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村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无锡农村经济发展近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8期  作者:壽公  出版时间:1992-12-20
    关键字: 无锡 农村经济 发展 近况

    一中共公布去年大陆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巿,前十名中,有六个县巿在苏南。分别是第一名的无锡县,第二名的武进县,第三名的江阴巿(属无锡巿管辖)。第四名的常熟县,第五六名的吴县和张家港巿。这些县巿的富裕,主要得力于鄕鎭企业。二据联合报报导说:「天下第一县」的无锡县副县长朱伦昌很得意地说:「全国有九个省的工业总产値在我们无锡县后面。」他说,今年无锡县工业产値预计达三百亿人民币,其中百分之九十五来自鄕鎭企业。目前该县拥有各型企业逾五千多家。鄕鎭企业的确为农民生活带来

  • 文章走近灌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吳中成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灌云发展 农村建设 交通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使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国家免征农业税,这是两千六百年来历朝历代所不曾做到的,交通条件有重大改善,鄕鄕村村舖设了水泥路,部分村落也通了公车,农民不再感到出门难。在住的方面,国家资助贫困户,将原有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改建为砖瓦房;农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省市县给予补助,使病痛医疗有了保障;农村低保户有了国家补助;农村义务敎育免收学杂费,对贫困户免费供应课本;种植水稻,可享有每亩二十元的补贴;农户购置大型

  • 文章九江县农村做屋上梁、祭梁习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黃勝旺 胡榮彬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九江 农村 风土习俗 乡野趣闻

    九江县农村,以前建新屋,堂屋屋顶的上梁、祭梁仪式习俗较为隆重,梁木披红绸,放鞭炮,主持木匠端托盘,盘内装粑、饼、糖果等食品。向下撒抛,众师傅及亲友捡食。边撒边念诵彩词,一人诵,众人齐和「好喂」。彩词内容一般较为固定,多为祝愿东家人财兴旺,繁荣昌盛。赣北各地上梁、祭梁习俗大同小异。近年九江县农村建新屋多已不再用木梁,而改用钢筋水泥铸梁,以前上梁、祭梁唱念彩词的习俗现已少见。近日荣彬通过九江县狮子镇王美林先生找到狮子镇住岭村黄胜旺老先生保存的《上梁彩词

  • 文章农村婚礼见闻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9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2008-08-31
    关键字:农村 传统婚礼习俗 过书 发聘 拜堂

    曾经当做旧风俗、旧习惯被扫除干净的传统婚礼习俗,如今又在舟山的渔农村时兴起来。现就笔者所见所闻,略述一二。尽管现在的渔农村青年一般都是自由恋爱找对象,但媒婆的角色仍不可少,媒婆在男方与女方之间起联络、协调的作用。结婚之前,首先要「过书」、「发聘」。「过书」就是由媒婆将写有女方生辰八字的文书送到男方家里。男方请先生排八字、拣日子,如双方生辰八字可以相配,则写好红绿书纸,男女方各执一份,双方办过书老酒,请长辈、亲戚喝酒。来喝酒要送糕(表示高兴)、花生和豆类等

  • 文章赣北农村的新婚撒帐风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王美林 胡榮彬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赣北 农村 新婚风俗 乡野趣闻 风土习俗

    江西省九江县(赣北等地)农村以前新婚风俗中,有闹洞房、撒帐的习俗,近年撒帐习俗已少见。近日荣彬通过九江县狮子镇王美林同志找到狮子镇住岭村黄胜旺老先生保存的《新婚撒帐词》,觉得词文较完整,也较稀见,便回忆自己儿时在农村所经历的撒帐情况,并访问知情者,查阅相关书籍,事理成此篇。撒帐是由撒帐人(主持人)一手端托盘(托盘内放米花及红枣、糖果等食品),一手撒花米,同时念诵撒帐词,也叫帐彩词,一人领诵,众人齐和:「好喂!」。撒帐先撒开门帐,后由各位亲友自由撒短帐

  • 文章插班入高小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 东北农村 乡村教育 儿歌 昌图

    行事,家人亦深受影响。当时农村流传两句谣言,一为「黑马难骑,热汤难喝」—即即指黑龙江之马占山及热河之汤玉麟,不好对付。一为「本庄欲满淸平,打掉两张一万」。制造伪「满洲国」者为日本关东军,其司令官为本庄繁大将,故以打麻将之术语称之。即本庄繁欲想满洲和平,必须先铲除张作相、张学良及万福麟是也。同年七月十一日,伪满设立「大同学院」于长春,二十五日,伪协和会成立发起会,九月十五日日本声明承认伪满,并签署「日满议定书」,十月十四日第一次武装移民抵佳木斯(约四百余人)。民国

  • 文章遙憶南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边陲农村 山左口 南岭 抗日战争 地方武装 伏击日军 南岭保卫战 往事回忆

    久别的家,是属东海县,最西的一个边陲农村;因位于马陵山道左侧的出口,故而得名山左口。这里地势略高,在村子东、北两面,有清澈的河水泛波蜿蜒流过,偎依清秀山川环抱之中;又受惠钟灵毓秀之自然育化,不祇村户年年增添,遂出生不少智勇兼备的人杰。每逢春阳送暖,村里村外,开始蓬勃起来,河柳掀浪,禽族嬉波,醉人的桃梨,咸争妍于村头院落;赭色的山石拱桥,伸出坚硬的长臂,热情地接送来往行旅。这彷若写意的彩绘,远眺近观,均呈现出江南的秀媚,北地之豪壮,居此的人,应该庆幸得天

  • 文章記憶中的徐秤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徐世澤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徐秤庄 地理位置 地区风貌 徐姓人口 中山王 灌溉农田 农村教育

    是在婚丧喜庆时,邻里全部动员,帮忙处理,眞是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最具人情味。后者是彼此互相帮助,分日分批完成农事,还可借此联络感情,敦亲睦邻。2、媒婆这个角色,她眞有一套观人本领,她所娶的两位媳妇,都极贤淑,一直令人羨慕。3、操琴清唱是职业性,专供婚礼寿宴时聘用。4、一对福老人专门在他人婚嫁时忙碌。他们有八个儿子,这在当时社会算是前世修来的福,人人景仰,故在婚嫁时要托他们的福。但在今天倡导的「两个孩子恰恰好」与「一胎化」政策下,变得更传奇了。据我所知,他们家里人

  • 文章十九世纪后期山西农村社会的变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王守思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十九世纪后期 山西农村社会 基督教传播 社会分化 信仰分立 社会整合办法

    最根本的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的变动,而鸦片战争后,西教传播导致的民教冲突与分化,是十九世纪后期山西农村社会结构变动的主要内容。为了遏止社会分化,社会权力系统采取了许多举措,对社会进行整合。本文对十九世纪后期山西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说明此期西教传播的槪况,揭示西教传播导致的社会分化,对当时的民教冲突做些剖析。一、西教在山西农村的传播十九世纪后期的山西有四道九府,共一〇八个州县(包括今属内蒙古、当时隶属山西的口外七厅)。除北部边地有些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