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侯氏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守愚堂簡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抚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守愚堂 简释

    我族侯氏,居萧已久。据说祖籍系山西省高平县家大楼。何时迁萧,年代已不可考。这是我少小离家的人,心中一点遗憾。我们的堂号是「守愚堂」。这「守愚」二字,是我的祖先对后人一项高明的训示。本来「愚」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但是有的人因愚而能忍让,能吃亏,不巧取,不豪夺,养成了种种美德。古人常以「大智若愚」来自勉,或以之以誉他人。我们的「守愚堂」,就是要我族人凡事不要太聪明,要敦厚一点;忍三分,让三分;情就多三分,路就宽三分了。我当以此自勉,更勉我后人了!

  • 文章兩漢三國之蜀賢及其著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6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78-03-31
    关键字: 周易 尚书 小夏侯

    遵老子注二卷,老子指归十一卷。涪翁,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鍼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鍼经、诊派法传于世。(见范书)李助字翁君,涪人,通名方,校医术,作经方颂说,名齐郭玉。以上所列,并有一人而通数家之学者,如景鸾兼周易施派、齐诗派、庆礼派、三礼之学。杨终兼春秋公羊学左氏传。李譔兼毛诗派、礼大小戴学派、三礼之学。任安、杜微同兼周易孟派、尚书小夏侯氏派。杨雄兼周易、尔雅。谯周兼礼经高堂派、论语皆是。本文采辑淸唐晏两汉三国

  • 文章侯氏祖先嘉南之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2期  作者:中一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宗亲会 北圳 龙凤宫 南鲲鯓 祭祖

    今年二月十七日(农历正月十六日)侯氏宗亲会租用游览车一辆,上午八时在国父纪念舘停车场集合理监事宗亲及眷属四十余人,直驶嘉义北圳龙凤宫,参加落成典礼。午宴后顺道参观蒜头国民小学内东和图书馆,再经朴子、布袋、往南鲲鯓庙拜神,又赴台南二重港仁安宫(侯氏祖庙)及三寮湾东隆宫与侯氏宗祠,焚香敬神祭祖,下午五时半方乘原车囘程,由高速公路返台北已二更时候,兹分述于后:一、宗亲会之组织台北市侯氏宗亲会,成立有七年之久,第一二三届理事长,均由会员大会先后选出政廷宗长(东

  • 文章憶開建一年見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中一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封开县 起程途中 建置沿革 唐朝状元 侯氏祖先

    脚下云霞随地起,眼前尘土霎时销,万金书寄南归雁,三级天门已一跳。』五、淸明祭侯氏祖先侯氏出姬或出姒姓;唐书世系表则谓:「侯氏出自姒姓夏后之裔,封于,子孙因以为。」一云本出姬姓,晋缗之后裔适他国,以侯为。又急就篇谓:「侯氏之先,郑大夫宣多,羽之后,鲁有叔、齐有朝。」姓解谓:「上谷侯氏,左传郑大夫需之后。」战国魏都大梁夷门公嬴设谋助信陵君,荐擧朱亥,卒达救赵目的,侠骨义肠,流芳千古;明未淸初,商邱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亡不仕,发愤为诗古文

  • 文章大埔县百镇萧源流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镇萧家族 源流考证 宗族观念 家谱文化 族谱世系

    何,佐汉高祖成帝业,拜为丞相。百以相国为一世。何生则,则生彪,官谏议大夫。彪生章。章生仰。仰生皓。皓生望之,少有重望,仕至太子大傅,汉宣帝察其明敏持重,疾笃,受遗诏辅政,领大师尚书事,对元帝多所匡正。望之子育,为汉元帝时相。育生绍,为御史中丞。绍生阂,任光禄卿。阂生阐。阐生冰,为吴郡大守。冰生苞,为后汉中山王相。苞生周,为国子博士。周生蟜。蟜生逵,为台州从事。逵生休。休生豹,为广陵郡丞。豹生裔,为济阴大守。裔(长子嘏,永嘉二年,因苏颂作乱,领子

  • 文章溪北萧氏族谱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蕭象烈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溪北 家族 编纂族谱 家族名贤 历史背景

    吾宗萧姓散居粤之各郡邑者,支分派别,而源流皆出自江西,盖或因官而占籍,因乱而避地,其在埔之白其一也。按谱白肇基祖淳公,公之原籍在江西泰和,鼻祖文元公,讳觉,官兵部尙书,避马之乱,自湖南迁泰和,而淳公,登庆元中进士,历官漳州刺史,奉调迁潮州,不一年而辞荣,韬光隐遁于溪。传至宗敬兄弟,家号素封,通地理术,不靳重资买置吉地,茔葬其先人于高陂山海螺形,又自卜佳城及淑配茔城,今倶称名墓,以故衍嗣六房,厥后昌隆,衣冠相望,诗书之泽源而来,若学文、恪庵、省斋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