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情共返回7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縣的童謠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作者:張公鼎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梅县 童谣 乡情乡音

    童謠,顧名思義,那是指兒童的歌謠,和大人唱的歌謠——山歌,有所不同,童謠是細人子練習口才的工具,輕鬆而活潑,趣味又簡單,同時因爲童謠是有韻的,朗誦起來自然順口,合拍動聽,所以,只要小時候唸熟了,一直到老,都可以牢記不忘。我們梅縣,無論城鄕,各家各姓,絕大多數都是聚族而居,上屋連下屋,新屋老屋,少則三五座相連,多則十座八座連聚而居,屋前屋後,多半有空地或禾坪,或者小岌崗,這些空地岌崗,正是小孩子遊戲的好場所,每當天氣晴和的晚飯以後,各家兒童,都不約而同的聚...

  • 文章思我故郷——大平郷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大坪乡 乡名考证 乡情回忆 乡情变迁

    一、鄕名的考正客家話對「大」與「太」及「平」與「坪」之發音均同,卽俗稱「音同字不同」也。因前人對專用名詞之用字,沒有現在人要求嚴格,致隨意混用,如淸編「嘉應州志」亦然(見其第14、19、24、121、333、350、460、563等頁)。余於民國六十四年撰編吾鄕張氏家譜時,始發現困惑,乃遍尋佐證,囘憶在卅八年前囘鄕省親時,適値時局動亂,當時鄕長巫屛峯先生顧慮我旅途安全,曾特製發給我外出經商證明書及國民身分證各一份,終於尋獲,據此公文書,足證應爲「大平」二字無疑。二、鄕情的回...

  • 文章陝西風俗考(二續)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陕西 风俗 乡音乡情

    周自后稷封於邰。始播百穀烝民。乃粒萬邦作乂其後。公劉立國於豳。復脩后稷之業。而風俗以厚。其民勤稼穡。「詩曰一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距同我婦子饁彼南畝又日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貴家大族。皆力蠶桑。「詩曰爰求柔桑釆繁祁祁」上下之情,交相忠愛。「詩曰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又曰爲公子裳爲公子裘言私其豵獻豣丁公又曰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老者慈幼。少者敬老。「詩曰入此室處以介眉壽」太王居豳。時猶尙質。「詩日陶復陶穴未有家室蓋地近西戎而苦寒故其俗如此」文王之時。德化大成。考之二南。...

  • 文章陝西風俗考(四)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风俗 乡音乡情 陕西

    涇陽爲西安屬縣,政繁而道衝,俗美而習蔽,民逐末於外者八九。「康對山集」涇邑故邇邠、岐、豐、鎬之間,相傳之美可知。明初頗近古人,尙朴素,城市衣履稀有純綺,鄕落父老,或簷帢。靸履不襪,器惟瓦甆,屋宇質陋。崇儒薄吏。與其吏也寗賈。故仕宦,視昔十倍,富人亦數倍之。婚喪酒醴,漸以豪華相尙,惟剛正負氣,不爲靡靡之習,古今不甚殊焉。「涇陽縣志」三原物產阜蕃,習俗淳雅,民恥爭競,有禮遜風。「圖經」士勤學問,民多商賈,婦翁非慶賀不面見,長幼雖異姓亦有序,婚喪有相助之儀,時...

  • 文章聊聊家鄉農村組會故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凌正名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故乡往事 组会故事 乡情乡音

    浓厚乡情今何在?不堪回首话当年。昔日盛行于农村之互助会,现已逐渐没落,吾等来台半世纪有余,年已近耄,犹忆梅属各氏族,对社会组织邀集互助会之盛,足以传述者如下:元末明初时,各氏族纷纷迁徙粤东,其时政府对百姓只有征粮征税,而无管理及保护百姓能力,可言任其自生自灭,不为过也,故民多愁怨,只有自求多福,而多族群杂居一处,生安亦多问题发生,如平远县大柘有姚林凌三姓,石正有凌王陈谢四姓,梅县李坑有凌李二姓,龙虎有凌曾二姓,以上均为大姓,大姓之外,尚有小姓杂居,因此

