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文化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寓臺建譜總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宗谱 族谱 考证源流 传统文化

    一、中華民國四十五年歲次丙申之秋,余役於高雄市政府,因事赴臺北,趨候族叔同序魯生公於臺灣高等法院職員宿舍談次,語及來臺族人槪況,間及族譜沉淪,窺瑜無期,乃有纂輯族譜之動機。不期年「魯西尹氏支派系統述略」一萬五千言問世。當時悉憑個人記憶,且屬急就之章,實嫌簡略。嗣後繼續努力,廣徵族人意見與閱覽文獻資料,至五十八年秋「魯西尹氏族譜」初稿成。又八年,臺北新店二城「魯西尹氏家祠」興工,越明年之淸明節,家祠落成,乃恭陳族譜初稿而祭告之,以示對先祖之永思耳。繼獲悉淸...

  • 文章米氏家譜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米氏家谱 序文 传统文化

    粤稽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兢兢以正姓氏爲務。正其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正其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正而後千支萬系,脈絡分明,其所裨益豈淺鮮哉!蓋蔭樾者頌本,飮河者思源,爲人皆有水源木本之思。是以命名錫字不敢誤犯前人,皆因家譜有敘故也。余家前有族伯庠生諱應策者,自順治三年敘成一譜,迄今已八十年矣。苟無人焉以再敘之,則後世命名錫字,不免有犯前人之尊諱,故家譜之重整乃要務也。余家先代家譜年久失傳,遷忻之後始於米拳,遂以拳爲始祖矣。自明洪武四年從雲中遷來忻...

  • 文章宗戚遺規志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宗戚遗规 传统文化 风土习俗

    祠堂「祠堂」,又叫「宗祠」或「家廟」,其建築樣式,陳設內容,祭祀活動,管理經費等,大致相同。通常由德高望重的族長發起,同族同宗人集資建造,幷買些土地作爲祠產,又叫「祭田」或「香火地」。香火地和宗祠建築物一樣,是全族人的共同財產,其收入主要用來支付祠舍維修、日常香火、節日祭掃、宗事活動費用及看護人的工價等等。祠標祠堂建築結構通常爲四方三合院,主屋(堂屋)五間,兩側廂房五間或三間,前爲一小型宮殿式門廳。大門前以石獅或石鼓作門闕,石鼓上浮雕松鶴、山水、雲朶等,...

  • 文章談婚喪儒禮話儀注規章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婚丧礼仪 礼制规章 传统文化 丧葬流程

    我國設官司禮,素有定章,惟以稱謂之殊,歷朝各別,衍變頻繁,未趨一致。溯自周之春官、漢之家曹尙書,魏之詞部,後魏之儀曹,名義各別,職同類焉。禮部始見書編,起自後周,隋援其制,唐又變更,稱曰容臺,禮幃,春臺諸名義。降至晚淸,遂有典禮院之設,專司國家禮制規章,指導民間昏喪祭奠,依制遵行。民國肇興,提倡改革,舊制推翻,新章未立,復因戰事頻仍,連年不息,禮制典則,迄未頒行,數十年來,仍沿舊習,自由採用,行成不古不今,非新非舊,匪但民間行使禮儀,毫無依據,無所適從,...

  • 文章(拾貳、附錄)瑞金文獻徵稿啓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传统文化 征稿范围 同乡会

    一、本刋以發揚瑞金傳統精神及歷史文化爲宗旨。二、本刋徵稿範圍如次:⑴有關瑞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敎育各項史料。⑵有關山川、鄕土、風俗、禮儀、掌故、民謠、歌曲、童話。⑶有關瑞金先哲鄕賢之傳記軼事。⑷有關瑞金革命、剿匪、抗日、戡亂、抗暴先烈之忠貞事蹟。⑸有關瑞金名勝、古蹟之文字及圖片。(圖片用後奉還)⑹有關光復大陸後瑞金重建之計劃。⑺有關瑞金旅臺人士對國家社會貢獻之報導。⑻有關瑞金人士在海外講學、留學及從事其他職業之報導。⑼有關敵後鄕情之報導。⑽有關小品...

