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院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象山六大书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6期  作者:林志龍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蓬莱书院 丹山书院 金山书院 珠山书院 象山书院

    中国向有以书院讲学的传统。《史记•儒林传》载:汉初诸儒以明经敎于其鄕,齐、鲁、燕、赵诸国,讲习《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论语》者甚盛。那时因庠序未修,相与择胜地立学舍,为聚居讲学之所。唐开元六年(七一八),官府始设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掌征集、校刊经籍事。宋代,书院尚盛,全国闻名的石鼓〈一说嵩阳〉、岳麓、白鹿、睢阳四大书院,皆由当时名儒主山长讲席,各地学人士子竞向趋学。元代,路、州、县皆设书院。至明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

  • 文章江西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的地位略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书院史溯源 私学形式 儒学大师 唐代书院 宋代书院 元代建设 明代兴衰 清代辉煌 教学特点与学风 东林书院

    书院是我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传播中国文化、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交流学术的一种社会进步的组织形式。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是世界上唯一的有几千年的文化延续发展及传统教育的国家。几千年的教育制度,组织形式,办学方向,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私学与官学。」书院则是代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以私人创建为主,官方资助为辅的「私学」基本形式。其特点是:「在个别著名学者领导下,聚众授徒,积聚大量图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私学体系」。从唐、五代至宋、元、明

  • 文章南菁憶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鄒景衡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南菁书院 历任校长 学校沿革

    近自「江苏文献」第三三及三四期,得读有关南菁书院及中学时代之点点滴滴,余亦南菁出身,读之颇多回忆。爰就记忆所及,择其较有趣味性者,录送「江苏文献」,藉以就正于我校先辈。(一)胡校长 余以民国四年夏,考入南菁中学预科。是时校长为胡雨人老师。是年秋江苏省公私立中学之运动会,在苏州下津桥某军营擧行。南菁选手,曾往参加,且有全校学生,前往助阵,结果全军皆墨,未待终场,即由胡师率领,游览湖滨诸山,并由胡师亲自说明。因胡师熟稔江南水利,故道来十分动听。(二)屠校长

  • 文章虹桥书院:舟山群岛书院的肇端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9期  作者:翁源昌 出版时间:2011-12-31
    关键字: 虹桥书院 余天锡 舟山群岛书院 儒学教育 教育世家

    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是位于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九四〇年),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舟山群岛最早的书院是南宋绍定三年(一二三〇)由宋太师昌国县人余天锡所建的虹桥书院,由此而开启了舟山古代民办学府的先河。应时而生 顺势而立舟山地处偏僻海岛,自唐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定海始自为一邑。」(康熙《定海县志》)作为舟山群岛的第一家书院——虹桥书院,为何能在南宋绍定叁年创建?这不仅与南宋理宗皇帝对新儒学及书院的推崇、认同的政治背景有直接关系,又与

  • 文章廣東藏書記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徐信符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广东 藏书 记述 藏书家 书院

    龟年说天寳遗事,感慨系之,则吼阁藏书,当时殆亦卓然有名。屈翁山虽非以藏书著,然沙亭有三闾书院,为鄕学藏书之地,翁山所著四书兼考,即在此出版。翁山著述繁博,所著有翁山易外,广东新语,有明四朝成仁录,翁山文外诗外,凡五种,号曰屈沱五书,此外道援堂集军中集崇祯宫词等犹不在内。翁山欲辑广东文集,书虽未成,其序例犹可槪见。已成者有广东文选,以海涵岳负之才,对于鄕邦文献,搜罗宏富,则当时收藏可见一班。翁山有四百三十二峯草堂藏书,见其文外自序,惜乎后因文网繁密严令焚毁,因

  • 文章白沙书院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期  作者:鄧樹林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白沙书院 白沙高级小学 校址 校况

    儿童时读书的情景,记忆最深,怀念亦最切。吾鄕有白沙书院,不知在何年何月为何人所倡建?値余到此读书时已改为新制,名曰「白沙高级小学」有十年之久矣。当时的小学分初级与高级,初级四年,散立在各鄕村。高级二年,学生皆住校。该校为大舜鄕、玉河鄕、龙桥鄕三个鄕即第一区惟一的最高学府,三个鄕志愿读书的子弟均就读于此。全校有四个班次,每班有四十人到六十人不等,每年一班,间两年增一班(双班)以资容纳。学生入学无性别、无年龄、无资格等限制,女生甚少,不到十分之一。年龄最小

  • 文章北川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0期  作者:黃尚毅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酉生书院 北川 黄尚毅 县志

    绵竹距北川二百里而遥,吾鄕前辈易竹淇太先生,雷仙枝、朱席珍、杨尊五,先后主讲酉生书院。朱孝廉任最久,尝为毅道其山川之奇,民物之朴,风俗之厚,心向往之。每有好奇嗜古之士,不远千里数千里至北川,探所谓禹穴者;惜未得往游。辛未夏,王智仁县长与诸绅耆,以北川县志见属,函聘敦促,自夏徂秋,更托浦孟云君来绵竹伴行,毅乃决然赴约。于是登曲山,观禹穴,北川之灵区奥域,得其大要。接读志稿,与在局诸君集议于县府,讨论纂修程序。盖北川有志,实始于淸康熙乙丑,知县田台邰茁创为

  • 文章政府褒揚川籍人士明令彙誌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1期  作者:蜀俠輯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傅常 参谋长 赵熙 进士 川东书院

    归蜀,先后主讲川东书院及川南经纬学堂,成就甚众。长于诗词,又工书画。生平事蹟,文守仁先生撰有赵熙传,载民国四川人物传记。四川文献社辑其诗词,编为「香宋诗词钞」,由正中书局印行。

  • 文章朱熹樂育英才在縉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2期  作者:李寄南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缙云 朱子祠 朱熹 事迹 书院

    八千六百二十五觔,专供春秋祭祀之资用,祭典甚为隆重。凡参与祭祀者之鄕人,均可领到牲品一份。后朱子祠扩建,改名为五云书院,规模颇大,民国时改为缙云县立五云高等小学,是全县最具规模学校。缙云在外担任文武官员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五云小学毕业。我是五云小学由三年改为二年新制的第一届毕业,课程中还有英文。朱子祠的前面是个广大天井,左右是圆月门,穿过圆月门,就是学生自修室,左右十多间,每室可坐学生十六人。朱子祠中供朱子牌位,左右分列朱子弟子黄直卿、蔡元定、陈伯明、陈伯固等的牌位

  • 文章滄海桑田話淳安(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方德祥 出版时间:1993-05-10
    关键字: 淳安 铜矿 瀛山书院 海瑞 名胜

    续上期)九、名胜古蹟本县名胜古蹟之介绍,毋宁为本文重点。期以提升我复兴基地同胞前往旅游兴趣。本县历史悠久,根据文物考证已四千余年,正式建制已一千八百年。故古蹟名胜历史文物众多。古蹟如唐代女皇遗址、唐代古铜矿遗址、方腊洞、瀛山书院、海瑞祠等等皆是,兹略介如次。⒈唐代女皇遗址:由我家墈上庄背后(北)翻越数重高山岭,再下山岭便是淳安西鄕梓桐源。山麓有一大村庄叫「包店里」就是唐代曾起兵打天下的陈硕贞的故鄕。如从排岭鎭乘游艇西行二十二公里便可到达,这是依山傍水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