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兴国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兴国志略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1期  作者:鍾傳伊 李嘉栣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古迹 人文 兴国县

    一、沿革吾邑兴国在汉朝时有吕姓远祖封平固侯,食邑吾邑名曰「平固侯第」,至唐朝设潋江书院于是易名曰「潋江」迄至宋朝太宗时始立县名「兴国」,设四隅六鄕,即东隅、南隅、西隅、北隅等四隅,六鄕即淸德鄕、儒林鄕、大足鄕、太平鄕、宝城鄕、衣锦鄕等六鄕,东门外为淸德鄕,南门外儒林鄕,西门外为大足鄕,北门外为太平鄕,崇贤、方太、城岗、石印、枫边等处为宝城鄕,古龙岗、三僚、蜈蚣山、江背洞等处为衣锦鄕,鄕辖若干堡,堡设保正,至民国始废鄕隅,保正易名为地保,地保须由地方

  • 文章兴国欧阳氏宗谱序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1期  作者:歐陽經宇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兴国欧阳氏 宗谱 族谱

    民族为宗族之积,宗族为民族之本,故欲发扬民族精神,恢复民族地位,应自敬宗收族始。中华民族原有其优良之道德传统, 国父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中华民族之八德,并以恢复此旧有道德,为恢复民族地位之先决条件。敬宗收族,敦品笃行,即所以恢复旧有道德也。族人功燮,官陆军上校,志虑周详,以兴国宗亲在台者,为数不尠,而居处星散,联络不易,爰制族谱式样一牒,就兴国四鄕宗亲在台分布情形,画图制表,纲擧目张,±承既往之先恢,下启将来之后裔,人手一编,足启敬宗

  • 文章兴国置县沿革之释说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2期  作者:黄邦宿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历史沿革 兴国县志

    兴国文献第二期预刊兴国置县之沿革史,由于原文系文言文,既无标点,内容涉及不少史地专书、人名、地名,不加解说,古文旧事,实难明了其意义,无从激发思鄕爱鄕之情。笔者为服务鄕贤,不揣浅陋,除对原文句读,单篇刊出,幷撰本文刊其后,以为阅读之助。本文分四部份:一、沿革内所列史书和人,尽量査明,以便知所依据。二、设县前后历朝政区名称略加说明。三、平固城故址攷一文之释说。四、笔者之疑惑——代结论。壹:沿革内所列史书和人之说明此次所刊之沿革,系从淸同治十一年(公元

  • 文章兴国江背镇陈氏六修族谱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5期  作者:陳世昌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颍川 族谱 陈氏 江西省 兴国 江背镇

    兴国 陈世昌国有史,家有乘,由来尙矣。然国史不修,则篇残简断,曷以昭示于将来?家乘不修,则瓜蔓椒蕃,曷以绵延于弗替?盖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此则孝子嗣孙所以汲汲以家乘之修。家之有谱,则可考其支脉源流之所自。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万派而朝宗,犹人之世系,百族而处,千枝万叶,莫可纪极。不以溯其源流,序其昭穆,何以知,上追高曾及高曾之所由来,下逮子孙曁子孙之所蕃衍。夫事愈考而愈明,谱愈修而愈备。吾宗自舜帝重华公大始祖,开族以来,嗣续百余世,三千

  • 文章兴国建县史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建县史 历史沿革

    赣州府志卷之二疆域)兴国本赣县地,吴孙权嘉禾五年析置平阳县,晋太康元年改日平固,皆隶南部都尉;后改为南康郡,县隶如故。隋开皇九年改南康郡为虔州省,平固入赣县,改赣县为南康县;大业三年仍改虔州为南康郡,南康县为赣县;自隋开皇以后,平固省入赣县者凡三百九十二年。宋太平兴国七年,知虔州王协奏析赣县潋江鎭之七鄕即平固地益以庐陵,泰和地置兴国县(名胜志因年号为县名)元明仍旧。国朝(淸)因之编户五十三里(通志)。兴国县广二百三十里,袤一百四十里,东界宁都州黄陂

