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位置共返回10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林地理位置与人物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华同鄉会会刊》 第1期  作者:鍾晉壽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西林 地理位置 人物

    西林埧位於五華老縣城東南方約三公里處,岐嶺河與潭下河交滙於此,卽韓江上流,面積約 。居民有鍾姓、卓姓、張姓、林姓、沈姓、曾姓等,其中以鍾姓、卓姓居民較多。村民多以農耕爲生,亦有少數從事軍、政、商界等,較爲傑出者有如下列:鍾公髯:從事法政,頗有積蓄,並在村內新建洋房乙幢。鍾競生:從事醫政,官拜上校,曾任戰區司令長官部軍醫處長。鍾其殷:從事軍政,官拜上校,抗戰勝利後曾任補給單位支部長。鍾錦軒:從事軍政,官拜上校,曾任軍需處長,被服廠長、總庫長等職。鍾軒孫:從...

  • 文章附錄二 大埔縣圖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期  作者:藍鼎元 出版时间:1965-08-15
    关键字: 大埔 地理情况 匪盗位置

    縣小賦薄,而以大爲名,埔邑是也。其地廣二百二十里,袤一百七十里,洵不小矣。山多田寡,磽■崎嶇,名爲大,而實未大爾。介閩粤兩省之交,東隣永定,西瞰海陽,南接平和,北控程鄕,西南與饒平錯壤,東北爲上杭連界,六縣唇齒輔車相依,雖日僻處山陬,實汀潮間一樞軸,可不謂雄且壯乎?天下治所多面南,獨埔邑朝宗,北向茶山,形勢如衆星之拱辰極,蓋有教宗之意焉。東西之山,若風波嶂、陽石峰,皆邑重鎭,文峰屹其南,赦文峙其北,天梯華表,壯三河之勢,閻羅石爲閩粵之限,陰那山在邑之西北...

  • 文章自連雲港到連雲巿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连云港 位置 交通 国防 生产

    一、连云港名称之硏究连云港者,即 孙总理实业计划中第三计划第四部中之海州二等港是也。然而既曰海州,何得改为连云港,个中原因,实具有下列二种理由:㈠总理实业计划自序中有云:「……至其实施之细密计划,必当再经一度专门名家之调查,科学实验之审定,乃可从事,故所擧之计划,常有种种之变更改良,……」观此,知一切计划,常有改良之余地,况言海州二等港,实泛指海属海岸而言也,故其位置,有选择之必要。查海州沿海诸地,其能具海港资格者有三:一曰连云(旧名老窰),二曰临洪口

  • 文章武昌起義之地理史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鄧耀華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地理史观 辛亥革命 地理位置 武昌

    但它总以为一切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最深沉、最普遍的因素在那里支配着,这个现象就是历史的「元」。「一元论」历史哲学大别可分为「唯心」与「唯物」两种。「唯物史观」中又可分为物理史观、地理史观、经济史观、种族史观等。其中主张地理史观之学者认为:「地理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等均能产生因子,是支配历史的根本原因。」地理史观运用到政治学方面,称为地缘政治学(Geo-politcs)运用到军事学方面,则称为地略学(Geo-strategy)。前者是二十世纪初的产品,后者

  • 文章嶧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孫鍾城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峄县 地区简介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一、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为鄫国,属鲁,楚改为兰陵邑,隋设鄫州,金改为峄州,明降为县,淸代仍之,属山东省兖州府,今称峄县。原属三等小县,后因枣庄产煤改列二等。二、地理位置——境地位处鲁南,南北向约六十公里,东西向约四十公里,南面与江苏省铜山、邳县接壤,境内除运河两岸有部份平原,其他皆为丘岭山地,人口约二十五万,胜利后行政上设六区廿四鄕鎭。在战略上为进入华北必经之途。三、交通——交通以陆路为主,津浦铁(公)路直穿本县西境,亦为吾国从江南至北京、东北主要

  • 文章鎭下關漁業良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歐文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渔港 镇下关 地理位置 开发计划

