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原因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地理——看對鏡窩村之興盛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1992-12-31
    关键字: 对镜窝村 地理条件 李姓 兴盛原因

    位置對鏡窩村位在安流鎭福昌鄉,該鄉範圍,南自安流鎭對面藍塘村起,北至碣石徑寨;東由左拔洞寨,西至金坑村交界處,橫直各約二十華里,大小村寨有二十四個,人口約一萬五千餘人,百分之九十九爲李姓人家。(按福昌鄉民國卅二年與河東西鄉合併,改爲福河鄉。大陸變色後該鄉已改爲數個管理區。)地形對鏡窩村在福昌鄉中心地段,村北與村南均有新舊公路可以通行。溪流自周潭鄉河洞高地起,出黃塘,中田凹,至湖角裡、近江寨、荷樹江、碣石徑。水流一路由高而下,至坡下經過三個大灣始流入對鏡村...

  • 文章山西一八七七年大旱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山西一八七七年大旱灾 灾情介绍 旱灾原因

    平定、代州,忻州、保德霜灾歉收。寿阳、盂县遭遇雹灾。灾民六百万人,饿死半数。连续三年干旱,山西全省人口由一六四三万减至一〇三五万,饿死及流亡者六百万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三十八。光绪四年仍有旱灾,只是不如前一年严重。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的旱灾,情况仅次于一八七七年。山西农村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传说,事实大致如此,也有警告村民储蓄粮食,以防旱灾之意。旱灾的原因㈠太行山、吕梁山高达二千至二千八百公尺,阻碍东南及西北气流,难有降雨的天气,全年平均雨量五百

  • 文章陸凌霄史事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陳龍山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陆凌霄 民间故事 历史考证 故事流传原因

    平定县志办公室收藏的《陆氏宗谱》上,此人为庠生,生于淸干、嘉年间,续写《陆氏宗谱》。山西平定县距灌云太远,又是文职人员,可见此霄非彼霄也。陆凌霄的事蹟之所以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归纳其原因应不外乎以下三点:——陆凌霄虽为平常百姓,但其为人乐善好施,经常救济百姓,同时因他精通武功,能够保护地方百姓。——地方食用水源缺乏,人们渴望得到甘泉,而将此一愿望的实现,寄托在陆凌霄的身上。——陆凌霄为了解决居民的食用水问题,出钱出力挖掘了不少口水井,最后掘得东城村的甘甜井泉,劳苦功高

  • 文章方志學導言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6期  作者:李泰棻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地方志 价值 动机 良莠不齐 系统 原因

    吾国地方志书之普徧,起于明而盛于淸,是固至有价値之事业也,然其动机,除少数学者所作县志外,往往在于朝廷,明淸两代因修一统志而令各省修志以备取材,而各省又令各府州县修志,以备参用,此其显著之例也,倘朝廷于事先,有规定门目,颁布各省,无论其文字若何,资料多寡,而各地志书大体,绝不至如今日风马牛不相及之情形也,然计不出此,朝廷但令修志,而志之体例门目毫无标准规定焉,故吾国地方志书,良莠不齐,匪特不能成一系统,甚且笑话杂出,此其原因,一由朝中无所领导于先,一用方

  • 文章麻城孝感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南金娟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麻城孝感乡 祖籍追溯 移民原因 历史记载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南金娟,湖北大學專門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周積明。

  • 文章清代廣東沿海大遷徙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方印朝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迁徙经过 迁徙原因 后世影响 遗迹 广东沿海居民

    ㈠前言滿淸入主中國,爲政殘虐,世人只稱「楊州十日」「嘉定三屠」,而粤中父老,亦暢曉廣州屠城至十八甫,六脈渠因大雨淹斃逃難避入渠中死人無算及殺人殺到謝恩里封刀的掌故。中原兄弟稱廣東人爲「蠻子」,與稱山東人爲「侉子」湖南人爲「騾子」齊名。其實廣東人之所以成爲「蠻子」,係所受滿人之殘暴行爲的反應,積憤而成者。太平天國及辛亥革命二役,雖因成敗在歷史上有不同之評價,然爲「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目的則一。也可以說:這些結果,是滿族人自己種因的。世人多謂廣東人性格硬綳...

  • 文章唐叔虞始封於臨汾地區——叔虞始封地應在晉西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趙李娜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唐叔虞 封地问题研究 史料分析 结论分歧 原因介绍

    名都在晋西南,大夏、夏墟、太原的范围可能比较大,晋阳、平阳、大卤则是由山川物泽而得名的小范围地望,唐则是一个历史性的地理范围,亦属于大夏。四、汉代以后叔虞封地分歧的原因分析通过以上论证,笔者认为汉以后此问题出现错讹的原因有二:㈠史家不知太原、晋阳、平阳等地名原指晋西南。也许在史籍中偶见诸如「叔虞封于太原或晋阳」的语句不知其所以然,而照抄下来,以讹传讹;又因太原郡在秦汉以后具有重要地理作用而其名彰显,使学者将叔虞封地附会于此。㈡先秦时期山西地区大量的唐族后裔分布

  • 文章福建的族人改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3期  作者:顔立水 出版时间:1995-05-31
    关键字: 异性同宗 历史原因 社会动荡 株连九族 权势争夺

    林间,改姓为『刘』,故今有《永春留刘族谱》传世。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降元后,满门朱紫。元亡后明太祖下诏禁其子孙姓蒲,故改『蒲』为『卜』。族人改姓,原因不一。但社会动荡以及『株连九族』的社会法制终是促使『改姓』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各个宗族的谱牒上,搜集并研究这些『族人改姓』的历史原因及分布区域,对于帮助人们认识封建社会制度,协助『三胞』寻根谒祖,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文章古陶瑣語——對中國民窯發展上的幾點看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王修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民窑艺术国际研讨会 中国陶瓷发展史 古代民窑 陶瓷演变进步原因 景德镇

    本的剧烈变动。相形之下人与人的伦常关系、生产运作、消费观念,以及在文化上的种种倾向,大体上还是在旧有的一定传统范围内运作。就陶瓷的型制、纹饰而论,其所以未能有显著演变进步的原因:1.产地原材料限制。2.匠师的蹈常习故,仿古成风,缺乏积极的创新精神。3.在古老传统的社会,一般人多保守,对新事项的观念,未必认同,新款式的器物,则不易接受,因而难有新款式的产品问世。4.承销商人,也因循保守,深怕新器物不易受人赏识,而不愿冒拓销的风险。5.其间的关系,可说是互为

  • 文章鮑宣應列爲上黨十大歷史文化名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牛成孝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上党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鲍照 删除原因 鲍宣 入选理由

    山西長治市在近期打造山水園林,拆牆透綠,由專家評審選出「上黨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並揚言要在街頭爲他們塑像,由此引發我的興趣,並拜讀了史耀清主編的《天下脊》一書。該書被文史專家篩選出來的「上黨十大歷史文化名人」按朝代順序是:豫讓、山西潞州人,春秋末期的義士;馮奉世,黎城人,漢宣帝時期的光祿大夫;石勒,十六國時期後趙國的建立者,今武鄕人;法顯,襄垣人,東晉時期著名僧人;鮑照,南朝著名的文學家,祖籍上黨;李興業,長子人,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曆算家;王彥,長治...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