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年俗雜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修水

    年俗,是人类创造享用并在群体中流行的文化事象,具有社会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变异性等特征。年俗文化,历史悠久,传承不衰。它是人类在发展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它始终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制约。在修水民间过年习俗很多,是持续时间最长,气氛最热烈的民俗节日。仅举几例,可见一斑。备年货。秋收后,人们在秋粮进仓时,即着手储备过年的米酒、豆腐、粉丝、销子之类的原料。立冬之后,选用优质糯榖酿造米酒,奉乡地区称「撑酒」。其色清、味甜、质酽、性长

  • 文章修水五杰广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修水 五杰广场 陈宝箴 陈三立 陈衡恪 陈寅恪 陈封怀

    修水县为褒扬县名在义宁时期的举人客家陈宝箴四世五杰的对国家贡献所留下的丰功伟绩,及在学术上的成就,以激励后俊,特于县城之北,与南崖山谷纪念馆,遥遥相对,辟地建设了一个五杰广场,以资人民瞻仰!本刊各期曾有多位作者报导陈宝箴家世时提及修水五杰广场。但该广场的形势如何呢?特将该县所树立五支石柱刊布,其排列位置中间为陈宝箴、北右为陈三立、北左为陈衡恪、南右为陈寅恪、南左为陈封怀,柱上均刻有各人头像和生平简略。因字迹细小,无法摄入,特分抄录以飨读者:陈宝箴

  • 文章修水县简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盧卓辛 出版时间:1991-04-02
    关键字: 修水县 黄龙山 历史沿革 黄庭坚 周敦颐 濂溪书院

    一、概况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幕阜山脉与九岭山脉之间。与湘、鄂两省毗邻。商封艾候国,春秋时代为艾邑,先后属吴、越、楚等国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宁县一部份,德宗贞元年间将武宁县西八乡划出,另设置分宁县。唐、宋两朝均为大县。元代升为宁州。清嘉庆元年改名为义宁州。宣统二年划出县南一部份另设置铜鼓县。民国元年称义宁县,三年又改名修水县。全县总面积四五〇三平方公里,幅员为全省各县之冠。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圧园」的山区县。现全县

  • 文章武寧縣沿革與山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嶺南梁鳴岡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武宁县 历史沿革 山川地貌 修水 地方志

    武宁县知县候补同知一、沿革惟武之区,隶吴之曲,荒荒艾侯,奠兹南服,川媚以珠,山辉以玉,既启灵封,遂为乐国。朝代云遥,罔留简牍,爰逮汉书,舆地始录,世理厥绪,网如列烛,柳峯蔚蓝,修水净绿,为草为因,时劙时属。分部纪疆,古今在目。作沿革表。淸因之,领九鄕,编户三坊五十一里。按武宁县昉于唐,而茅土之分则始于艾。艾虞夏间无明文,不可考。商穆鼎有艾侯,罗长源,路史谓艾县,隋入建昌,艾城在武宁,长源淹博精核,所称引当不诬。汉有海昏,侯国。海昏与艾相错,武宁分自海昏

  • 文章修水县简介(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盧卓辛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修水县 齐白石 义宁镇 凤献书院 黄龙山 清水岩

    民国廿一年,全县有公立初级小学二所公立完全小学九所,私立初级小学七十六所,学生共二、一三七人。民国廿四年推行保学制(即一保办一小学),设立区、乡鎭中心小学和保立小学,民廿五年全县设立中心小学九所,县立完全小学三所,保学一四六所,私学一五一所。中等教育方面,清光绪卅一年秋,知州金沛田首创义寜州中学堂,因经费困难,只办四年告辍。民国十六年只创办修水中学,同年十一月改为省立第十五中学,迁校三都,至民国廿二年因地方混乱而停办。民国廿六年复办修水县立初级学中学,至廿八

  • 文章對編修家譜的幾點淺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朱協棠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修水县谱研小组 文化传统 四点建议 家谱作用 姓氏调查

    遵照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目录》通知,和1988年7月首届家谱研究会精神,经江西省谱研会1996年11月15日批准,同意成立修水县谱研小组,12月在民政局熊金旺局长主持下召开第一次会议,到会有熊、曾、冷、朱等8姓,选举熊金旺同志为组长,曾丕模同志为副组长,朱协棠同志聘为顾问。到2010年止,谱研小组已发展30多个姓氏。一、国有史,地有志,族有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及表现形式之一。孙中山先生曰:「由家庭合成宗族,由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