  • 文章兴国纪要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1期  作者:方顯達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县治 县衙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面积三八八〇平方公里,人口约三十余万。东北多山地,西南多丘陵,中南为平原。濊水(裕称东河)由东面西,潋水(裕称北河)由北南下,至县城合流为一,以潋水为大,乃名潋江,至龙口流入贡水,抵赣县与章水汇合后而为赣江,东邻甯都,东南接雩都,西南连赣县,西比万安,西北界泰和、吉安。开发于唐末,原属赣州辖,本名平固,以有邑人某在晋时被敕封为平固候得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建县,故名兴国。县治设于秽潋两水合流处之潋江西岸,以迄于今。过去潋江水深数丈

  • 文章赣州府兴国县舆地图说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1期  作者:黄邦宿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地图 地域范围

    本篇所述之山川河流、村庄界域,系依据淸代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开始勘绘,同治七年仲秋开雕,由曾担任江南江西总督的曾国藩,先后任江西巡抚的刘坤一、沈葆桢为总裁,布政使文辉等任协裁,州知府任提调,所刊修的江西全省舆图一书。当时兴国县知县李继曾亦担任分査勘绘工作。该画刊行至今已百余年,所记地名少数可能稍有变易,惟其方位必属正确无误。原书图说其文字幷无句读,笔者特加标点以便阅览,且淸代官制及名词,时人必多不了解,幷于原文之后,予以解释说明,以免读者査询之苦

  • 文章兴国城黄姓开泰公传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1期  作者:黄邦宿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黄姓族人 宗谱

    在刊录开泰公传之前,为使我黄姓族人对迁移至兴国的时间与来自何方?以及传世字派问题。有一明确概念,藉便于阅读开泰公传的帮助。同时此传是从族谱钞录寄来。特加以标点,俾免误读。兴国城黄姓族人,分布城内、滩脑、筲箕窝、五里亭等地。无不知道光祖堂,实际上光祖公并不是一世祖,一世祖是若处公字开泰。其生殁于公元一三四二至一四一四年。他在元朝衰微之时,自广东迁兴至光祖公已历十六代。时间上计算:所谓元代势弱,应自四大汗国灭亡,顺宗至正八年即公元一三四八年,方国珍起兵

  • 文章重印兴国县志序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3期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县志 故乡 书序

    人不可以忘本,所谓飮水思源,愼终追远。人生在世,纵使丰功伟业,威名显赫,对祖宗遗德,鄕土人情,仍应永矢勿谖。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不仅有敎时人,亦以永垂久远,擧凡疆域城池,星野气候,山川形势,民俗物产,名宦鄕贤,孝义节烈,甚至诗文传记,莫不有志。后人雒诵之余,能不肃然起敬感慨系之乎。兴国县志自明淸以降,数经增修,然多不可考。本会成立以还,鉴于来台同鄕为全国冠,数十年来子孙繁衍已逾万众,其对故鄕历史文物多已茫然,童稚者更毫无所知,爰经发行「兴国文献」,藉以

  • 文章从科名看兴邑诸姓兴替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3期  作者:黃邦宿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地方名人 科举

    一、前言:动机与目的余少时,尝听鄕人传扬:翰林谢远涵、秀才蓝宝田、军门提督女儿某某等事蹟。令人神往。尤其说到黄家科名:「一门三进士、兄弟两拔贡」,津津有味,感同身受。历数兴国文风如何如何兴盛,再印证当时省府主官:王有兰、王又庸、胡嘉诏、朱一成、刘时范等,大有江西人物尽粹兴国之感。认为兴国是一了不起县份。因为对兴国有这份光荣感,且生平喜欢文史。及购得淸同治十一年,公元一八七二年版兴国县志,极想做点「鉴往励今」工作,期能对同鄕后辈,提供些微贡献。了解祖先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