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建筑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寧波舊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宁波 宁波地志 地方建筑 古建筑

    寧波係家鄕舊■治之稱,早年名爲會稽郡、慶元、明州等府,明洪武十四年始易寧波府,城郭建造,時代亦久。民國十六年寧波拆城,建築環城馬路時,發現城磚上印有尉遲敬德督造,及洪武三年等字樣,爲唐明兩代重修之遺跡。城垣成爲長方形,全用巨磚和大靑石所砌就,城牒蜿蜒,譙樓高聳,週圍長約十數里,城門闢有東渡、靈橋、長春、望京、通利,鹽倉等六門,各有甕城及內外兩道城門。西南通有環城河道,船隻在民初,可進西門,駛過河利市橋,鼓樓前渡母橋,而達濠河頭或南門外永寧橋,東北接連奉化...

  • 文章東北的遼金重鎮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武志昌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辽金 梨树县 偏脸古城 遗址 古建筑

    在東北,遼金時代的古城遺址爲數不少,梨樹縣境内的偏臉古城,就是其中頗有名氣的一個。在梨樹縣城北八華里處,横亘著一條東西走向的漫崗,清靜的昭蘇太河自東向西在漫崗的南緣流過。偏臉古城的城垣即依山勢修建於西北高、東南低的岗坡之上。偏臉古城本名叫昭蘇城,但是因爲它方向不正,地勢不平,所以多少年來,人們一直習慣稱它「偏臉古城」。偏臉古城城垣雄闊,爲夯土板築而成。城牆週長四三一八米,頂寬一米,基寬十二米,除南城牆破壞較重外,其餘三面城牆保存尚好。古城有四座城門,門外...

  • 文章仿古建筑管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駱玉寬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建筑风格 古建筑 建筑评析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速度确是惊人,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为改善经济建设的环境,在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建一些仿古建筑,甚至建仿古一条街,既美化了城市,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实在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大好事。此事全国各大城市、文化名城皆然。海州区仿古建筑的量最多,也最集中,自鼓楼以西至中大街,已形成了仿古一条街。但是,仿的好的,得体的,不仅为地方增色,也确实令游人或投资者赏心悦目,增加无限情趣;相反的,仿的不够得当,也会让人产生不快的感觉。笔者试以管见论

  • 文章明清古建築藝術的奠基人雷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样式雷 传统建筑 明清古建筑 雷礼 土木建筑 十三陵

    的长陵墓道前达七公里,沿途有大红门、碑亭、华表、石鲁、石人等建筑和石雕。陵园中建有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及宝城。其中陵恩殿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大殿里的三十二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时时发出香气,是世间少有的木材。定陵是十三陵中最早发掘出来的陵墓,有距地面二十七米深的地下宫殿,面积一一九五平方米,有前、后、左、中、右五个殿,全部为石结构,没有梁柱,石门为汉白玉雕成。如此恢宏雄伟的陵墓,既要肃穆、典雅、庄重,又要密封防腐持久,对墓主事死

  • 文章爭取歸還同安陳太傅祠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明代古建筑 同安陈太傅祠 世界陈氏宗亲会 陈氏总宗祠

    福建同安县南陈太傅祠,建于明英宗(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时,是明代古建筑,又是同安包括厦门、金门、集美、灌口等地陈姓裔孙的总宗祠,历经明、清、民国各代子孙维修保管,一九四九以后被政府征作粮仓。同安、金门、厦门陈姓及分支海外港、澳、台湾的子孙曁陈嘉庚后人,亟望收回重修。世界陈氏宗亲会分函中共国务院对台办委员会、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及同安县政府争取归还。

  • 文章同安古建筑之美

    来源期刊:《同安》 第5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同安宗祠 传统古建筑 古香古色 象征吉祥忠孝 环境介绍 用礼有节 祭祀有度

    祠堂又名宗庙,本地俗称「祖屋」,它是我国传统的古建筑之一,和庙寺既有相关类似的地方又有一定区别,它的装饰是我国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的组成部份,是前人工艺技巧伟大创举,它的雕刻、堆贴、图画、装饰都富有特殊的含意,即祝贺吉祥,宣扬忠孝,表彰节义,诗礼传家。世泽绵长。祠堂是各姓氏宗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今注」说:「庙,貌也,所以仿先人之形象也」,「释名」亦谓「先祖形貌所在,那么入宗祠祭祖之意义,在于「入庙思敬之意焉」。一般分为家庙、宗祠、小宗等。本地祠堂兴建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