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乾隆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揚州戲原始及變遷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扬州戏 小戏 乾隆 巡盐御史

    扬州自隋唐以降,素著繁华,至满淸入关,遭扬州十日空前浩刼,几成废墟,康乾之际,忽一转变,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加以康熙、乾隆,各有六次先后南巡,驻跸扬州,于是地方供应,踵事增华,又成为繁盛时期,戏剧为当时娱乐之要,精心结撰,扬州乃能独树一帜,卒非偶然。乾嘉间,巡盐御史伊龄阿、图思阿,奉旨设局扬州,修改曲剧,总校黄文旸,字秋平,贡生,精通声律、为诗淸越高华,有扫垢山房诗传世,著曲海二十卷,考所修古今杂剧传奇,分元明淸三代,总目共列一千零一十三种,元明杂剧

  • 文章乾隆皇帝游浙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9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01-09-10
    关键字: 乾隆 浙江 南巡 龙井 臭豆腐

    乾隆帝爱慕江南的奇山骊水,曾多次以巡视为名南下赏玩。当他第二次南巡到浙江时,正値春暖花开之际,面对大好春光,乾隆游兴勃勃,为了探求民间志趣,省掉繁琐的礼仪,他不带随从,微服出游。笔者从多方收集到乾隆游浙江鲜为人知的故事片段以飨读者。御碑今犹在有关单位近在杭州余杭塘栖鎭水北街的耶苏堂弄,意外发现二五〇年前的乾隆御碑今犹在。这块碑曾有一番稀奇的命运,它一度被误以为那是德清和塘栖的界碑呢!后又被盖房的人当作现成的墙使用,于是碑与简陋的土墙房子「血肉」相连

  • 文章揚州瘦西湖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瘦西湖 来源 乾隆 小金山 白塔

    寺,寺中突起喇嘛白塔,金顶缨络,高矗云霄,殿角红墙,松柏掩映,钟磬时闻…过桥见三层高阁,画栋飞檐,五采绚烂,叠以太湖石,围以白石阑,名曰『五云多处。』过比名『蜀冈朝旭』…将及山、河面渐束堆土植竹树,作四五曲,似已山穷水尽,而忽豁然开朗,平山之万松林已列于前矣。平山堂为欧阳文忠公所书,淮东第五泉在假山石洞中。…九峯园,另在南门幽静处,别饶天趣,余以为诸园之冠…余适恭逢南巡盛典,各工告竣,敬演接驾点缀,因得畅其大观,亦人生难遇者也。…」沈三白为乾隆年间人,曾住

  • 文章太倉狀元畢秋颿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陸慶和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毕秋颿 乾隆 状元 经史

    毕秋颿先生名沅,字■蘅,秋颿(同帆字)是他的号。他家由先世从休宁迁居太仓城内,祖父名礼,敦行好义,对鄕里中的善擧,无论大小,必率先倡办,父亲名镛,勤读好学,惜早年去世。秋颿先生生于淸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〇年)乾隆十九年(公元一七五四年)顺天鄕试中了擧人,由内阁中书、値军机处,二十五年(公元一七六〇年)成进士,由皇帝亲自选取为状元,授修撰,又先后任左春坊、左庶子、甘肃巩秦阶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等官职;到乾隆五十年(公元一七八五年)调任河南

  • 文章安義魁星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市台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魁星阁 安义县 乾隆 游仙居 民间传说

    魁星阁位于安义县解放大街南侧,在梦娘娘庙的不远处。为两层四方塔形楼阁。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古朴端庄。原来是一幢佛堂与僧房,后来成了私塾学馆。传说清乾隆时大学士胡中藻(梦山附近人)曾在这里读书,但他”读了三年书,读不清,人之初‘“(注:指过去的启蒙读本《三字经》)。一天,他突然昏倒在地,口吐鲜血,后苏醒过来,从此学业猛进,得中进士,成为有名的大学士,由此人们就把这个房子称为”星阁“。该阁早毁,现于原基上建了招待所,名为”游仙居“游人似”游仙“,宿此如临”仙居

