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野趣闻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歌趣事三則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山歌 乡野趣闻 乡情乡音

    一、回到家鄉聽山歌這是我第四次回到梅縣老家,和三弟及老同事鳳魁兄一起住宿客都賓館,午睡醒來,聽說館內大廳有山歌對唱,乃興高采烈的跑去聽聽,在座的多係歸國僑胞,「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座上全是老鄉,相處自然融和親切,語無遮掩,談笑風生了。對歌者有六女三男,隨口對答如流,一唱隨和,琅琅上口,博得大家共鳴。頓時大家都有返老還童之概,眞到了忘我境界,這是我返鄉旅途中最値得回憶的樂事。我覺得他(她)們唱的山歌,雖然有些土氣十足,但內容純眞樸實,極具鄉土...

  • 文章大覺山求財泉的傳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李明華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大觉山 求财泉 传说 乡野趣闻

    通往天街的一條小徑旁,有一泓山泉。泉水碧澄清澈,水底砂石歷歷可見,當地人稱它是求財泉。據說,人到此焚上一炷香,三叩拜,向財神禱告,然後向水中投入硬幣(多少隨便),即可求得財運。求神拜佛,講究一個「誠」字,心誠則靈嘛。以前大覺山傳說中提到的油泉和米泉,原本觀世音菩薩是為了顧念信眾香客攜帶油米食物不便,便作法將兩泓山泉,分別變成油泉和米泉,讓上山香客從此不須自帶食物,來多少人,兩泉就湧出多少米油。可偏有一貪心和尚,半夜偷著將山泉鑿大,企圖多出點油米發橫財,結...

  • 文章魚骨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尹銘三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鱼骨庙 乡野趣闻 历史传说

    我幼年聽祖父輩講:據老人傳說,在好幾百年前,有一次狂風暴雨,海裏波濤,好像山一樣,那種虎嘯狼嚎的聲音,眞是怕人。這樣過了一天一夜,風停雨歇,大家跑到河邊遙望出海捕魚的船隻,沒看見一隻歸來,在河岸沙灘上,卻發現了一條大魚。牠身長數丈,粗有一丈多,站在魚兩邊的人,誰也看不到誰,這魚的眼睛已被挖去了。人們就猜想,這一定是龍王爺因爲牠興風作浪,毀壞了船隻,損傷了生命,所以挖了牠的眼睛,把牠抛上岸來,向大眾贖罪。大眾就把這魚分割煮食,剝下來的粗大骨骼,做了建廟的大...

  • 文章夏灣西瓜管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夏湾 西瓜 乡野趣闻 名物特产

    「夏灣」,是在山東昌邑南鄕的一個村莊,約有五六百戶人家。村前就是膠濟鐵路的岞山車站,交通方便。西臨濰水(俗稱淮河)二里許,濰水沿岸全是沙土地。就以「夏灣」爲界,村東是肥沃的黑土地,西邊就是靠河的一片黃沙地了。因土壤成份的不同,黃沙地適宜種瓜果、花生、地瓜等,不適宜種些五穀雜糧。因此,沿河兩岸的人們大都種植些水果樹或花生爲主。唯獨夏灣村的居民習慣的以種瓜類爲主,其他爲輔。蔓生的瓜類,是開了春種的。可按月份收成不同口味的瓜。早熟的是捎瓜,鮮脆可口,繼有香瓜(...

  • 文章時令鄉諺點點滴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任子魯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时令乡谚 人物回忆 乡音乡情 乡野趣闻

    卷首語:光陰荏苒,歲月如流,轉瞬間,我們同鄕來臺已經三十六七年了,在這漫長的日子裏,歲月蹉跎,長者漸次逝去,壯者已面臨衰老,幼年已成壯年,在此地降生的,也逐漸長大成人了,年輕一代與新生一代,對於家鄕的一切人、地、物、時、等印象,不只模糊不淸,幾乎毫無印象。在前期歷屆文獻中,不少鄕長都介紹過我魯省的風土人情山川河流物產名勝古跡,惟對時令鄕諺,很少有人去記述,筆者記憶不多,僅就所記憶的點點滴滴,分別列後,提供對家鄕陌生及年靑一代的同鄕,借增瞭解與認識,以期收...

