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于氏共返回1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源流——由修养得道到迁判常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9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常州 宗谱

    吾邑姓氏,其罕见者如羗、壮、承、于及是、籍、恽等,倘无宗谱或专文之记载,欲知其源流,诚非易易。兹借手边现有资料,爰再记籍源流,以为吾邑文献之实。晋陵游塘籍宗谱卷一载宋濂撰晋陵籍氏族谱引序:「晋籍谈,自九世祖伯黡,司晋典籍,以为大政,因以官为,故曰籍,所从来远矣,显著史传。厥后有敦礼者,宋神宗初年,为广平州观察使,其子朝珪、朝璋、世居广平县仁孝里。……朝璋、徽宗时知莘县,为治有绩,召至京师,遭帝北狩,因而从之。其子益,改籍曰席,淳祐间为潭州长。朝珪

  • 文章续修承宗谱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5期  作者:承錫康  出版时间:2003-05-15
    关键字: 续修 宗谱

    永乐史库,尙不见眞章,乱世兵燹,人民流离失所,高阳觅桃花源,难矣!赵宋百家姓,独遗漏吾姓承,追溯颖川太守聊万姓谱,仅简略提及,斑斑难考证。礼失求诸野,承氏谱典,端赖后嗣孝子贤孙所藏,尤以明清二代修谱最勤,无论常州武进江阴承分支族依规即时辑修,时而合谱,然今历时百年未修,此乃战乱频仍,祠毁谱散,幸得民间珍藏收集,余今秋返里省亲,族弟亚兴,继兴、建中等倡议修谱并成立委员会,纳晩辈参加,如熙和、国钧等共襄盛举。余得族亲厚爱,以听经堂珍藏承宗谱卷首百页,影印

  • 文章慎终追远,继往开来——对续修羊宗谱有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8期  作者:湯錦文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宗谱 续修

    即导因于此。目前大陆各省,正盛行推展续修宗谱之活动,尤以江西一省为甚,固由有来也。良以宗谱之续修,旨在慎终追远,承先启后,别昭穆、辨亲疏、明群己、严尊卑,与乎纂修国史之继往开来,褒善贬恶,垂教训,资鉴诫,示轨范,一理念,其意义完全相同,所以千百年来之文人士子,无不重视宗谱之续修,而以之代代相传也。常武地区羊第十二世孙宗达乡长,因鉴于该族自季清辛亥以来,八十余年间,由于时局不靖,战乱频仍,尤以乾坤逆转,物换星移,使该族宗谱失修,形成断层,数百年来群居之族人

  • 文章源流及南迁四明崖略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2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源流 四明 宗祠

    以官为姓,始于周代,累世相传为太史。周文王长子伯邑考,考生子名佚。武王伐纣,为天下主。命佚掌九鼎宝玉,官封太史,遂号史佚,与周公、召公、太公同辅成王。成王尝与弟虞叔剪桐叶为珪,戏曰:「吾以此封汝」,佚谏曰:「天子无戏言」,乃封虞叔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后成王封佚于洛。佚子名升,世掌史职,遂家于洛阳。周平王东迁,都洛阳。鲁侯,周公后裔,欲僭用天子郊庙礼。平王命史角出使鲁国劝止之。角的子孙遂居鲁为鲁太史,最杰出有贡献的是史克。他对鲁国内政、外交

  • 文章夏禹后裔楼渊源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5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2-05-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祖 《仙岩楼宗谱》

    阳春三月,正是江南地区,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好时光。清明节时,仍循往例携眷返乡祭扫祖宗庐墓。欣逢故乡老家—萧山楼家塔,因早年战乱荒歉,已中断六十年之修谱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今已物阜年丰,家给户足,经济情况大有改善,感于古人有盛世修谱之义。本村彦硕宗亲倡行,举办仙岩楼第十四次修谱工作,历时三年余,经续修藏事。择定于本(二〇一二)农历壬辰年清明后一日,举行圆谱庆典,此为萧山南乡山村之盛事,更为楼子孙深感荣幸之大事。楼为全中国少数人口姓氏之一,目前

