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叁、敎育:)忆瑞金县立中学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鍾蔚暉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县立中学 母校 绵江中学 乡贤 纪念会 校歌

    瑞金县立中学,乃是余之母校,一别二十余年,不胜萦念。记得学校座落于县城之东南,远山环翠,笔架凌霄,绵江漪涟,贡水荡漾,双江沉月,波光尤美,桃李满园、桐林高耸,校舍巍峨,环境幽靓,吾于此薰陶三年,奠立学识基础。学校前身是私立绵江中学,于民国十二年,由先堂兄蔚升,邀集刘惜吾、杨雨苍、周庆光等十余位鄕贤商议所创建,并公推其为首任校长,悉心规划、并得敎职员全力支持,成绩斐然。因此调任省立宁都十一中学校长。嗣后绵中改为县立中学,校长一职,由刘惜吾先生担任,刘公惟甫

  • 文章强恕中学校庆志盛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4期  作者:李鴻魯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强恕中学 校史 学校简介 校庆

    台北巿私立强恕高级中学,原于民前十二年,为上海钮永建先生于甲午战后,愤外侮剧烈,遂兴学储才,改组其故鄕之吴会书院为学堂,定名强恕,取义孟子「强恕而行,求仁莫近」之经训。民国肇建,正名为强恕中学,历年以来,人才辈出,校誉斐然,尤以师生参与辛亥二次革命,为多方所推崇。民国二十六年,校舍设备,毁于抗战,胜利复员,渐次恢复,而共党祸国,大陆沉沦,部份师生,播迁来台,由钮长耀先生筹画复校,重组董事会,董事长为吴稚晖先生,吴氏逝世,钮永建先生继之,现为顾祝同先生

  • 文章连城县立明耻中学创校曁被归并经过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羅大張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连城县 童庆明 明耻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开办到民国四十年合一并,前后历时十一年。所有董事长及董事,迭经改组更换。除董事长更选情况巳见上述外,前后担任过校董者,有李少韩、李忠椿,周蔚文、谢渤然、沈永昌、李传熙、罗顺正、童近宸、黄善士、林寿朋、罗荫西、吴鸿献等先生。2.学校人事安排明耻中学开办十一年,人事方面,每学期均有变动。以民国三十九年下学期为例,其安排如下:校长童庆明(国立广东大学毕业)教务主任李葆中(厦门大学法学士)生活指导主任罗贵榕(福建师专毕业)事务主任李杏生(连城旧制中学

  • 文章河南省三十五學年度四百二十五個中等學校一覽丙、職業學校類(38)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河南省中学 中学教育 学校名单 教育档案 职业学校

    敎育部资料卅六年元月一、职业学校(高初合设)(3)校(1)省市立职业学校(3)校(1)省市立职业学校(3)校二、高级职业学校(10)校(1)省市立高级职业学校(7)校(1)省市立高级职业学校(7)校(4)未经本部备案之私立高级职业学校(3)校三、初级职业学校(25)校(1)省市立初级职业学校(2)校(1)省市立初级职业学校(2)校(2)县市立初级职业学校(21)校(2)县市立初级职业学校(21)校(2)县市立初级职业学校(21)校(4)未经本部备案之私立

  • 文章江苏省立第六中学毕业生(续)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33-34  出版时间:1973-11-15
    关键字: 江苏省立第六中学 毕业生名单 省立镇江中学 新学制 同学情深

    城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出身,民国十四年毕业,历任小学敎员,校长。张同,字异之,住城内沈家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出身,民国十四年毕业,历任敎员,校长,后经商。省立第六中学系于民国元年三月,由鎭江府中学堂改名,原任监督杨邦彦先生,因充任丹徒县民政长(后改称知事,北伐后改名县长。)事务丛忙,无暇兼理校务,遂改由柳翼谋先生贻征接充,后历邑人贺同庆,宜兴周征萼,太仓蒋乃曾,盐城刘×,至吕凤子先生继任,已六易其人矣。民国十二三年间,各地已在推行新学制,(民初学制,小学

  • 文章王公璵公與地方教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王公玙 官员 公益事业 地方教育 兴办中学 启兴中学

    一所是新浦的东海县中,一所是板浦的灌云县中。后来省里在墟沟又办了一所连云中学,共起来也只是四所,每年只能招收四百名初一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后生的学习需要,为此,敎会、商会在新浦海州又办了不少私立中学,(普爱中学,新民中学、国英中学、乐德中学等),但云台山里的广大山村,孩子大了上中学就不容易,出门进城上学谈何容易,住宿吃饭,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一些有识之士在墟沟办起了蔚云中学,校址在聚安盐号的一所房子里,在新县办起了启新中学,校址在孝妇祠里,但光有校址

  • 文章記取百侯之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邱漢章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杨德昭 百侯中学 教育历史

    陶行知先生在《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祝词》里写道:「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天下为公兮教育无私。杨氏不为我兮记取百侯之精神。」陶先生笔下的杨氏,是指侯中「创校三贤」中的关键人物—国民党中将参议员杨德昭先生。可以这样说,也应该这样说,没有当年杨德昭先生倾注心血的努力,就没有今日百侯中学,更没有「北有晓庄,南有百侯」的殊荣。后来,陶先生又依据「祝词」为百侯中学作了校歌歌词。陶先生在「歌词」的最后句直接阐明:「文化为公,百侯精神。」陶行知先生所赞扬

  • 文章大埔中学——大埔县现代化的百年中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張海清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中学 学校历史 教育现状

    崇山峻岭的大埔县是广东省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但在贫困的山区中且存在着一座超过百年历史的中学—大埔中学。它是大埔县创办最早的一间中学。从20世纪初由邹鲁、张龙云等人创办至今已有107年。在这期间学校培育的众多校友中,有20多位将军、3位省主席(广东省主席罗卓英上将、湖南省主席吴奇伟将军及安东省代主席赵公武先生)、六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工程院院士钱芳权、国际牙医学院院士柳步青、美国纽约州科学院院士丘昌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文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丘冠周

  • 文章平南設治沿革暨大事紀畧(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平南中学 历史发展 设治沿革 概况表

    陆荣廷借故杀害。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壮举,竟在悽悽惨惨的阴风吹袭下烟消云散了。民国元年春,平南中学堂改名平南县立中学校,监督改称校长,招收四年制中学生一班。民国十年,陈烱明率领之粤军进驻平南,商民均遭骚扰,学校被迫停课。十一年春夏之交,粤军撤回广东后,陆荣廷、谭浩明旧部及各地豪绅,甚至绿林、会党杰出之士,都纷纷以自治军名义各据一方。在平南的有卢殿林、陈宏庆、陈天泰各部,互争地盘,学校数度停课。民国十二年冬,卢殿林率部与民团联合,把陈宏庆、陈天泰两部击败,逐出平南

  • 文章周厚枢尽瘁扬州中学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棨琮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周厚枢 扬州中学 导师制 树人堂

    名报人胡霖(政之)曾说:「言中等敎育,南有明德,北有南开。」之后,他在大公报上发表「湘省之敎育」一文,赞许明德与南开,不啻南北并立之两大学府。前者设在长沙,为胡元倓先生于光緖癸卯二十九年(一九〇三)所手创;后者系张伯苓先生于光绪甲辰三十年(一九〇四)所剏设。胡张两氏毕生精力尽瘁学校,从一而终,澹泊名利,历经沧桑,名重士林,誉满全国。人们仅知「南有明德,北有南开」之说,惟独扬州中学仅十年建校历史,成绩斐然,誉为江东名校,却稀为人晓。周校长厚枢于扬州中学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