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事迹共返回1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平陽鄕先賢事蹟略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11期  作者:鄭經生 出版时间:1972-11-30
    关键字: 平阳乡 先贤 事迹 清朝 大案

    平陽南雁蕩山人物,宋時大著,陳經德、經邦、經正、潘安固,實開其先河。陳經德:字淸鄕、樂溪人,與弟經邦、從弟經郛、經正俱遊太學,往河南二程子受業,瑞安許景衡稱其力學,能自拔於流俗中,將樂楊時(龜山)亦與遊厚善。陳經邦:字貴敍,一曰貴新,登大觀三年進士,終廸功郞,初與永嘉鮑若雨同師事程子,經邦受詩說,讀至陳風,問曰:「唐魏已變先代之風,此又言先聖流風遺俗盡,故次之以陳,兩說似不異,何以分先後。」程子曰:「聖人之都,風化所厚,聖人之國,典法所存,唐魏聖人之都,...

  • 文章故鄕習俗——端陽懸掛鍾馗像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8期  作者:邗溝老農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故乡习俗 端阳节 钟馗事迹

    故鄕習俗,在農曆五月初一日起至初五端陽,每家門戶及牆壁上都要貼上一張驅邪鎭宅的靈符,這種符是由附近的道士觀及和尙庵裏在四月底以前就送來了。道士的符畫的是張天師、黃靈官、魁星,而以鍾馗像較多;和尙的符大槪觀音像較多,且多是木板印的。鍾馗像最受人家歡迎。端陽過後去收符錢,送到鍾馗的人家要加倍,道士都很勢利,看環境困難的人家不送鍾馗符的。鄕村農家的符錢,都以新上場的小麥一升或半升折代。故鄕考究的人家,多藏有一軸名家畫的鍾馗像,在端陽節那天取出來懸掛廳堂上;因爲...

  • 文章文登市史誌辦公室徵求文登縣鄕賢事蹟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初釗興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文登 征求 乡贤事迹 《人物》

    蔭亭老前輩:春節在卽,謹祝您新春愉快,身體康泰,合家幸福!看過您老在《山東文獻》上發表的文章,向縣政協說過,終促成您家人相聚。可惜您年事已高,不能返歸故里。我自知學識淺陋,忝列修誌之列,時有惶恐,惟恐愧對先人和後人,但恪守「秉筆直書」之古道,誠心請教專家同行,現已草成二十八編一百餘萬字,預計五、六月份可開評審會,明年(一九九一年)可付梓。其中已廣泛參閱了您老的文章,在此,表示衷心感謝。爲光耀鄕里,充實內容,在臺前輩多有幫助。今爲縣誌《人物》篇,想列入民國...

  • 文章宋湘芷灣先生事蹟簡编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丘秀山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宋湘 人生事迹 年谱 历史资料

    紀事清乾隆二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吉時,生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白渡堡象湖坪。家名祥三,字煥襄,號芷灣。父名步雲,號卓拔,業儒,在鄉從事教職。七歲,私塾啟蒙。九歲,見諸伯叔為文會,即取片紙學為文,下筆有奇氣。父見子女群中惟祥三與祥四兄弟天資特別聰敏,內心寄以莫大的期望,故管教特別嚴格。十三歲,參加嘉應州在仙巖寺舉行的童子試,名列榜首。十四歲,參加嘉應州松口鎮的童子試,榮獲第一名。二十三歲,參加嘉應州試,中秀才。三十二歲,到省城廣州,進越秀書院就讀。三十...

  • 文章邹氏历代祖先特殊事迹纪实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鄒逢皋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邹氏 历代祖先 特殊事迹 历史资料

    一、鄒忌—琴理諫王,天下大治鄒忌春秋時代,齊(山東)臨淄人。由於齊威王耽於逸樂,無能治國,經常酒色歡娛,不理朝政,致國政不修,國勢日弱,引起鄰邦韓、魏、魯、趙等國之覬覦,大有併呑擴展版圖之意圖,故連年分別派兵伐齊,而齊國部隊,訓練不足,戰力薄弱,兵臨戰陣,屢戰屢敗。鄒忌眼看國家危殆,存心救國,乃求見齊威王,以琴理相諫,勸他節飮遠色,勵精圖治,經營霸王之業,齊威王聞之欣慰,即任忌爲相國,忌亦盡心圖治,文治武功,績效彰著,國勢丕振,天下大治,威名遠播,諸侯畏...