  • 文章始祖源流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张氏 始祖 源流

    盖以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下无物不知天,亦无人不知祖者也。如物不知天,忘天者也;人不知祖,忘祖者也。然欲不忘祖,莫过于寻根,找出一脉相承血缘。然而国有史,家有谱,谱与史名虽殊,而所以考世系,序昭穆,征实录其义一也。按氏族志,张出于黄帝轩辕第三妃彤鱼,生下少昊靑阳第五于挥,因造甲胄,制长弓锐矢,后敍弓正,世掌其职,赐姓张。张姓甚繁,按张氏谱图,谓有四十三望(即门族),名列中国大姓之一。我祖淸河派,原在冀州(现河北、山西、河南省黄河以北,和辽宁省

  • 文章兴国欧阳宗谱序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1期  作者:歐陽經宇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兴国欧阳 宗谱 族谱

    收族之效,诫善擧也。承嘱弁数言以为之序,大义所在,抑何敢辞。欧阳为大禹之后,夏少康之子封于越,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封欧阳亭侯,后因以为,其地在欧余山之阳,故名。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东。汉唐以后,宗枝蕃衍,播迁各地,而以江西为尤盛。欧阳向以忠孝传家,弥崇诗礼,世守其德,不堕其名。汉欧阳生字伯和,事伏生受尙书,历八世皆为博士,均以传业显名。唐欧阳询字信本,博贯经史,尤擅书法,仕唐为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宋欧阳修字永叔,沉潜典籍,蓄德能文,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副

  • 文章奉化邬宗谱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3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请帖 聚族 宗谱

    根据旧式结婚请帖,(不像现行请帖父母并列具名。从前女子虽起有名字,仅在未出嫁前供父母或长辈呼唤。等到出嫁后名字好像隐了起来不再使用,讲得过份些连亲生子女不知母亲名字也很多。)请帖用梅红纸制成折叠式,帖面翻开第一页由父亲列名请男宾略如现行请帖,第二页由母亲出面请女客。……上略,恭迓鱼轩,另一行归太原郡某检袵(归太原郡某就是邬某的意思。)再查剡川(奉化)邬宗谱记载:邬系周代晋国大夫「牟尔」之后裔。太原郡为其食邑。再说在百家姓里邬姓下注的是「太原

  • 文章兩漢三國之蜀賢及其著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6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78-03-31
    关键字: 周易 尚书 小夏侯

    准此以观,其时四百年间,跻身学艺之林,蜀贤之众,著作之丰,殆非偶然。兹各依其所学,分列于后:一、周易施派景鸾字汉伯,广汉梓潼人也。少随师学经,渉七州之地,能理齐诗施易,兼授河洛图纬。作易说及诗解文句,兼取河洛,以类相从,名为交集。(册府元龟引范书作灾集、书钞引益部耆旧传作奥集,未知孰是。)又撰礼内外记,号曰礼略。又抄风角杂书,列其占验,作兴道一篇,及作月令章句。凡所著述五十余万言,数上书陈救灾之术,非郡辟命不就,以寿终。按:周易施之学,乃田何之正传

  • 文章姓源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源流考证 史料考证

    莲花 贺志坚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述:「贺,即庆。姜姓,齐桓公之支庶也;汉时为避安帝父讳,改为贺」。又:「姓氏考略」也指出:「东汉庆纯,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望出会稽、河南」。另:「姓纂」亦曰:「贺·齐公族庆公之后」。再查:「康熙字典」亦注记:「贺,汉侍中庆纯,避安帝父讳,改为贺纯」。据以上所列:「贺姓确系由庆生转化而来」,其原因为:「避帝王名讳。」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庆」纯公,实系由原来之姓庆,改姓贺的第一人,亦即我贺姓的第一代

共116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