    提起鎭下关,或许有些鄕亲还很陌生,因为其地非通衢要道,名气不大,甚至连位置何处,一般地图上都无载明,所以有略加说明的必要。温属永、乐、瑞、平、泰、玉、文七县,除泰顺、文成二县处内陆,其余都属滨海县份。有三条港湾,则瓯江属永嘉,飞云江属瑞安,鳌江属平阳。这三江的天然条件都不甚良好,原因是各港上方山陵绵互,溪流甚多,长年雨水冲倒,大量泥沙淤塞港中,大吨位船只无法入港。鎭下关位于鳌江的西南端,隔海相望,对面就是福鼎县的沙埕,是个渔港。从鳌江经金乡、赤溪、马站至

  • 文章貴州省經濟資源槪述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期  作者:何輯五 出版时间:1965-01-01
    关键字: 贵州经济资源 地理位置 方志资料

    一、地理与位置贵山峩峩,富水汤汤,是我贵州经学大师遵义郑珍子尹先生题贵阳山水之诗也。故近入于诗文中每以富山贵水为贵州代名词。贵州古为鬼方地,汉设牂牁郡,明始设省治。境内多山,素称「山国」。居中国南部之中心,位于长江,珠江两水上游之间。纬度在北纬二十五度至卅度。海拔由四百公尺至二千六百公尺。全省万山丛错,地势高峻。自西北部至东南部蜿蜒而下,形成一大倾斜面;地理家称为「切割高原」。省之四邻东界湖南,南接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总面积为十七万零一百九十六

  • 文章香港新界大埔之太和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文武二帝庙 广福桥 位置 创建

    一、太和市之位置新界大埔之太和市,俗称大埔新墟。自九龙乘车,穿狮子山隧道,抵沙田,继沿大埔道前行,经何东楼、马料水、赤泥坪、大埔尾、樟上滩、大埔滘、及元洲仔等地,行车约一小时许,便可抵达大埔新墟。二、太和市之创建明万历年间(西元一五七五年至一六二〇年间),邓氏于大埔建立孝子邓师孟祠。至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有名邓祥及邓天章者,承垦大埔税地,复于孝子祠旁,立墟起舖,(此即大埔旧墟)招贾营生,并将该墟之出息,供孝子祠粮祀之用。嘉庆年间(西元一七九六

  • 文章感恩亭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謝群新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感恩亭 修建纪实 地理位置 历史发展

    寶樹(敬恕)堂庠齋公後裔謝絕允公生長子純祥、次子義祥(娶妻林氏)。義祥生獨子群新,幼年進本村英彥學校就讀,畢業後群新與元喈叔、桂祥叔報考廣東省立梅州中學,畢業前夕,適對日抗戰軍興,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乃於民國卅年三人同行投筆從戎,修習軍事工程,畢業後為國服務,輾轉沙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各兵種而進,後各兵種而退,苦不堪言。憶初進校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承蒙英彥學校老師鄧柏青、曹標云、維新哥、旺發哥諸位先生之諄諄教誨,奠立根基,得予順利考進中學、軍...

  • 文章深圳灣掠影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9期  作者:魏華潤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深圳湾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城市建设

    (注:深圳的西湖苑黃昏美景)去年冬,筆者應兒子要求,來深圳灣畔居住,順便幫助孫女學習。從冬到春,由春至夏,目睹旖旎的自然風光和輝煌建設,耳聞過去與未來情景,深感這裡是個好地方。一深圳灣位於深圳市西南部,東起福田工業區,西止蛇口,南與香港隔海相望,北靠南山區。從灣底放眼望去,煙波浩渺,群山環抱,像一個大湖。深綠的海水,映著藍天白雲,朝暉夕照,氣象萬千。每當晨曦初起海平如鏡之際,便有幾十隻動力小木船來回穿梭,悠然自得,那是當地居民在捕魚。徜遇潮落露出灘涂,他...

共104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