  • 文章八閩文化之宣揚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宏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五胡乱华 八闽文化 历史发展

    所记之文献,均本于华夏精粹,并其所有宫殿、民房、寺庙、桥梁、水圳等,具本于中国文物之赓续。自五代之后,宋朝一代,闽城实行传统文化之遗风益甚,各地所留之遗迹,可征者益多,北宋南渡,以杭州立基,文化随因此南移,比于残唐尤甚。濂洛之学,由杨龟山再传门人朱熹而广,形成闽省学系,兴中原流传之各学派并绍于世,且此学规以穷理求义,内治而外修,传遍八闽,海上达于金门,远及南洋矣!其影响之大,传布之广,国内海外均表崇其文化,可证其成。洎后南宗虽亡于元,而八闽文化潜存,始

  • 文章當前紀念岳飛誕辰的五大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岳飞 人物生平 学者论述 传统文化 爱国精神

    本(六七)年三月廿三日(農曆二月十五日)爲我中華民族英雄岳飛諡武穆封鄂王八百七十五歲誕辰,台灣馳名的宜蘭岳武穆王廟例於是日擧行隆重祭典,主持人亦例於每年預約筆者屆時與祭,並代邀請硏究歷史學人及熱心提倡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人士同往觀禮。若黃季陸先生、陳立夫先生、方杰人(豪)、宋旭軒(晞)、李守孔敎授等,均曾先後蒞臨。另台灣電視公司於六十五年四月十九日推出國語連續劇「精忠岳飛」之前,該劇製作人亦曾邀約偕同全體演員前往致祭並爲撰寫劇中人史事述要。今日中影、中製...

  • 文章文化教育與國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 公安体 中华文化

    自命爲讀書人,對文化教育與國運素來就相當關心。來台之後,有鑑於國運否塞,文化亦瀕臨存亡絕續之交,因而有關文教方面的人與事,時縈於心,讀書看報,亦多用力於文史哲學方面。在領導階層,在檢討**挫敗之際,仍著重於「實踐三民主義,復興民族文化」。個人在物質生活窮苦的大環境中,精神並未頹廢,其中自以國家仍有希望爲最大支柱。在初來台灣的那些年,薪資微薄,有時候買書也缺錢,因而公家所有的書刊,就成了主要的精神食糧。記得我有一本剪報黏貼簿,朝夕誦讀,視爲至寶,後來同事們爭...

  •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师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自然思想 人文思想 师道 中西文化

    郡县政体之新局面,而终不获后世之好评,其所以然,详治中国史者,自能言之,兹不复论。要之,自秦以下,中国乃为一郡县大一统之国家,不再行古代之封建,此不得不谓是中国文化传统一进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两用中,亦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点。公与私,亦人生之两极端。极其公,则率天之下莫非王土,尽归一天子之统治。中国广土众民,其土地之广,堪比全欧洲。其民众之多,达于全世界四分之一。而擧国共载一天子,已达两千五百年之久。论其私,则全国民众各自分有家庭,各孝其父母,递传

  • 文章代序:從「蓮花歷代詩、詞選集」泛論——傳統詩、詞應如何普及化的思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中国传统诗词》 文化商品 出版 传统文化 书香社会

    蓮花 賀志堅「中國傳統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絢麗璀璨的奇葩!「中國傳統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特殊的象徵與標竿!—如果文化也可以說成商品,那麼它便是世界文化商品中,最特殊的產品和品牌。而且,數千年來,這個世界級的文化品牌,至今還沒有發現,另一種同質的產品能替代它。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光榮與驕傲!而詩,它具有一種:拘謹的、含蓄的、旣純潔而又高尙的格調、意境與情懷。而詞,它具有一種:浪漫的、奔放的、旣優雅而又綺麗的韻味。多采又多姿!兩者,具備各種性質、內...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