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代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随县出土的古代文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随县 考古 古代文物

    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楚国形象,只在「左传」「战国策」和「东周列国志」,这些古人编列的典籍与说部中略窥端倪。楚国自周时鬻熊受封子爵开基以来,所谓「筚路褴褛,以启山林」,在古舆地图上,楚地只是一片不毛的蛮荒之地,直到近代史中,仍习称楚地为南蛮地,楚人在北方先期开化民族的眼中,是被视为落后民族的。但在近年楚地随县,却发掘出一座曾候乙墓,墓中蕴藏了代表高度文化的大批文物,考证其文字记载,埋藏时间为两千四百余年以前,其价値的高贵,堪称人间至宝。因此,我们曾不惮烦琐,遍

  • 文章洛陽千祥禪寺存古寶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寺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在洛陽如果問「存古閣」,知道的人很少,要是說千祥寺,知名度可就相當大了。千祥寺位於洛陽東關水東岸。這一帶隋唐時代,地名道光坊(里),唐時洛陽縣治曾一度設在這個坊內。千祥寺所在之地,隋時名元壽寺,唐代名昭成寺,內有武后孫女安樂公主所造百寶香爐,高三尺値錢三萬。名畫記云:寺內有張遵禮、程 遜璧畫,西廊西域記圖爲楊延光所繪。昭成寺唐末燬於戰亂。五代,宋、元、廢爲民居。明初重建,名曰「千祥寺」,以至於今。淸代道光年間,馬 恕到洛陽當縣知事,這位馬知縣公務之外,非常...

  • 文章壮族的古代婚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壮族 古代婚俗 歌婚 入寮 吐饭 历史背景

    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地区,以前写成僮族或僮人。在宋明以来的笔札中,记载了他们一些古代婚俗。歌婚。清人赵翼在广西鎭安府(今德保县)任守四年多。他在「粤滇杂记」中说,壮族每春月趁墟唱歌。墟,聚集的地方,多在山坡。趁(赶)墟时,男女各坐一边,其歌皆男女相悦之辞,其不合者,亦有用歌拒之,如你爱我,我不爱你之类。若两相悦,歌毕便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飮,彼此各赠礼物以定情,订期相会,甚有酒后潜入山洞相眠者。当在墟场唱歌时,诸妇女杂坐,凡游客素不相识者,皆可与之戏弄甚相偎

  • 文章浙江歷代人物誌(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7期  作者:敖培才 出版时间:1974-07-30
    关键字: 浙江 人物志 古代 春秋 西施

    古代桐君 栖止桐下 采药求道桐君,朝代姓名并不详。或曰黄帝时人,(据严州府志)尝采药求道,止于今桐庐县东山,偎桐树下。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以为君臣佐使,撰药性及采药歌。或问其姓氏,则指桐示之,世因名其人曰桐君,后又名县曰桐庐,(三国吴时置)江为桐江,溪名桐溪,岭为桐岭,而山又名之曰桐君山。宋时立祠山顶。春秋、战国庄舄 仕楚贵富 不忘故越庄舄,战国越人,仕楚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圭,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

  • 文章烟台古代史概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徐升明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烟台古代史 发展过程 建制沿革 历史特点

    一、發展過程先秦時期據考古發現,遠在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六、七千年前,人們開始從事漁獵生產。五、六千年前,出現了定居的部落。四、五千年前,開始由漁獵生產轉向農業生產,石器、骨器、陶器的製作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並有彩陶出現。三、四千年前,由於靑銅生產工具的出現,陶器開始衰退,而以家族所有制爲主體的生產關係日益鞏固。靑銅文化時期,地方因素早期較多,隨時代的遷移漸趨澹薄,至戰國時期受到西部地區文化的影響而漸趨一致。西部文化與半島土著文化相結...