  • 文章肆、嘉宣遺聞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乾隆 文献 县志 孔祥麟

    我县自淸乾隆六年后,已升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两县。道光年间,重修宁都直隶州志共二十本,瑞、石两县亦附列其中。但自道光而后,历咸丰、同治、光緖、宣统,将及二百余年之久,所有文献,并无详明之纪录。而此一时期,又为我国最动乱之时期。我县地处闽粤边境,更为多事之秋,文献无征,殊为憾事。祇有依据父老传闻,择其要者,编为嘉宣遗闻,以作将来重修县志之参考。明知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社会贤达,邦人君子,赐予补正,则为幸甚!兹将所得资料,分列于后:一、道光年间,知州刘丙

  • 文章寧波耆舊詩前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6期  作者:毛翼虎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诗言志 甬上耆旧诗 乾隆 辛亥 采访收集

    诗言志,歌永言。诗歌最能表达心声,亦最能反映时代风貌。诗歌之于文章,更能蕴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抒国风之遗,不尽言外之情。千百年来,诗体屡有变迁,但诗人辈出,各鸣其盛。我宁波素称历史文化名邦,诗歌之作,洋洋洒洒,美不胜收。明末淸初,邑人李杲堂先生辑《甬上耆旧诗》四十卷,始自越大夫文种,止于明隆庆、万历年间,共收诗三千余首。于是鄕贤之遗作,蔚然成集。后数十年,至淸乾隆年间,全谢山(祖望)先生,又继而续之。辑《续甬上耆旧诗》,始于明隆庆、万历,止于淸乾隆

  • 文章从淸人笔记中看乾隆时新疆之实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清人笔记 乾隆时期 纪晓岚笔记 新疆实况 边疆史

    我国学术界,一向对新疆之描述少之又少,即有也在左文襄公平定新疆之后。我国淸三代国力强盛,对新疆之经营不遗余力,但在坊间,从未见到是项资料。民国以后,民智开启,言论自由,报章杂志对新疆之报导颇多,但多以游记方式撰写,走马看花,人言人殊,实难窥其全豹。近偶读乾隆戊辰年(乾隆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八年),状元,纪畇,纪晓岚笔记,发现纪晓岚曾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至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八七一),因案谴戍新疆,在新疆执役达三年八个月之久,其笔记中对新疆事物

  • 文章東西連島連東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張啓天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东西连岛 乾隆 纪晓岚 南北通州 地方文献

    东西连岛,新编《辞海》有解:「一称鹰游山,在江苏省北部,连云港市东北黄海中。东西两岛相连,故名。」——我加上一句:落潮相连,涨潮分开——姑且作为蛇足吧。但是不论相连,还是分开,跟「连东西」有何关涉?这就是本文所要唠叨的问题。淸高宗乾隆多次下江南,纪晓岚随从,有一次途经南通州(今之南通市),纪见彼地濒海临江,交通四达,便想到与京都附近的北通州(今之通县)极为相似,兴之所至,便占联索对: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在场众人,一时无能对者。后来纪晓岚自己

  • 文章神仙鬼怪——乾隆时代四诗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8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6-11-15
    关键字: 乾隆时代 江南文坛 管世铭 周景益 赵睾申

    有淸一代的乾嘉时代,吾邑人才辈出,文学、政治、经济、艺术等诸方面,均有卓越表现,蜚声朝野而见诸史籍的,都斑斑可考。乾隆时代的神仙鬼怪,在江南文坛上,也是颇负时誉的。所谓神仙鬼怪绝非如传说中的眞有其事。本文应用不过是一个代名词而已。神为管世铭,仙为周景益,鬼为赵睪申,怪为沈霖。此四人个性不同,作风各异,而致力于学的目的则一。管氏为官廉明,嫉恶如仇。周氏急公好义,处功不骄。赵氏静如处女,不求闻达。沈氏为人机智,诡谲百出。由于此,神仙鬼怪的雅号,遂不胫而走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