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代历史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陽千祥禪寺存古寶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寺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系以存贮石刻为主,其所保存石刻之多与名贵,仅次于西安碑林,但不像碑林那样,任令帖贾捶拓损毁,致失外藐神韵。金石家考古家大多知道这个「阁」,幷推许为古石刻最佳保存所。存古阁石刻,大部份已于民国二十一年,运交「河洛图书馆」典藏,小部运交「中原文化社会敎育馆」陈列。幷不似外间所传散失殆尽,甚或流入外人之手。所留价値不高者极为有限,因乏专人管理不无零乱,则为事实。我们不反对「家丑外扬」,特别这一类「家丑」。外扬了,可以激发后世子弟们对历史文物的维护与喜爱。不要再蹈

  • 文章壮族的古代婚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壮族 古代婚俗 歌婚 入寮 吐饭 历史背景

    满。这些婚俗都有深层的历史背景。歌婚是由群婚到对偶婚过渡的形态。至于入寮、吐婚表现了母权制让位於夫权制的痕迹。在母权制下,婚姻以女方为主,到父权制时,则以男方为主。在过渡时期,母权制还要在风俗上象征性地体现权威。于是在入寮中,丈夫要先到女方家住半年,经受考验;婿手刄婢女,又显示对于母权的反抗。入寮行于贵族中,颇为残酷。平民百姓则用温和的吐饭仪式,表示对于父权的不满。戊午小暑访泽民于金殿伤心话明秋梦中吕祖未曾邀 为访泽民走北郊鼓勇尚能参太和 欢欣先度迎仙桥春深鹦鹉

  • 文章烟台古代史概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徐升明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烟台古代史 发展过程 建制沿革 历史特点

    灭掉,其部分贵族残余势力被迫东迁,直至海滨。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这里的经济、文化都得到相当的发展。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志骄意满,频频出巡,在大行封禅、礼祠八神及寻仙求药的活动中,曾三次到达在这里设置的黄县和腄县。秦朝对黄、腄二县按全国统一法令征收赋税,这里的政治、经济已成为全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在此地出土的秦代铁权可为历史佐证。秦有天下,二世而亡。西汉王朝建立后,为便于统治,在这一带设郡置县,委派官员实行有效管理。仅高祖时期,即在今烟台市境内置有十四县

  • 文章江西流坑——千古第一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楊衍晆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流坑村 文物局 历史文化 科举考试 古代建筑

    古建筑,成群成组,还有纪年,佐之以家谱,流传有序,「美」指书画雕刻精致。流坑村是中国封建社会沿革变迁的活化石,中国耕读文明的博物馆,长江流域历史文物带的活标本,是江西古代文明的典型,中国近古文明的缩影。「千年古村今无恙,山环水抱蕴明珠」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五日在乐安县流坑村考察后,对流坑村的赞誉。

  • 文章《福州月刊》長樂特訪之⑤南山三峰塔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福州月刊 长乐特访 南山三峰塔 古代建筑艺术 历史沿革

    正月阳春,我们陪伴《福州月刊》发行人程法望先生伉俪一行,游览长乐县城南山三峰塔,顿时默诵明十才子之一高槟的诗咏:「三峰兰茗最高峰,千尺云标挂九重。绝顶客游临海甸,半空僧语落风松。尘机白日劳飞渡,古道苍苔寄旧踪。离索自乖陪胜赏,非关佳兴向春墉。」诗思和名塔相连,尤增登高揽胜的兴致。如果探寻古塔的历史,《闽都记》有载:「南山塔在县西登高山初有庵后,更为三峰寺,国朝永乐间重修,万历间知县钟万禄葺之」。比较简略,那么《长乐县志》(刘志)就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南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