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亲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憶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芈復培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家乡回忆 亲人 名胜 语言

    從姓氏說起我族姓氏——芈姓,較爲稀罕。所以;在此特先予介紹。史記卷四十,「楚世家」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季連,芈姓,楚其後也。……」在「索隱」系本云:「六曰季連,是爲羋姓。季連者,楚是。」宋忠曰:「季連,名也,芈姓所出,楚之先。」另考之資治通鑑,春秋戰國時代之楚國,卽爲羋姓。康熙字典中「芈」字之註釋:「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芈姓,楚其後也,後改魏氏。」應是本姓迄今較少的原因之一。而秦併六國後,楚之王裔,爲了避禍,...

  • 文章家譜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武忠森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家谱 诗歌 亲人 家乡 逃难 思亲

    太行山麓坡底下,有個農莊西爐村。祖由山西移居來,從此落戶勤耕耘。俺爺名諱王吉祥,俺奶係出楊氏門。爺爺奶奶生我父,命名日新字盤銘。我爺我奶帶父大,送入私塾讀經文。父長初娶郭氏女,頭生我姊嶺梅名。郭母體弱先去世,我母乃是續絃人。家母閨諱名拾的,原是觀臺吳名門。慈母首生我河海,襁褓之中遇戰爭。先是逃難到山西,以後又逃安陽城。連邊兵荒馬亂禍,河海焉有讀書心。為求一飽從軍去,俺娘心疼淚紛紛。安陽戰亂居不易,倉促逃往鄭州城。賃得片瓦避風雨,三餐難繼苦受盡。我妹林芝巾...

  • 文章(風土文物)家鄕萬里總關情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懷恕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宁乡李氏 家族历史 家庭成员 亲人离散

    小時在家曾經略覽族譜,我們李姓源頭係唐太宗李世民之後裔,自黃巢、張獻忠、李自成之亂,由隴西(甘肅)而江西輾轉遷至湖南湘鄕。寧鄕東騖山附近一枝,自湘鄕金藪總祠至我係十代孫,其派系排名只記得「斯文炳公良啓佑懷懋德」,「斯」上及「德」下就不記得了。斯文炳公各祖在東鶩山附近均有祠堂,每年春秋二季有祭祀。我家世居八石頭重湖冲灘上屋,高祖澍堂公墓碑上有光祿大夫之記載,曾參加曾文正公平定洪楊之亂。我家與黃公少春有姻親,黃公爲淸長江水師五省提督軍門太子少保,黃公之女嫁高...

  • 文章(伍、詩詞)故山別母圖題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呂佛庭等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先母 投稿 地方文献 故乡 思念亲人 诗词作品

    為紀念先母楊太夫人之圖卷,曾將昔在大陸諸賢題詠三十餘則,投載瑞金文獻第二輯。茲謹錄布臺員續題篇什如干,邦人君子,推仁敎孝,幸垂鑒焉。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周邦道敬識。呂佛庭 半僧瑞金周慶光先生,吾佛門同道友也。天性敦厚,侍親至孝。與太夫人別後,以道阻不得歸,竟成永訣。先生恒念母氏音容,輒悲不自勝。早年嘗倩國立浙江大學酈衡叔敎授,作故山別母圖,藉慰劬恩。渡臺後,以斯圖未携,每引以爲憾事!去歲冬,徵予重繪,以補前失。惟題屬孝恩,未容草率。時越半載,今始竣筆。敬題...

  • 文章大陸探親雜記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4期  作者:俠生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回乡偶书》 香港旅社 巧遇同乡 亲人重见 祭祖扫墓 《海门县志》 衣食住行 娱乐设施 传统道德

    对「别来沧海事」,已不知何从说起,他俩仅问好后,立刻引往已备妥的两辆汽车。上车后,先驶往我外甥的岳家。晚间为我们五人接风,一席盛肴,经折扣后,耗用二百二十八元人民币。席散后,即设法购得当夜往海门的船票,船于夜十二时正,由十六舖启航,翌晨五时抵达靑龙港。抵埠时,大外甥早经洽得二辆轿车,一轮面包车来接。车中有二姐、三姐、小妹、小弟及其他亲戚十余人前来码头相晤,尤其小妹高兴得竟致「雀跃」。我见到暌达四十年的亲人,内心至为激动,但力持鎭定。及到外甥家看到大姐时,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