  • 文章孟津縣古蹟介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孟津县 古代陵墓 风景名胜 人物记载

    邙岭古蹟何其多?人杰地灵好山河;中华文化发祥地,千年古都帝王国。邙山—亦称邙岭,因位于洛阳北境,又称北邙,西起新安县境,蜿蜒而东、经孟津、洛阳、偃师进入巩县境内,全长二百余里,南北宽度不过十里,形如龙蟒,兆呈祥瑞之气,高度平均约八百公尺,殊少险峯峻岭,属黄土质层,其上可以种植农作物,像棉花、小麦、芝麻等。山岭山麓间,古蹟之多,可冠全国,尤其古代陵墓,随处可见,其数约三千上下之间。河南稻为中原,居天下之中心,而洛阳可谓中原之中心,是我国最早古都,前后历朝

  • 文章浙江歷代人物誌(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敖培才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浙江名人 晋朝 古代先贤 人物传记

    晉褚陶 墳典自娛 陸顧嫓美褚陶,晉錢塘人,字季雅。少聰慧,以墳典自娛,年十二,作鷗鳥、水螘二賦,見者奇之。陶嘗謂所親曰:聖賢備在黃卷中,捨此何求?吳平,入晉,召補尙書郞,張華見之謂陸機曰:君兄弟龍躍雲津,顧彥先鳳鳴朝陽,謂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此皆以喩高才逢時也。機曰:公但未覩不鳴不躍者耳。華曰:故知延門之德不孤,川嶽之寶不匱矣。陶仕至九眞太守,轉中尉卒。范平 硏覽墳索 尤重氣節范平,晉錢塘人,字子安。其先銍侯馥,避王莾之亂,適吳,因家焉。平硏覽墳索,...

  • 文章江西流坑——千古第一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楊衍晆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流坑村 文物局 历史文化 科举考试 古代建筑

    我们仿佛寻觅到了古代赣文化的根,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代文明的缩影,它能留存至今,也是个奇蹟。全村至今仍生息著居民八二〇户,四二〇〇多人。民居沿街巷而建,流坑现存的明清建筑多达二六〇处,类型齐全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称得上全国之冠,其类型包括望楼、宗祠、民居、牌坊、桥梁、码头、水井和古塔等等,堪称我国南方民俗建筑的百科全书。目前,正在准备申报世界「古民居」文化遗产。古老而典雅的流坑村,有人用「奇、特、美」三字来槪括,「奇」指村子的布局全理;「特」指村中

  • 文章東海名醫朱秀芝二三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朱秀芝 古代医学 陇海医院 卫生厅 人物生平

    朱秀芝原籍是东海县白塔埠后朱圩,出生于地主家庭,处境甚佳。其上人都是正直无私,喜欢练武功,好打抱不平的人。一九二八年,海属地区遍地盗贼,惟有后朱圩一尘不染,远近富户都逃避到他们圩内,匀始至终均很安全。朱秀芝父亲名朱毓奎,清末贡生,亦是名医,一生以医术为业。朱秀芝聪敏过人,少年时即得到其父的培育,攻读古代医学。他个性刚强,宁折不弯,受其家风影响,亦好打抱不平。贫弱无助的贫民,受到欺侮即去求助于朱秀芝,他大都是亲身前往,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至无事为止!朱秀芝

  • 文章明清兩朝新安縣之驛遞情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驿递 深圳市南山区 明清遗迹 新安县 古代交通

    沙尾、上步、月冈、罗冈、黎冈、彭峒、古楼、盐田、大鹿、上梅沙、下梅沙、溪涌、下峒、乌涌、叠福、凹头、大鹏(已上俱陆路至所)」[2]。三十七舖中,位新安县境内者,凡二十六舖,即:燕村、闩门、白沙、和尙冈、新涌、泥塘(皆位新安县城之西北);城东、大涌、杨树角、沙尾、上步、月冈、罗冈、黎冈、彭峒、古楼、盐田、大鹿、上梅沙、下梅沙、溪涌、下峒、乌峒、叠福、凹头、大鹏(皆位新安县城之东)。上述三十七舖,至明正统十四年(西元一四四九年),毁于兵火。其后,于天顺六年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