  • 文章山歌趣事三則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山歌 乡野趣闻 乡情乡音

    一、回到家鄉聽山歌這是我第四次回到梅縣老家,和三弟及老同事鳳魁兄一起住宿客都賓館,午睡醒來,聽說館內大廳有山歌對唱,乃興高采烈的跑去聽聽,在座的多係歸國僑胞,「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座上全是老鄉,相處自然融和親切,語無遮掩,談笑風生了。對歌者有六女三男,隨口對答如流,一唱隨和,琅琅上口,博得大家共鳴。頓時大家都有返老還童之概,眞到了忘我境界,這是我返鄉旅途中最値得回憶的樂事。我覺得他(她)們唱的山歌,雖然有些土氣十足,但內容純眞樸實,極具鄉土...

  • 文章扮古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扮古事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八月十三大會景,鑼鼓一響人看人。」這是家鄉居民耳熟能詳的一句口頭禪。意思就是説: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日,張姓族人奉祀的神明張公法青仁爺(叔公太)誕辰的一天,扮古事大會景(迎神賽會)是安流墟最熱鬧的日子,鑼鼓喧天價響,到處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當然四週所能見到的,盡是人擠人了。事實上安流會景扮古事,每年有二天,除了上述八月十三日之外,還有九月初八日,這天是五顯宮五顯大帝爺的生日,居住在安流墟附近的各姓人士全都參與,不過在氣派上説,還是以八月十三日的場面比較盛大。...

  • 文章(人文風情)長沙(湖南)「浮筒子」杭州「哥老」(宗親)會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文、圖╱崔述偉 出版时间:2013-01-20
    关键字: 宗亲聚会 乡音乡情 刘渭云后人

    「浮(方言讀Páo)『咆』」:原指釣竿魚線上的麥楷或塑膠小管,湘籍多「性情中人」,常情不自禁,激情難奈,載沉載浮,是以戲稱彼此。我的外公劉渭雲(一八九〇—一九七三)從晚清洋學堂「湖南高等工業學校」畢業,被公派官費留日。可他耕讀人家出身的父親,聞訊從丁字灣趕進城,力阻他去「倭國」。因之外公一輩子隻做到職員和小學校長,不像他同窗般多去德、日兩國深造。毛澤東詩詞中提及的「……前頭捉了張輝瓚」即是。雖「朝中無人」,然祖上有德,倒也人丁興旺。外公有四兒四女,到我們第...

  • 文章行云流水家山碧,信是雕龙大手裁——喜读《乡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滕萬林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潘善庚 乡情 书籍简介 读后感

    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潘善庚先生的《乡情》,是『当代永嘉百家丛书』中的一部,甚得各界好评。我一页页地翻阅著,时而为作者的炽热的乡情所陶醉,这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爱乡之情人皆有之,但有深浅之分,广狭之别。《乡情》抒发的是一种宽广深沉的爱乡之情。作者爱他的家乡永嘉岭头乡岭北村,也爱温州的山『水』;他爱勤劳俭朴的祖辈,也爱家乡的憨厚热情的乡亲;他爱故乡的先贤俊哲,也爱故乡的富饶的物产;他爱故乡的悠久的历史,也爱故乡美好的今天。他爱得那样真诚,那样炽烈

  • 文章故鄉年俗憶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故乡 春节习俗 人物回忆 乡情乡音

    在我國傳統上,農曆年是一年中的大節。離鄕背井四十餘年的我,逢此佳節常是侍坐祖先主位之旁,「低頭思故鄕」。茲將故鄕過年的習俗,就記憶所及,臚述於後:迎新過了臘月廿三,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做迎新年的事:掃屋——卽大掃除。在復興基地的臺灣過年時,家家把房屋的牆壁粉刷一新,室內用具汰舊換新。在故鄕祇是選一個天氣好的日子,全家總動員實行大掃除,把房內牆壁用具淸掃洗滌,煥然一新。蒸年乾糧——蒸年乾糧是家庭婦女最忙碌的工作。從早到晚推磨推,製作各種不同的麵粉,一鍋接一鍋的...

共76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