  • 文章狐仙祟人見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王廣健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狐仙 传说故事 乡野趣闻 灵验经历

    早年民智未開,鄕愚婦女大多迷信鬼神。民國三十年前後,家鄕女巫大行其道,假託某仙附體,可治百病惑眾;所幸除香紙資費而外,尙無歛財之事。女巫多爲年事較高之孤寡老婦,據說地仙(狐屬)託女巫行醫,以增益其道行;若藉機歛財,則必遭譴云。然亦有非常靈驗、神奇、使余百思不解者,茲就見聞舉述如後:一、家母系出名門,知書達禮,篤信耶敎,常排斥邪說荒謬無稽,後爲狐仙所祟,致纏綿床笫數載,終於屈服,遂放棄耶敎,但誓不爲女巫。民國二十九年冬夜,余侍母於病榻前,母忽而怒曰:「莫說...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2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4-03-31
    关键字: 社会生活 风土习俗 乡野趣闻

    張瑞圖真跡在永春東門外桃源殿供奉北極大帝,亦稱玄天上帝,香火鼎盛、神靈顯赫,正殿正中懸一匾額曰「帝居北極」四字,爲張瑞圖所書,筆勢雄偉,龍飛鳳舞,彌足珍貴。世稱南張北董,(董其昌)同負盛名,求之今日,實屬難得,聞故鄕神廟盡燬,不知該匾是否有人保存?香煙推銷英美烟草公司出品捲煙,最初行銷永春者爲沙船牌,每包四枝,繼之有派律,卽俗稱海賊,價並不昂,民間對香烟不感興趣,蓋有鑑於英人以鴉片毒品輸入中國,致國家積弱不振,故父老相戒,不許燃吸,謂捲煙非菸草製成,純用...

  • 文章家鄉小掌故之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凌晨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家乡掌故 乡野趣闻 艺文选粹

    先君在日,曾云:「聞前清州官王者輔,精於堪輿,每出巡各地,輒留意當地風水。某日,乘輿出巡李坑堡至上半堡㘭口時,見程江水由東南指向西北,認此為帝王誕生之地,乃傳今侍從停鑼屛息,下輿察看,及詢知鄉民江水由西北向東南流時,卽命侍者多敲幾鑼,曰:此非出龍袍之所,乃出道袍之地也」。按王氏所言,當係依堪輿家「水流西北多富貴」之説而來。當地龔姓亦確出遠近知名之道士,可謂所言果中。惟如將洪秀全祖屋倂論,則石李兩堡,旣出道袍而又出龍袍矣。

  • 文章家鄉小掌故之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凌晨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乡野趣闻 家乡掌故 方志谱乘

    余於幼時,曾聞先君云:前清時,有石坑鄉洪某,家頗富有,起一新屋,於完成擇吉升樑進火遷居祭祖,擧行三獻禮時,左司禮首唱:「孝子就位」,知者無不愕然失色。蓋此乃喪事家祭用語,與吉日喜事用語有違,正此時際,忽聞右司禮接唱:「忠臣亦就位」,聞者無不笑逐顏開,盛讚其機智,而主祭者及與祭者亦相繼就位行禮。後聞此一洪家果極昌盛,蓋孝子忠臣,能出於一門,自屬難得,此莫非右司禮之機智逢凶化吉,巧為潤飾之功歟!

  • 文章家鄉小掌故之三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凌椿宏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家乡掌故 乡野趣闻 艺文选粹

    梅西之龍虎圩,位處梅、興、平三縣邊陲,市況繁盛,為梅西最大米市。圩內及郊區,以凌、曾二姓人數為最多,過去以封建意識作祟,兩姓常積不相容,甚曾發生械鬥。好事者常彼此思欲制服對方,以逞一時之快。曾姓有一屋為牛形,完成遷居之後,凌姓卽不惜花費,在其對門處築一高約丈餘、寬約一百數十公尺之圓形中空圍牆,象徵為「牛嘴籃」,禁止該牛不能得吃之意。該圍牆直至筆者離開家鄉時,仍保存極為完整,現當可以歷史文物視之矣。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