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田姓氏記略(四)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5期  作者:孫貫江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青田 姓氏

    从福建上杭迁陈冬坑。周姓的周元顺、周元胜兄弟二人从福建汀州迁沙坑。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刘姓的汝才从福建宁化迁平塔,后分迁马岭脚。乾隆年间,另有林姓的林礼元、林松元、林广元、林子元、林芳兰从福建武平迁卓山、下水龟、横坑、麻埠坑、长庆。朱姓的朱二细从江西迁陈山埠。范姓的范绵晋迁高市西源口。杨姓的杨克文从永嘉菰溪迁圩头,后分迁杨山。邱姓的邱于天、邱于祥兄弟二人从处州迁东源口;又有邱姓(始迁人不详)从福建迁小佐。邹姓的邹幼春从永嘉葵山迁高沙圩地后。陈姓的陈举本

  • 文章山东昌邑振干里居世系略纪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李育鈞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振乾 世系 略纪

    则余等此生无遗域矣,是为纪。中华民国七十六年重九振干欧阳国光谨识李育钧代撰管允亭恭书。

  • 文章廬陵狀元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文天祥 胡广 彭教 罗伦 罗洪先 同升 状元榜

    志流着流着,汇成了高峡的平湖,成就了一代鸿儒。《松臞集》是丰满的谷粒,美好的收成。俨《五伦书》《两代君监》《宋元通鉴纲目》是文介公的血液,是才气的旺泉,于是台阁体的足迹遍于奏章,杂着,策表、讲章、即使寄兴题材咏,迎来送往,也把希望和梦想集结起来,映照出一个升平世界。给阅卷开一个无私的范例,让朝臣之子和贫寒之士一视同仁进而阐明取人乃为政之根本。那典雅工丽的宫词:「霜月照帘栊,开帘独凝伫,玉兰花毁房,金井桐垂乳。风传百和香,羊车往何许。嘿嘿整云鬃,鸦啼俄向

  • 文章安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9期  作者:公旭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安县 方志 公旭

    四门而始有成书。及嘉庆辛未岁,大府奉朝命修省通志,檄各州县修辑新志,以备采择。县令杨公英灿,复事蒐求,更变旧例,列为三十目,较前为备。咸丰辛酉,遭蓝逆之乱,全川殉节死难之绅民,应补入省通志褒扬美德。藩宪又檄县续修县志。同治二年,县令余公天鹏,聘邑擧人陈二先生,以成其事。迄今逾七十年矣,山川道里,已非昔日之崎岖;官司职守,已非昔日之简略;风土人物,已非昔日之淳朴。加以国体变更,学校改组,偏僻之地,今辟市场,通显之人,相继物故。全省通志续修,历数春秋,屡函催

  • 文章文清决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洮漁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司法 决狱 芦管

    宰,字平国,金坛南鄕冻凟舖周庄人,宋光宗绍熙元年进士,自江宁尉(尉主管纠察奸宄捕盗贼典狱)历阶至直显谟阁主管玉局观,卒年七十四岁,諡文淸,其造福家鄕有办义仓,创义役,请准折麦钱粮,改定斗斛制度,造桥舖路,以利行旅,年荒煮粥食饥者,自冬至夏,每日万余人,先后三次,活人不知其数,凡鄕人无柴无米,病无医药,寒无衣被,死无棺衾,向其求助者,无不慨允,女嫁男婚求助者,均竭力资助,故其卒也,鄕人如丧考妣,哭吊执绋送殡之人,衣袂相连属者五十里,其任江宁尉时,毁淫祠

  • 文章以詩供奉的廣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5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7-12-30
    关键字: 广宣 朱湾 恂伯 红楼院

