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功绩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北長城胡宗南上將(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9期  作者:虞庸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胡宗南 西北长城 功绩著旗常

    摘要 一、总统说他是一个忠贞自励,尙气节,负责任,不计毁誉的革命军人的模范,赐题「功绩着旗常」的匾额。可说是他的盖棺论定。二、中国文化学院院长张其昀博士说:胡将军急救重庆,转进西昌,支持西南大局,发挥民族正气,可说是国之干城。

  • 文章浅析杨廷理在宜兰开拓中的功绩及影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雷堅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杨廷理 开拓宜兰 功绩影响

    大山阻隔,长期以来,那里居住着山胞蛤仔难族三十六社,海寇林道干曾窜泊于苏澳,日本、荷兰、郑成功踞台亦不及,西班牙人曾至,为「番」所杀。自康熙年间宜兰北置诸罗县,社番始输饷于诸罗。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附东螺以北二十二社番,拨入新设的彰化县,九年又由彰化转拨淡水厅管辖。宜兰始终未设官。由于久处化外,那里至清初仍荒芜。「乾隆年间漳人吴沙入拓,三籍之人相率而至,筑堡以居。自头围至于五围,拓地愈广,浸成都聚。」[2]吴沙欲献土出赋,请设官建署,未果。嘉庆年间,海寇蔡

  • 文章棗陽地靈出明君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趙世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汉光武帝 光武中兴 历史功绩

    我國自公元前二五五年,秦始皇完成統一起,至公元一九一一年清宣統退位止,計歷二一六六年,在這二一六六年中,當過正式皇帝的計約百餘人,其中最受後人評論的有: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嬴政、殘害功臣的漢高祖劉邦、大展雄圖的漢武帝劉徹、勤政愛民的漢光武帝劉秀、剛復自用的隋煬帝楊廣、虛心納諫的唐太宗李世民、寬大爲懷的宋太祖趙匡胤、威震歐亞的元太祖鐵木眞(成吉思汗)、心狠手辣的明太祖朱元璋、學貫中西的清聖祖玄燁(康熙)。在這十位名帝中,則以漢光武帝劉秀最受推崇,被譽爲中興之...

  • 文章首任台北知府——林達泉事畧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作者:陳彰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林达泉 台北知府 名贤传记 功绩事迹

    淸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五月,日人派兵偸襲台灣瑯(恒春),侵擾牡丹社,淸廷據報,欽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蒞台嚴諭日人退兵。次年即光緒元年,事平之後,沈葆楨爲善後之計,奏請福建巡撫移駐台灣,不准。改依巡撫分駐例,定福建巡撫每年夏秋二期駐在省會,冬春二期駐台灣,以利政務。同年六月,沈葆楨以台灣孤懸外海,藩蔽東南七省,且台北口岸四通,荒壤日闢,外防内治,政令難周;况淡水實扼全台之要,自互市以來,墾闢事務繁劇,原淡水同知官微秩輕,不足以資鎭轄,乃奏請因地制...

  • 文章祝羅遠山先生九秩嵩慶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作者:黃道宜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罗博平 名贤传记 人物功绩 祝寿诞辰

    與羅遠山先生論交四十多年,傾蓋而談,疾病相扶,眞正是忘年之交。羅先生忠厚誠懇,對國家,社會及客屬同鄕均極熱心,令人敬佩。當此羅先生九秩嵩壽,謹以十二萬分熱誠,祝賀其萬壽無疆。羅博平先生字遠山,世居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鄕龍岡村。生而聰穎,過自不忘,幼讀育智小學堂,長入湖山官學校,均名列前茅。極得當時校長羅慈威(卓英)先生器重。民國十年遠赴厦門,就讀集美高師敎育系,五年讀畢敎育學程。適値北伐軍興,國民革命之大時代來臨,遂投筆從戎,參加革命陣營,歷任黨政軍職務。工...

  • 文章胡宗憲與胡公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6期  作者:諸煥燦 出版时间:2006-05-10
    关键字: 胡宗宪 胡公岩 胜归山 龙川胡氏 抗倭功绩

    汪直之功,加胡宗宪太子太保衔,兵部尙书。嘉靖四十年,邑人为纪念胡宗宪任余姚知县时的业绩以及平倭功绩,勒胡宗宪石像于胜归山摩崖。胡宗宪在抗击倭寇中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从他一生来评议,亦有不可饶恕的大错。《明史·胡宗宪传》说他「多权术,喜功名」。他投靠首辅严嵩,得到严党尤其是侍郎赵文华(慈溪县人)的庇护。胡宗宪任浙江巡抚时,赵文华尽力抹煞张经、李天宠的抗倭功劳,转归胡宗宪,使胡宗宪青云直上,升官晋级。据《倭变事略》载,严嵩在皇上面前大力吹虚胡宗宪「勇敢有胆略

  • 文章張良的歷史定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良 汉初三杰 历史名臣 人物评价 历史功绩

    從陜西寶雞,循川陝公路往成都,途中有個留壩縣。漢朝開國三傑中,功勞第一的張良,功成不居,退隱於此修道。其地有個廟台子,就是張良廟,廟門有一副對聯,寫的是:前追齊尙父,後啓武鄉侯。這十個字,說明了張良的人品、智慧,居於承先啓後的關鍵位置。齊尙父,就是扶佐周武王滅紂的軍師姜子牙,姜子牙原名呂尙,是河南汲縣人,汲縣臨近殷商的朝歌,(淇縣)他對於紂王的一切,應是瞭如指掌。張良是郟縣人,都是咱們河南的先賢。至於武鄉侯諸葛亮,原籍山東,卻自稱躬耕於南陽,後人亦稱他謂...

  • 文章春秋時期楚之賢相孫叔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孙叔敖 春秋时代 楚国名相 人物简介 历史功绩

    孫叔敖生卒年月不詳,但史書記載,他是楚莊王時的楚國令尹(即行政首長)期思人,即後來的河南固始縣,他的出生地在現今的淮濱縣。他本質善良、作風平實,爲政能因勢利導,功成而不著痕跡,操守更是清廉,去世後兒子以賣柴度日。在楚、晉的「邲之戰」中(西元前五九七年),以令尹掌三軍統帥之職,全勝而歸,楚莊王遂成就霸業,像這樣一位卓越的人才,實有予以特殊表揚的必要。但太史公著史,將孫叔敖的事跡,列入循吏列傳五人之一,僅用二百多字,個人詔爲與孫叔敖的才德功業不成比例,所以廣...

  • 文章百歲人瑞彭精一先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作者:李士璉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彭精一 人物功绩 发展教育 建设交通

    梅縣石扇鄕人彭精一先生,今年一百歲了,留臺的嘉屬同鄕,曾任兩縣(梅縣、興寧)的地方官的,可能只有彭公一人,筆者可以斷言的,留臺的嘉應五屬地方官最年長的應是彭公,別無第二人。彭公於民國二十年十月接長梅縣,至二十四年五月卸任,在職四十三個月,其政績就其犖犖大者有十大項:一、開闢十條公路:⑴梅興公路,梅城至興寧⑵梅畬公路,梅城至畬坑⑶梅石公路,梅城至石扇⑷梅大公路,梅城至大坪⑸梅正公路,梅城至石正⑹梅瑤公路,梅城至瑤上⑺梅宮公路,梅城至白宮⑻梅丙公路,梅城至丙...

  • 文章鍾天心卓爾不群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作者:繆瓊編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钟天心 人物功绩 品行美德 忠党爱国

    國父守靈人之一,五華人唯一入閣者,來台後曾出任考試院秘書長(時孫科爲院長)。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