  • 文章江西會館萬壽宮永祀許眞君的由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思齋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许逊 万寿宫 治水 人物事迹

    許眞君名遜,字敬之,宋徽宗政和七年(西元一一一七)賜名眞君。其先汝南人,漢末中州大亂,父避地南昌,娶當地女子爲妻,生眞君。眞君自幼博讀羣籍,於天文地理律歷靡不貫通,飮譽一郡。晉太康元年(公元二八〇)被選爲蜀郡旌陽令。許眞君在任內全力提倡忠孝(當時四維八德被曹孟德摧毁無遺),重建倫理社會秩序,革除政治上的煩苛,轄內如有無力輸賦的貧民,眞君往往以自己的俸錢替他代繳,甚至無力償債被法吏囚錮的惰民,眞君也慨然解囊相助,使他得免於桎梏,但他爲了敎惰民知道錢財得來不...

  • 文章福建台灣民間最崇拜的天后

    来源期刊:《連聲》 第11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妈祖 生平事迹 历代帝王 郑和 建筑

    天后就是媽祖,媽祖就是天后。一提到這兩個名字,福建和台灣幾乎盡人皆知,無人不敬。就連廣東、江蘇、浙江、以及四川等省的百姓,也都很崇拜。凡有福建移民或商人的地方,都有天后宮或媽祖廟的建築,香火鼎盛。台灣街市村莊過去都有天妃廟祠,到現在北港的天后宮,還是非常熱鬧。最有趣的事,過去有許多不講衛生的人,常在街頭巷尾隨意便溺,在墻角上除貼有「君子自重」之類的文字外,時常有「媽祖在此、放矢者必夭死」的條示。每年春季,到天后宮去進香者甚多,俗稱「香腳」。攔途搶劫的匪徒...

  • 文章柳州發現台灣知府墓葬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台湾知府墓葬 杨廷理 历史事迹

    淸朝乾隆、嘉慶年間曾三次出任台灣知府的楊廷理墓葬,日前在廣西柳州市郊被發現。據柳州市市志辦公室的專家介紹,楊廷理是柳州人,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到嘉慶十七年(公元一八一二年)二十五年間,曾先後三次出任台灣知府。他在台灣政績突出,受到當地人民擁戴。在任期間,他撰寫了大量有影響力的詩文政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開發台灣東北部的噶瑪蘭(今台灣宜蘭),並完成噶瑪蘭廳的設置。兩岸學者對楊廷理的生平一直十分關注,先後整理出版了「楊廷理台灣治績考」、「楊廷理...

  • 文章憶往隨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四次考验 证婚致词

    一、今天我總算聽了一堂課數年前當憲政研討委員會綜合會議在臺北市中山堂堡壘廳上午開會結束,就地午餐後,當時我是第七委員會召集人,坐在編纂委員水祥雲之前,兩人沒有去休息,話匣子一打開,談個不休。他問我不少朋友到國外探親,因言語不通,不能閱讀書報,不能隨心所欲到處走,用外國的餐飮不習慣,和一天講外語的孫輩無法溝通。子女久居國外,生活習慣好像與自己格格不入,頗有疏離感;而且子女一天上班,家裏孤獨難過,好像困處愁城,不如回臺灣過生活。你常出國探親旅行,我倒要聽聽你...

  • 文章王靖國奮勇守崞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樊榮武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王靖国 人物事迹 资料记载

    民國二十六年九月下旬,山西雁門關防線被日軍突破,九月三十日,閻錫山長官在代縣太和嶺口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撤退繁峙以東的所有軍隊退守忻口一線,阻敵南下,爲了延緩日軍前進,閻長官令晉綏軍十九軍軍長王靖國任總指揮,率十九軍田樹梅、杜坤、段樹華等三個獨立旅九個團的兵力和一個山炮團在崞縣城設防抗擊,三十四軍六十六師一九六旅旅長姜玉眞堅守原平鎭,拒敵南進,掩護晉軍在五台,忻縣一帶集結。王靖國聲言要,焦土抗戰,與城共存亡。令田樹梅旅在城外東西橋附近構築工事堅守,段樹華旅...

共117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