925年在,在原址新建的著名的沙遜大廈。這時主持該洋行的是上海人稱爲蹺脚沙遜的維克多·沙遜,他是當日上海灘叱咤風雲的人物。此廈由1949年後,由“和平飯店”使用。東方飯店當年是上海著名的賓館,共七層,每層有客房六十間,附設書場和東方廣播電台。此廈自1949年後,改爲“上海市工人文化宮”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