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林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細説福州戲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7期  出版时间:1993-07-31
    关键字: 福州戏 儒林班 曹学佺 紫玉钗 十三家儒林班

    本期起连载陈明锵先生:闽剧的前身「儒林班」及「平讲」与「江湖班」到「三合响」和「四合响」;介绍闽班: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及庆乐然、新国风、上天仙及其他、众星和复兴、四赛乐和风起云涌的业余剧社,详述班主背景、兴衰、出子与特殊角色,可比一部闽剧史。(堇志)闽剧又称福州戏,流行于福州、三明、宁德及建阳等福州方言地区二十多个县市,远渡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旅居地。它的前身,是由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汇成,又受徽班、京班影响,长期的吸收和充实,成为一个多声腔

  • 文章忠臣孤子黃宗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6期  作者:余烈 出版时间:1988-06-10
    关键字: 黄宗羲 生平 事功 评述 儒林琐记》 《余姚县志》

    儒林琐记」云:黄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父尊素,天启时,以忤奄党,与杨涟,左光斗同死诏狱。思宗立,宗羲首诣京师讼寃,袖铁椎击奄党许显纯(天启时,主考东林狱者。),流血被胫,又拔应元须,归吿父主。「余姚县志」节云:黄宗羲年十四补仁和学诸生。尊素官明御史,以劾魏宗贤死诏狱。庄烈即帝位,宗羲年十九,袖长锥草疏入京讼寃,至则逆阉磔,得赐赠荫,即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讯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袖锥锥显纯,血流蔽体,又欧应元,拔其须,归祭尊素神主前。又椎杀牢子叶

  • 文章細説閩劇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9期  作者:陳明鏘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闽剧 三合响 四合响 儒林班 徽班

    三合响和四合响闽剧前身,儒林班、平讲班和江湖班三种演出形式长期共存。到了清中叶的乾嘉盛世,朝野歌舞升平,儒平班深入城里南台仕宦的深宅大院里弹唱;平讲班和江湖班则活跃于福州周围的城鎭鄕村;而徽班则独占官府衙门和城台会馆神庙,各领风骚。光緖初年,儒林班得到仕绅支持,走上高台,向广大观众献艺,声势煊赫,冲击了平讲班和江湖班的阵地。后者为招徕观众,稳住阵脚,也聘请儒林班师傅,敎习逗腔及演技,甚至挂出「儒林班」的招牌。光緖九年,福州诗人聂敦观写《观剧》诗:「文章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