    一广宣,他是唐代许多名诗人的方外之友,値得一写。但在没有写他之前,我要先说几个与他无关的四川诗人,作为上篇。第一,是唐求和恂伯。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的故事,便是由于他仍同是「蜀人」,同是「无志」而「怀土」。北宋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说:「唐求、(一作球、珠)恂伯,有诗名、唐求临池洗砚诗云:恰似有龙深处卧,被人惊起黑云生。又,渐寒沙上路,欲瞑水边村。早行云:沙上鸟犹睡,渡头人已行。诗思不出二百里间。恂伯为范郑郞中诗友,范得句云:岁尽天涯雨。久而难对。恂伯

  • 文章(人文風情)長沙(湖南)「浮筒子」杭州「哥老」(宗親)會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文、圖╱崔述偉 出版时间:2013-01-20
    关键字: 宗亲聚会 乡音乡情 渭云后人

    「浮(方言讀Páo)『咆』」:原指釣竿魚線上的麥楷或塑膠小管,湘籍多「性情中人」,常情不自禁,激情難奈,載沉載浮,是以戲稱彼此。我的外公劉渭雲(一八九〇—一九七三)從晚清洋學堂「湖南高等工業學校」畢業,被公派官費留日。可他耕讀人家出身的父親,聞訊從丁字灣趕進城,力阻他去「倭國」。因之外公一輩子隻做到職員和小學校長,不像他同窗般多去德、日兩國深造。毛澤東詩詞中提及的「……前頭捉了張輝瓚」即是。雖「朝中無人」,然祖上有德,倒也人丁興旺。外公有四兒四女,到我們第...

  • 文章清代毘陵名人手札小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1期  作者:惲樹勳茹辛  出版时间:1975-06-15
    关键字: 清代 毘陵 盛宣怀 費念慈 可毅

    咸丰五年生,光緖三十一年卒,年五十一岁。光緖十九年进士,授编修;十七年任浙江副主考,与文廷式,江标、在词馆皆有声誉,三人年相若,才相伯仲,声气标榜,大率以博闻强识,笃古媚学为归。氏沉着胜江标,密致胜文廷式。自归田后,优游家衖,修绠自汲,即鉴赏余事,亦非江、文所能及。工书,善画山水。著有归牧集。可毅 一八五五—一九〇〇原名毓麟、字葆眞,咸丰五年生,光緖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六岁。光緖十八年进士,官编修。工诗古文,湛深博大,雄文闳笔,殆关天授,于经史大义,中外近情

  • 文章梅李神堂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1期  作者:陸順泰 出版时间:2012-11-01
    关键字: 神堂 顺昌大捷 民族英雄 古神庙

    梅李东街109号有座古庙,供奉(䴔)、李(禄)、金(镇)、周(宗正,即周孝子)四尊神,名曰「四神堂(庙)」。其中主供䴔,故名神堂。神堂始建于明中叶,清初重建,是一座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神庙,在市内很难再有其二,是常熟市级保护单位。神堂占地面积约一亩,建筑面积381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大殿粉墙黛瓦、气势轩昂,镂空屋脊有半人高,东侧有厢房数间,且有天井,环境十分优雅。主殿三楹,抬梁架、圆作、扁作、带翻轩,是典型的清代细木作。正中有神坛一座,方碑铺地

  • 文章天国眇目状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周新邦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太平天国 科举 继盛 状元 人物考证

    永新 周新邦「天国」三年(即淸咸丰三年,西历一八五三年,「天国」系太平天国纪元年号),太平军攻下武昌后,声势之壮,已使淸廷震惊。洪天王为光复汉室计,特令开科取士,选拔人才,仍照淸制,设有文武状元、榜眼、探花等名目。这是天国开科的第一次。这科的文状元,即永新少负才名之先。惟据坊间洪秀全演义所载,指为湖北兴国州人氏,殊失史实。按先字继盛号辉先,永新东鄕溶江人,人以其眇一目,故又以眼子先生呼之。家贫赖舌耕自给,性豪放,博览群籍,少以才名噪于鄕里,且尤工联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