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益事业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伯常連公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謝照嶙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谢常连 族长 俭朴 公益事业 往事回忆

    生活简朴,除非逢年过节,具备鸡鱼肉等良品,宴家人外,常餐餐用素,仅淡饭蔬菜之类,衣着亦仅粗衣,绵布,绸缎之属少有之。其俭德之风,闻名鄕里矣。但对于地方公益事业,则宽怀乐善之。如助贫救急,捐建祠宇,修桥舖路,无不慷慨为之。尝新建黄柏冈茶亭,以便来往客商,休息茶飮,及舖修黄柏村至黄柏圩道路,自督工赶修皆亲自领行,惹得地方人士赞美。鄕里遭逢靑黄不接时,米谷缺乏,即擧办平粜。如遇天旱饥荒时,以地方之风俗,同宗人,均求助于同宗富有者求接济,先伯父皆乐为施舍救援。吾云天谢家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兄籍田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楊衍紳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杨籍田 务农 师范学校 小学校长 公益事业 病逝

    先兄籍田,派名衍經,生於民前十一年十二月九日本縣上陽村,世業農,父世材公,雖以家困未克入學,然勤儉自持,終成小康。昆仲有四,妹一、先兄居長、二兄衍綸、三兄衍銹、妹連英均陷大陸,紳能携眷隨軍來臺,先兄之鼓勵也。先兄友愛逾恒,嘗謂:愛國必先齊家,而以修身養志爲大孝時相勉勵。平生道義待人,忠誠接物,自强不息;尤對地方公益,鄕里糾紛靡不竭力以赴,鄕人族人每德之。先兄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二師範,初受聘於私立劉氏羣德小學校,時前淸拔貢劉雅堂老輩任校長;繼任縣立小學校長多...

  • 文章我所敬佩的企業家王永慶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王永庆 企业家 中国台湾 家境贫寒 艰苦创业 公益事业 人物事迹

    经营之神」美名,对台湾企业的付出与贡献有目共睹,不是只顾自己的企业成长的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王永庆生活简朴,却热心公益事业,为善不欲人知,而其一生卓越不凡的风格,必会传留人间。在红白蝴蝶兰装饰下王永庆的灵堂显得朴实、典雅,告别式采追思方式进行,透过彩片介绍王永庆生平,并由过去在王永庆协助下拥用助听器,来台换肝或获得读书,就业机会的青少年朋友,一声声衷心,眞挚的感谢,追怀一代巨人,在会场一张张充满感谢的面孔。告别式中王永庆妻子,包括大房郭月兰

  • 文章(肆、人物傳記)楊應月公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楊遠爊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杨应月 万应商行 家道小康 公益事业 修理城墙

    杨公昌潮,字应月,世居坪坊老内村。在县城小南门开设万应商行,因经商得法,信誉大著,万商云集,家道小康,乐善好施,对公益事业,尤其热心。瑞金县知事刘某,命其监督修理城墙得力,赠其匾额曰「恪执其事」(县志)

  • 文章王公璵公與地方教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王公玙 官员 公益事业 地方教育 兴办中学 启兴中学

    墟沟王公璵公,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七日与世长辞了,离今天已是十年。他一九二二年离家去北平读大学,就很少在家,到一九二七年参政后,基本就不回家了。家鄕人与他年相仿者,见他都不多,至于幼晚之辈,见之更非易事。然家鄕人无老无少、无长无幼,一提起他几乎无不知者。这和他热爱家鄕、关心家鄕的公益事业是分不开的,家鄕有求,随即应之,家鄕有难,随即助之,特别是关心地方敎育,更是使人难以忘却。海属敎育落后,自不待言,到抗日胜利,公立中等学校,只有三处,一所是海州的省立东海师范

  • 文章憶南京崇善堂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4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南京崇善堂 会员子弟奖助学金办法 地方公益事业 节妇 私人慈善机构

    轩公晚年主崇善堂时,尝慨然曰:现所事者仅消极之救济事项,曷能筹得的款,兴一义学,庶桑梓后进不致因淸寒而埋没才俊,最低限度如能于堂中领卹者之子女,有向学之志者,年予奖助,裨幼有所敎,异时得获出头之日,岂非更具重大意义,故昔日于奖学之事,亦再三有所致力也,崇善堂属地方公益事业之一,不无掌故有关,爰就向之所闻,简述一二,一则聊申白云故鄕之思,一则藉识鄕党人士之热忱公益,视他邑无逊色,而故里节孝风尙,尤应有以彰之。堂址位于南京中华路金沙井,无堂皇匾署,淸墙门式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