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源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建少数民族“畬”的由来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張基求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畲族 南蛮 发源 婚俗

    然综观历史记载:畬民自古勇于作战,名将辈出,各地畬族,全以槃瓠为始祖,每一族均有一祖杖,杖上皆雕有槃瓠偶像,出为畬族图腾祟拜之主要标志,每到节庆日子活动,均将是图腾悬出举行仪式,祭祖时更复如是。据史籍有载指称:在七世纪时代(约唐朝武则天久视年间),已有畬族在福建、广东、江西交界之三省地区繁衍。及至明代,分迁到福建中部与浙江南部,根据该族人自称,其祖先发源在粤之潮州凤凰山,是以该族妇女头饰,仍旧保持其祖先遗传之传统凤凰式原貌。即其服饰,也均具有民族特色:如

  • 文章革命发源地桂平和茉莉之乡横县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革命发源地 茉莉之乡 地方简介

    桂平台港兩地有很多桂平老鄉,拜訪桂平早有此念,直到去年初秋才有機會如願。桂平最有名的勝景是西山。西山被譽爲「南天第一秀山」,它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聖著稱。民國以後,西山之出名又添了幾樁記載。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兩廣巡閱使陸榮廷在西山建「乳泉庭」,因該泉噴出的水白如乳汁而得名。當年孫中山先生遊西山,曾在此品嘗乳泉水泡的西山茶,十分讚賞。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的李宗仁,捐資在西山建了一座「飛閣」,因其依石而建,凌起半空...

  • 文章蔡姓的來歷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5期  作者:蔡淵源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蔡姓 蔡氏发源 蔡氏族谱

    第44.期张呈仁敎师谈「姓氏堂号之渊源」关于蔡氏姓源再加说明:蔡氏堂号为济阳(郡号)。蔡氏姓源,出自姫姓。史记管蔡世家载;周文王第五子叔度,武王灭纣,封叔度于蔡(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武王崩,成王年少,管叔鲜,蔡叔度疑周公不利于成王,挟武庚叛乱,周公承命,伐诛武庚,杀管叔放逐蔡叔,其子名胡,复封于蔡,是为蔡仲,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蔡氏发源于今河南上蔡,即春秋时蔡国之地,失国后子孙散居各地。西汉末年,蔡 勋避王 莾征召,迁居河南光州固始开基。五胡乱华

  • 文章羅姓的來歷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罗姓发源 姓氏考究 祝融氏 秦汉峥嵘 唐代三罗 罗贯中 台湾罗姓

    罗为祝融之后 亦为周代封国罗跟我国大多数的姓氏一样,也是发源于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是当时的周朝天子的诸侯之一,后来封国不存,子孙就以国为氏,纷纷姓了罗。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发源宜城逐步播迁「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

  • 文章(名人的故事)梁祝情史之演進與時代背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4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梁祝 梁山伯庙 发源地 鄞县志 民间故事

    说明宁波是梁祝情史发源地,实无可取代。时代背景梁祝情史虽是男女个人间的失恋和殉情,但他代表旧时代婚姻的不自由,所产生之悲剧,是对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给予强烈抗争。古时青年男女间之交友择偶,原本充满诗情画意,试看《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2]。「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 文章對河東歷史文化的探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景惠西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山西运城 河东文化 古人类发源地 华夏始祖活动区域 华夏文明腹地

    运城古称河东,是一个西、南面背靠黄河的地方。它是华北和西北、中原连接的通途要冲;也是晋与陕、豫接壤的黄河金三角地带。这裏天华物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最典型的地域。因此,被史学界称之为「夏墟」;被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誉为: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直根」。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知识、就是财富,它是民族精神的凝结与体现。当全球逐渐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的时候,我们

  • 文章燦爛的山西古建文化與開發(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董全庚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山西古建文化 古人类发源地 建筑历史沿革 历朝特点

    营建多于破坏。河东又是盐的主要产地,向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进土建的发展。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山西三国是一个争霸战乱的年代。山西处在后汉和曹魏的后方,相对稳定。又加胡汉杂居,已有建筑未曾破坏,新的建筑也有发展。十六国时代,中国北方一片混战,山西是十六国兴起的发源地和争夺的目标;据有山西,便可雄霸天下。太原的晋阳城陷于十六国中主要国家拉锯式的争夺之中。在一三〇余年的历史中,城市常易其主。晋阳城有五六个国家轮番统治,最长的十二年,最短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